来源:门虫
农村里面,总有些神秘的东西,或是某些生灵,被赋予超越科学的能力;或者是某些物品,被臆想为有了灵智。很多事情神秘到科学解释不了,但最后发现不过都是源于人类的恐惧……本期讲的就是频繁让人发出尖叫声的罪魁祸首——蚰蜒!
这个看脸的世界,长的畸形的生物总是得不到人类的宠爱,比如橡皮虫,再比如蚰蜒。
大多数人看到这些虫子不免厌恶或惊慌,这可以理解,但我们不必在他们的头上放上"恶心"或"恐怖"之类的字眼,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同的心态观察和理解它们,将会发现这些丑陋的家伙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大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爬宠控。
"二月二,龙抬头",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一句谚语,这天大多处于"雨水""惊蛰""春分"这三个节气之间,从此这天开始,春暖花开,天气回暖,降雨增多,万物都苏醒过来,植物也相继萌芽,农家着手准备春耕。
在二月二这段时间里,在太行山腹地,平顺县东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始终流传着一种很少能在其他地区见识到的"撒灰"仪式:一行人手捧着香灰,慢慢沿着房屋的四周、屯粮的囤圈、行人小道的边边,一边用草木灰撒出一道灰线,一边撒还要一边念叨:二月二,撒灰道,蚰蜒圪蛇都知道......
"撒灰道"是从古至今祖辈流传下来的,至于传了多少年谁也不知道。在民国版的《平顺县志》中就记载了:二月二日,谓龙抬头,先一日筛灶灰于墙根,以防诸虫,曰团龙,亦曰禁五毒。
二月二,撒草木灰的习俗,还是比较普遍的,只是东西南北各个地方撒的方式或撒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那年代,寻常百姓家里可没有能够杀虫的药物,也没有良好卫生的居住条件,撒灰喂蚰蜒就是为数不多能够用来的解除毒虫害人的方法,这也是人民最虔诚的心里安慰,至于这对蚰蜒到底有没有影响,就留给后来人一个大大的想象空间吧!
蚰蜒是百足虫的一种类型,和蜈蚣是近亲,体长1.5至5厘米,身体细长,略扁平。体色为棕黄色。全身分16个体节,每节有一对钩状的细长足,并且爪形支脚的末端是爪形的。爪的顶部有可分泌毒液的有毒腺体开口。触摸人体皮肤后,会引起局部疱疹,这会让人既痛苦又不舒服。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大长腿,它在遇惊动时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逃脱,冲刺的速度能达到每秒420毫米,但是腿在受到外力时很容易脱落。
蚰蜒本身有轻微毒性,当人被咬伤后,皮肤就会引起局部疱疹,最初是半透明的水疱,后来变成浑浊的脓液或血液,最后皮肤周围会出现明显的脸红。被咬过的皮肤会被腐蚀皮肤表面,咬伤是否疼痛或肿胀都没关系,如果伤口发痒,可以使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也可以使用南通季德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并用水稀释成糊状后涂抹皮肤。
蚰蜒靠毒液以捕食昆虫及蜘蛛为生,是"食肉"者,家里如果出现蚰蜒,想必就不会有蟑螂出没了吧,就是不知道哪个虫子出现才能使房主感到"安心"呢?
蚰蜒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唇足纲,改形亚纲,蚰蜒目,蚰蜒科,蚰蜒属,也叫钱串子或者草鞋底。想必看过《盗墓笔记》的同学们一定对这种可怕动物的名字很熟悉,那三米长的蚰蜒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噩梦。
你别看蚰蜒虽然长的看起来异常凶悍,但这其实是个知足常乐的主儿,当它吃饱喝足之后很少会再对旁边的其他动物产生威胁。
同时,蚰蜒还是个不喜欢惹事的害羞宝宝,一旦碰到有威胁,第一反应就是动用自己的大长腿,有多远跑多远,有多快跑多快,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释放毒液保护自己。
平时没事做的时候,蚰蜒最喜欢窝在墙缝脚脚,一只虫独自发发呆,思考一下虫生,顺便祈祷一下:下一场捕食千万不要来可怕的生物打扰它了,世界还是要充满peace and love哦!
舌尖上的蚰蜒,除了贝爷,大洋彼岸的人们也爱吃你知道吗,美国一些地区一直流行吃蚰蜒,甚至不少美国人将它当成盘中的美餐。
美国人吃蚰蜒,最早据说是从美国加州的蒙得利奥州开始的。这个地方每到春雨来临之时,气候就会变得温暖湿润,随处可见的果园、菜园,就成为了蚰蜒欢聚的天堂。果农、菜农捉完一波又一波,只能仰天长叹。
十年前,当地一家报社的经理利奇曼先生,见到密密麻麻的蚰蜒突发奇想:既然蜘蛛、蚂蚱、蝎子等奇怪的昆虫都已成为不少人口中的美食,那么,这种肥鼓鼓的蚰蜒,兴许也能成为人们的盘中餐耶!
说干就干,他亲自动手捉了许多的蚰蜒,烹制出了当时的第一盘蚰蜒美食——油炸蚰蜒。这盘蚰蜒香脆味鲜,鸡肉味嘎嘣脆,深受当地美食家们的喜爱。
从此利奇曼便一发而不可收。他还成功设计出了蒸、煎、煮、炒蚰蜒等十余种以蚰蜒为主料的菜,简单的食材配上不同的烹饪方式,巴适极了。为了使炸蚰蜒之类的菜能走向美国至全球各地,好吃还为果园除害,在他的发动下,当年举就动员办了首届"蚰蜒烹饪大赛"。一些烹饪蚰蜒的高手们纷纷上台献艺,当场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蛐蜒做的菜。此后,每年都会举办一届"蚰蜒烹调赛",蚰蜒菜也年年有创新。
你看,爱吃虫子的不光是广东人,美国人也不会放过美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