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寺院都有山门,围墙以及多个佛殿等建筑。但有一处寺院确只有一个佛殿,它可不是无名小庙,而是全国重点寺院,声明远播,这就是峨眉山的清音阁。
清音阁地处峨眉山牛心岭下,海拔710米。该寺始建于公元877年(唐),原名牛心寺。唐僖宗时,江陵慧通禅师将其改为卧云寺。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僧人广济禅师来到峨眉山,将其改名为“清音阁”,这还有一传说:
相传广济和明太祖朱元璋交往甚密,朱元璋称帝后,广济不愿接受朱元璋的宣诏,便入峨眉山在此修行。广济禅师看到寺庙周围山水怀抱,黑白二水在此交汇,一年四季水声回荡,声音清晰而纯净,扣人心弦,正与禅师的心境吻合。遂取魏晋左思《招隐诗》中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的“清音”二字,改寺名“清音阁”,延用至今。
清音阁不仅名字诗情画意,环境更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入寺最先会看到一座木制的牌坊,八柱三门,通高10.6米,飞檐翘角,正脊两侧饰有鸱吻,梁柱间饰有网格挂落飞罩。主楼上悬挂一匾额,上书“清音仙境”,这可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手笔。旁边的门柱上还有对联“双泉山溪一平湖,四时桃园半山云;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穿过牌坊沿着山路前行,会看到美如画卷的清音平湖,碧绿的湖水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美景,周围山岚围绕,绿树成荫,好一派佛国的清幽圣境哇。
前方还有一处聚佛台,相传文殊普贤两为菩萨追随释迦牟尼来到峨眉山,相会于此,名字由此而来。
接着就是闻名遐迩的“黑白二水洗牛心”景点。只见两股溪水从桥洞下流出,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两水在此汇合,冲击着水中牛心状的巨石。经过流淌两大禅寺的溪水洗涤,这颗千年石心也能悟出禅机,进入无相之境了吧。
对面的牛心亭两侧各有一个拱形桥,分别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为双飞桥。
黑白二水在牛心石汇合,形如“人”字,双飞桥宛如日月,牛心亭像一座浮屠塔。人心如果能像日月一样煜煜生辉,毫无所求的哺育世间万物,多种善根,诸恶莫作,功德如造浮屠塔,也能修得菩提心。清音阁的佛韵不仅在殿宇中,也在山水园林的禅院里,禅机无穷哇。
双桥之间有一个亭子,叫“牛心亭”。亭柱上挂有一副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精美诗句。
清音阁前有接王亭,建于明初。因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游历峨眉山,寺院僧人在此恭迎,故名为接王亭。清圣祖玄烨派遣侍卫向峨眉山各大寺院赠送楹联经卷,也在此举行了接待仪式。亭柱两侧有一副对联:“圣祖遣使涉水登山朝普贤,仙皇问道惊天动地 振乾坤”。也是对该亭历史意义的精辟概括。
最后来到清音阁的殿宇前。左侧山路经洪椿坪,仙峰寺到达金顶。右侧山路经白龙洞,万年寺到达金顶,此地是一个交通枢纽啊。正对面就清音阁,虽然只有一座殿宇,但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整体布局居高临下,气势逼人,不愧是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
殿宇前有一半圆形的影壁墙,两侧是朝拜的台阶。墙上面刻有红色大字“普贤王菩萨”。
影壁墙的后方是一个圆形的大香炉,香炉耳是两个龙头,惟妙惟肖,上面刻有文字。这也应该是一个有来头的法物吧。
朝拜的台阶两侧及殿宇前挂满了祈福带还有同心锁。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寺不在大小,有佛则施愿。愿佛菩萨保佑众生平安健康吉祥!
殿宇是二层楼阁建筑,红墙黛瓦,结构有典型川南民居特色。殿宇门柱上有一副金字楹联“玉沙瑶草连溪碧,石路流泉两寺分”。平心静念的来到供奉佛像处,只见佛龛外有一副对联“东土沉沦悲愿宏深始见金人欣入梦,西天垂雨露慈心无量喜从锡杖肇传灯”。佛龛内居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是文殊和普贤菩萨,都是金身法相,神态祥和安宁,菩萨手拿法器,佛祖手结佛印,有种佛光普照的感觉。南无阿弥陀佛!
参拜完清音阁,你能体会到,不仅寺院的名字诗情画意,环境也美不胜收,禅机重重。如果说华藏寺(金顶)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钢琴曲,那么清音阁就是一段如诗如画的萨克斯,都是妙不可言的韵律,非常值得去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