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编叨叨叨:
每当孩子出现吃饭量少、拒绝吃饭、恶心、呕吐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宝宝积食了”。
但孩子为什么会积食、积食后又该如何缓解,大家可能未必清楚,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揭秘宝宝积食的真相。
如何辨析积食
孩子是否积食,家长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观察和判断。
1.口腔异味
孩子积食以后,胃气不降容易使口腔产生异味。家长会发现,孩子口腔中有奇怪的味道,这就很有可能是积食引起的。
2.舌苔变厚
孩子舌苔中间或舌苔整体变厚、舌苔中间出现有如钱币大小的圆圈,这些也都是积食的典型症状。
3.胃口欠佳
胃口欠佳,也是积食的明显特征。食物堆积在胃部不消化,会导致孩子食不知味、吃一点点就没有了胃口。
4.其他表现
有些孩子在积食后也会出现嗳气、呕吐、容易烦躁啼哭、吃得过多后发烧、大便有酸臭味、晚上睡觉时不安稳等现象。
孩子为什么会积食
引起积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型:饮食因素和非饮食因素。
1.饮食因素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孩子容易受妈妈饮食影响。孩子放屁多、臭,一般是由于母亲摄入过多蛋白质引起的;大便中有奶瓣、医院检查脂肪球2~3个加号,与妈妈饮食中含油脂食物过高有关。
母亲饮食中含糖量多,孩子通过母乳吸收较多乳糖,也会因无法消化而产生伴有泡沫和酸臭味的大便;母乳喂养时姿势不当、使孩子吸入较多空气,也会引起呕吐、腹胀和腹痛等。
配方奶喂养:
喂食过多、冲调过稠的奶粉,会加重孩子胃肠负担,导致积食。
辅食添加:
添加辅食过早、过快或添加时间过晚、食物种类单一、没有经过泥状食物直接吃固体类食物、只吃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也会导致积食。
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积食的常见原因。孩子吃饭不规律、饭前零食过多、吃饭时家长全程连哄带追喂食、摄入过多垃圾食品(如:火腿肠、汉堡、饮料等)都很容易导致积食。
2.非饮食因素
睡眠和运动不足:
睡眠不足易引起积食。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所以运动量不足也是引起积食的原因之一。
情绪干扰:
若家长在孩子进餐时吵架或训斥孩子,也很容易因打断孩子吃饭专注力而导致积食。
先天因素:
早产、多胎等先天因素,也有可能是引起积食的原因。
如何应对积食
缓解孩子积食症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母乳妈妈注意自身饮食
母乳妈妈若发现孩子出现积食,需先查找自身饮食是否存在问题。母乳妈妈饮食需清淡、均衡搭配,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素食主义的妈妈可额外补充DHA。
2.控制配方奶奶量
每个孩子存在个体差异,但总奶量不建议超过1000mL/天,不同品牌配方奶粉的冲调方式存在区别,冲调配方奶粉前需注意使用配套的奶勺,按照要求的水量与方式进行冲调,避免冲调过稠。
3.按部就班添加辅食:
孩子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过程中一旦出现积食,应先停止辅食的添加,等孩子没有积食情况后再按正确的辅食添加方式去尝试。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应从小为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吃饭时集中注意力、非正餐时间少摄入零食、远离垃圾食品。
合理喂养,避免积食
合理的喂养可以减少孩子积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罗列6条喂养建议供家长参考:
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不用补充水份,母亲自身饮食注意清淡即可。孩子体检没有缺钙相关的症状时,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2.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保证正确的冲调方式,可无需喂水。但若天气热,出汗多,疾病时,可适当补充水份。补水的前提是不影响奶量,可在两餐奶之间补充5-10ML水,切记不强迫补水,以免造成孩子不适。
3.给孩子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建议在上午给孩子添加新的辅食,便于之后有一天的时间观察孩子的适应情况,辅食制作过程中除了注意烹调技巧和方式外,不添加任何调味品。
4.一岁内的孩子保证奶量的基础上可以添加1-2次辅食,辅食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孩子积食在肚子中不消化。一岁后的孩子,食物种类基本和成人接近,奶量保证500ML/日,三餐主餐为主,水果、牛奶、小点心为辅的少量添加在三餐之间。
5.6-8个月时跟孩子以互动模式进行培养饮食习惯,可用眼神交流、语言沟通和简单的肢体动作鼓励和夸赞孩子进食,提升孩子进餐兴趣。9-11个月培养孩子自我进食的习惯,允许孩子主动抓握食物,父母必须认知这是孩子必经的过程,另外,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咀嚼吞咽能力的时候,良好的咀嚼吞咽能力可以防止孩子整块食物吞咽后致使积食在肚子里无法消化,也可在孩子后期锻炼语言能力时起到辅助作用。1-3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规律的进餐,不用奶瓶喂奶和水皆由此时培养。整个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过程中,切记不强迫进食,可少量多次尝试让孩子逐步接受食物,并且积极关注孩子的表现和给予回应。
6.充足的睡眠和运动有助于消化。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2小时户外运动都有助于促进孩子肠道蠕动从而不积食。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