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说孔子是)
孔子为什么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说孔子是)
2024-06-09 12:58:26  作者:布满了虚伪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hru168668.html

孔子为什么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说孔子是)(1)

孔子当然是个很和蔼的老头儿,但和蔼的老头儿多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老头儿的地位抬得那么高呢?

01

说到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本来以为,关于孔子,已经没什么新鲜内容可说的了,没想到,杨照先生在《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中,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对于孔子,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传统的,把孔子看成真理发言机。他老人家每说一句话,都是普世万代的永恒真理。他的弟子们把这些话记在《论语》中,供后人学而时习之,甚至顶礼膜拜。

另一种认识比较现代,认为孔子其实是个挺和蔼的老头儿,唠唠叨叨说一些大白话,根本不是后世描述得那么高不可攀。

这两种对孔子的认识,都有其道理,但第一个把孔子看得太僵化太刻板了,第二个呢,“解构”得又有点儿过了。孔子当然是个很和蔼的老头儿,但和蔼的老头儿多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老头儿的地位抬得那么高呢?

不管如何全面认识孔子,如何恢复他老人家真实、质朴的一面,我们都须臾不可忘记孔子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孔子是对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伟人。孔子的伟大,用历来赞颂孔子的那个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那就是“至圣先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孔子是“至圣先师”。

02

先来说说“先师”。

孔子有一大帮学生,就是所谓“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这个一般人都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事情中,其实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大变化。

孔子的理想,是要“克己复礼”。面对春秋时期的秩序大乱,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吾从周”——重建西周初期严整规矩的封建秩序。可是,孔子这样到处招收学生,教给学生们种种知识和道德,这分明是严重违反、破坏周礼的行为啊。

什么是周礼?或者说,什么是周人开创的封建秩序?就是按照血缘关系,在严格的等级秩序下分配种种权益。在这个秩序中,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在天子家,嫡长子,以后就继位当天子。生在诸侯家,就别想着当天子了,那叫篡位。大夫是大夫,士人是士人,庶民是庶民。按级别,分得清清楚楚。

封建秩序中,教育当然很重要,贵族们对自己的子弟,从小就精心培养,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文武兼备,德才兼备,全面又严格,但是有一条,这是贵族专享的,教与学的资格,都来自血缘。不是贵族,别说六艺了,一艺也学不到。老老实实当你的老百姓去吧。

孔子把这一切都搞乱了。他老人家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在今天听起来没什么惊人的,无非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法,在当时,这可是颠覆性的。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和专享。“因材施教”就是放弃了整齐划一的贵族式培养,代之以平民化的实用型教育。

孔子的弟子中,比如那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怎么看也不是贵族。按照封建秩序,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另一个学生子贡,倒是挺有钱,可出身商人家庭,也和贵族无缘啊。这种唯利是图的人,哪有资格接受教育呢?但颜回、子贡是孔子最出色的学生。

实际上,孔子的弟子,大部分都来自平民。在西周的封建秩序中,他们是不可能接受教育的。孔子收他们为弟子,这本身就违反了周礼,打破了西周严格的封建秩序。在“克己复礼”上,老夫子可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啊。

另一方面,也正是孔子叹息不已的“礼崩乐坏”,才让孔子有机会实现这种教育上的突破。原有的宗法制度破坏以后,诸侯之间的地位不再稳固,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国君对人才的需求大增。孔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抓住机会,开始率先培养实用新型人才,并向各国国君推销。

孔子收弟子门生,实际上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此前在中国是没有的。

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严格而清晰。贵族的教育体系,也是父传子,兄传弟,长传幼,在血缘的封闭体系中运转,并无脱离血缘的师生关系这一说。

孔子却完全摆脱血缘关系,招收了一大帮陌生人。这些人拜他为老师,他认这些人为学生。师生结成一个团体,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观念,说服国君接纳团体中的人才。这种人际关系,在封建秩序中是找不到的,是孔子最先发明出来的。

03

写《史记》的司马迁,深刻意识到了孔子开创师生关系的巨大意义,所以,在《史记》中,有《孔子世家》,有《仲尼弟子列传》。

“世家”仅次于皇帝的“本纪”。足见司马迁心目中孔子的地位之高。专门给孔子的弟子们写《列传》,也充分表明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值得专门记录的历史现象。

不过,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其实正是孔子人生的一大矛盾。他毕生致力于“克己复礼”,但同时却大大违反了周礼的等级和秩序。细心读《论语》的话,会看到,孔子自己也感知到了这个矛盾,并且,心里也曾泛起波澜

《论语·先进》第二章: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陈、蔡”是孔子师生遭遇到的一件大难事。周游列国中,孔子师生曾被陈、蔡两国的大夫困在荒郊野外,“绝粮”,差点被饿死,好多弟子都病倒了。幸好子贡设法来搭救,师生才幸免于难。

多年以后,孔子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叹息说:当年和我一起共度陈蔡难关的那些弟子们啊,现在都离开了啊。

离开不是死了,而是弟子们先后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离开老师去奔自己的前程。孔子教育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人才,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好的一番前程。孔子和这些弟子的关系,实际上比父子兄弟还要亲密。孔子对他们的感情,比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要深厚得多。

但是,感情再深厚,弟子毕竟不是子弟,没有血缘关系,不能要求人家像亲属那样一直陪伴在身边,养老送终。弟子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追求。师生关系这种新的人际关系,毕竟不如家族那样可以寄托终身啊。

孔子内心的这种波澜,想必后世的无数为人师者,也曾经体会过吧。纵使桃李满天下,是不是也有一些怅然呢。

孔子确实是“先师”——中国第一个老师。我们后世所有有老师或者有学生的人,都要感念孔子他老人家开创的新时代。孔子是后世所有文化教育的祖师爷。开始学习的学子,先给孔子的牌位磕个头,是应该的。

04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要把孔子赞颂为“至圣”。

在周礼中,有“君子”“小人”的分别。这种分别主要来自于身份,也就是来自血缘。有了贵族的血统,才是君子,否则就只能是“小人”或者“野人”。作为君子的贵族,因此要接受专门的“礼”的教育,这才能符合君子这个称号。

孔子用“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贵族专享的“君子”教育向普通人开放,这样,无论出身是什么,人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成为“君子”。这样,就把君子的身份和品格分开了。君子并不必定来自于先天的血缘和身份,也可以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凡是掌握了“礼”所要求的人格修养的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相反,有一些人,虽然出身是贵族,但不好好学习“礼”,思想、行为表现得像个小人,那也就是小人,不再是君子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发现了很多这种人,《论语》中很多话正是在严厉批评这种人。

孔子这位“中国第一个老师”,不但开创了师生这种全新的人际关系,打造出全新的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孔子给后世的中国人打开了人生的上进之路。无论你的出身是什么,无论你是穷是富,是贵是贱,只要肯努力接受教育,坚持锻造培养自己的人格,按照“礼”的要求去生活,就能成为君子成为人才。

这是对中国人性的极大解放!

在中国的文化中,“圣人”是很特殊的一种人。要掌握巨大的权力或者资源才有机会成为圣人。三皇五帝、尧舜汤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都是大领导,并且创造出丰功伟绩,这才能算是圣人。

孔子在生前并没有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说一生不得志,奔走在列国之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是,孔子对中国的塑造,对中国人性的解放,却超越了所有的王朝和时代。孔子是所有圣人中最伟大的“至圣”。

杨照:《诗经——所有人的孔老师》,广西师大出版社,2016年11月。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作者其他热文:

美国盛世的终结

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的诊断书

没想到,美国也有被“和平演变”的一天

美国的不自信才是中美关系恶化的真正原因

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从对清华北大"为外国培养人才"的批评谈国家治理

从国旗的演变看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深化过程

新冠战役是一场刺激了整个西方的新甲午战争

  • 无人可以救我(一定能救过来)
  • 2024-06-09一定能救过来传承优良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妇联主办湖北发布承办的2022年“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活动进入优秀作品展播环节今天让我们走进讲述人湖北省潜江市钱义红的家庭看看她关于家风的故事《以。
  • 杨紫新剧即将播出的(杨紫新剧才播6集)
  • 2024-06-09杨紫新剧才播6集观众总算是在屏幕上见到杨紫了,她2021年的演艺事业属实有些坎坷,虽然本人演技颜值还有流量都是小花中的佼佼者,可偏偏兢兢业业的成果被一压再压先是拿手古装题材原本的大女主被改成平番,眼看着要播出了结果大。
  • 华为职业技术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 2024-06-09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映象网讯(记者贾利超实习生张凯奇)7月7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综合楼报告厅举办安阳市副市长刘建发、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史文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女的有法令纹(女人最怕的法令纹它终究还是来了)
  • 2024-06-09女人最怕的法令纹它终究还是来了面部最显老的皱纹非它莫属——“鼻唇沟”,法令纹、三八纹也为其常见名称,它是位于鼻翼两边延伸而下的两条明显纹路也分为先天后天性,是非常显老的纹路法令纹导致法令纹的原因1、先天性法令纹2、面部表情过于丰富。
  • 鸭蛋蒸多长时间(鸭蛋蒸多久)
  • 2024-06-09鸭蛋蒸多久鸭蛋蒸35分钟左右才熟蒸鸭蛋的时间可类比蒸鸡蛋的时间决定,鸡蛋需要蒸30分钟成熟鸭蛋的体积比鸡蛋大,鸭蛋壳硬度大且厚,所以要确保鸭蛋成熟,就要延长时间至35分钟蒸鸭蛋时,水开后要将火调小,防止因火过大。
  • 黑白灰带给人的感觉(习惯黑白灰的你)
  • 2024-06-09习惯黑白灰的你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素净的黑白灰三色喜欢这三种颜色带来的素净与雅致,喜欢黑白灰传递出的安静与简约!所以,黑白灰成了永恒的、经典的、永不褪色的流行色有一种人认为,黑白灰色是年轻人的色彩!只有年轻人才能让黑。
  • 中外历史档案研究所(故纸堆中寻天地)
  • 2024-06-09故纸堆中寻天地档案学,不可顾名思义也它不是谍战片《暗杀》中令人心惊肉跳的情节,也不是简单地把五花八门的资料放进档案袋里,它是培养能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专业虽然乍一听档案学,就会让人不免。
  • 卡塔尔世界杯伊朗首发(卡塔尔世界杯32强巡礼)
  • 2024-06-09卡塔尔世界杯32强巡礼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赵建通)身体强悍、风格硬朗,伊朗队在亚洲几乎难觅敌手,但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有过五次参赛经历的“波斯铁骑”还不曾闯入过淘汰赛今年卷土重来的伊朗队,能否打破历史桎梏、力争小组出。
  • 文心雕龙所说的大文学观(读文心雕龙有感)
  • 2024-06-09读文心雕龙有感《文心雕龙》是一部以文学评论为主的著作,成书于南北朝梁武帝时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全文洋洋洒洒计三万七余言,是中国古代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巨著,受到了历代名家的重视和好评这部文学巨著已有了日、。
  • 女人腋毛多该不该刮掉(女人腋毛太长了)
  • 2024-06-09女人腋毛太长了随着春天的渐渐离去,气温开始慢慢回升,大家穿的衣服也开始变得单薄了在这种炎热的天气,对于女人而言,腋窝下的那些毛发就变得非常烦恼了,如果太长的话就很有可能会从单薄的衣服缝隙当中暴露出来这种情况的出现对。
  • 拜登最后得票状况(还记得追风筝的人)
  • 2024-06-09还记得追风筝的人来源:环球网微信公众号“20年来美国人一直称他们(阿富汗人)为合作伙伴,(但现在)他们被抛弃,不得不自谋生路,面对非常令人不快的现实”《追风筝的人》作者、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日前接受英国广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