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山泉(故乡的甜水井)
山里的山泉(故乡的甜水井)
2024-05-29 02:53:51  作者:岁似年韶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saw190679.html

  一九四七年,是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里的山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里的山泉(故乡的甜水井)

山里的山泉

  一九四七年,是解放战争的第二年。

  这年春天,在我的家乡下岗子村发生了一件让人难忘的事情。

  下岗子村是一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上岗子村在下岗子村的西边。两个村子的交界处有一座关帝庙。站在庙前的空地上,往南看有两条公路,左边的路通往三台县,右边的路通往北丰县。从三台或北丰可以直达华北平原,所以下岗子上岗子两村在地理位置上是很重要的村子。

  那时的世道真的是很乱。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村子里就常有俄国人拿着毛瑟枪来骚扰。接下来是八国联军,再后来是小日本。有时吃着饭,外面一声“胡子来啦!”,这边撂下饭碗就得跑。“胡子”是老百姓对所有拿着枪穿着统一服装的人的称呼。老百姓分不清是哪里的兵,反正只要一提到“胡子”二字,那就是危险的信号,跑就对了。

  那里候的村子里,家家都吃村子东头的那口井里的水。村子的西头也有一口井,但那口井里的水苦涩,不好吃。村子西头的人家,宁可多走一里地,也要来挑东头的那口井里的水。这口井是哪一年挖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老人们都说从记事时起就有这口井。

  这口井的外沿直径比扁担稍短一点。三伏天,谁家有怕坏掉的吃食,就把扁担横在井的中间,绳子的一头系在扁担上,另一头系住吃食,吊到井底下。吊挂下去的吃食贴近井水,这样可以保持吃食两三天不坏。夏天把瓜果梨桃头一天晚上吊挂到井下去,第二天早上拿出来,清凉爽口,特别的好吃。

  井沿距离地面有一尺高,用青色条石砌成圆形。由于年代久远,井口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摸上去滑溜溜的。这口井下面粗,上面细,呈倒漏斗状。井里的水很深,离地面有十多米,黑幽幽的看不见底。对着井里喊一嗓子,就会有回音从井底传下来,瓮声瓮气的。用柳罐(用柳条编成的类似现在的水桶)打上一桶水,清澈干净,没有一点怪味,很好喝。因此,这口井被村子里的人称为甜水井。之所以这么叫,有人说是因为这口井里的水好喝才这么叫的,也有人说因为这口井是村子里的田姓人家的祖辈挖的,早些年叫田井,叫来叫去就叫甜水井了。

  下岗子村有个习俗,每隔两、三年,都要在春季地下水位低的时候,把甜水井底下的淤泥掏一下,清理一下井底的杂物,让井里的水更干净。

  通常情况下,农历三月初掏井。三月的天气已经暖和起来。种地还早,地下水位又低,正是掏井的好时候。

  下岗子村张罗掏井这件事儿的,一般都是村子里有威望的长辈。

  六爷家是下岗子村的大户,祖祖辈辈都住在下岗子村。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是老么,今年六十七岁,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喊他六爷。六爷读过书,初小毕业。他从二十多岁时就跟着他的父辈给村子里掏井,等到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就接替他父亲,主持村子里的掏井的事。

  六爷掏了一辈子的井。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比不了年轻人。六爷想着,今年再帮着张罗一回,明年就彻底交给年轻人了。

  可谁知道,两军开战,城里的枪炮声一直没停过。六爷和其他长辈合计着,今年春天不掏井了,人心惶惶的,怕军队开进村子里打仗。可是,半个月过去了,城里的枪炮声渐渐地停了下来。有人说,不打了,军队都开到南方去了。

  枪炮声停了下来,也许是仗打完了。大家的心里稍微平稳了一些。

  这几天,六爷和村子里的几个长辈合计来合计去,觉得还是得把井掏一下。因为去年秋天,有两家养的猫突然不见了,大家都怀疑掉到井里去了。如果那样的话,天气一变暖,这井水怕是会受到污染,没法吃了。

  掏井需要钱。这钱得靠村民们捐。

  一般情况下,头年庄稼遭灾收成不好的、家里有病人的、孤身一人的、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或是无儿无女只有老两口的、头一年家里办过丧事的,这样的人家就是捐钱捐物,六爷他们也不会收。

  有的人家没有现钱,那就会捐些粳米、谷子、高粱、苞米、黄豆等粮食。

  收上来的钱和粮食,要统一管理。

  上供用的馒头、水果、鞭炮、酒、香烛器具红布等等都要从这里面出。另外找人掏井,也要给些粮食或是钱。

  说是干活的报酬,其实也就是一点心意而已。村民们参与掏井,并不是为那仨瓜俩枣的钱或是那点粮食。这里面有一个“情”字。都是一个村的,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既是为别人家,也是为自己家掏这口井。

  钱收上来以后,接下来就是找人干活了。

  除了主事和祭事的人,掏井总共需要五个人。一人井里,四人井外。

  先由四人把井里的水掏干,再由一人下到井里去掏出淤泥杂物。井下的人掏好的淤泥杂物,由两个人站在井沿边提上来倒在一边。还要随时观察井里面的情况,防止垮塌。

  另外两个人要把绳子拴在掏井人腰上,然后在外面紧紧拉住,听从井边那两人的指挥。喊收,就往上拉紧绳子;喊放,就松开一点绳子。整个过程要配合默契,倒泥的听掏井的,拉绳子的听倒泥的。顺利的话,大概两个时辰就能完活。井下面的人辛苦又有危险,也最重要。因此必须由干活仔细,头脑灵活,体力好的年轻人来完成。

  要说掏井这活儿干得最好的,还得数村子东头老许家的儿子许多良。

  许多良,三十二岁,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十多年前都嫁到了外村,不常回来。

  多良生得浓眉大眼,宽肩膀,高个子,长得结结实实,是个干庄稼活的好把式。

  别看多良现在长得高高大大,出生的时候可是瘦得皮包骨头。那年村子里大旱,庄稼颗粒不收。他的爹娘靠着野草树叶子活下来才生了他。许多良,这名字,是他爷起的,它寄托了庄稼人的期望。

  原来的名字叫多粮,寓意不缺粮食。这是庄稼人的期盼,可他家的粮食从来没多过。

  多良七岁进学堂开蒙,先生冯智之夸赞他极其聪明,对他寄予厚望,并把他的名字“多粮”改为“多良”。可见先生对他很重视。多良上到小学四年级,家里实在贫穷,娘又体弱多病,他只好回家帮忙种地。这让冯先生感到十分可惜。

  几年前,日本人占领了下岗子村。从那时起,村子里的这口井,就归了日本人。他们在这口井的周围圈上了铁丝,派士兵日夜看守,不许村子里的人靠近这口井,怕往水里下毒。

  村子里的人只能喝村子西头的那口井里的水,又苦又涩,挑回家的水得澄清半天才能煮饭,家家装水的缸底全是泥沙。

  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战败,撤离了村子。村子里的人,才又喝上了这口井里的水。

  日本人走了,可城里的枪炮声却一直也没停下来。

  听说是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城里打仗。

  经历多年战火的老百姓,现在就像是惊弓之鸟。家家都做好了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听到军队进村的消息,他们马上就逃离村子,跑到别的村子或是跑到山上去。

  眼下,多良帮助爹妈和老婆也做好了准备。这个腰圆膀阔的庄稼汉子,自从二十三岁那年娶了老婆,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着他去操心。

  村子里谁家有什么危难遭灾的事情,也少不了他的帮忙。

  家里的鸡鸭鹅猪,若经他手喂养,一定比别人家的产蛋多,毛色亮。院子里的柴垛,也比别人家的高。种地更是不输那些老庄稼把式。

  多良他妈是老病号,气管不好,常年得靠药顶着。每到冬天就会更严重,黑天白天地咳嗽。

  每隔十天半个月,多良就要去城里给妈抓中药。来回八十里地,硬是靠着一双脚板走着去,再走着回来。常常是早上顶着星星去,晚上披着月亮回来。

  今年春天,多良他妈的气管病犯得更厉害了,比冬天还要严重。

  这天晚上,多良刚刚从城里抓药回来,在村口听堂弟许多泰说今年还要掏井。他把药送回家,就跑到六爷家里打听掏井的事。

  多泰说得没错,今年还要掏井。六爷说趁着这几天城里没有什么动静,抓紧时间把井掏了。别看现在枪炮声停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再响起来,到时候就掏不成井了。

  二月二十五这天,许多良还有他的堂弟许多泰,村西头的田胜,张金宝,东头的宋宝宗五个人,应了六爷和老辈人的指定,承下了今年掏井的活。

  掏井之前,六爷请人算好了吉日,定在三月初二这天。

  吉日的头两天,备好了青砖、绳子、水桶、柳罐、铁锹、铲子以及祭祀用品。

  三月初二这天早上,大家就来到了井边。下岗子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小村子,平时村子里没有什么大事情,大多都闲待在家中。听说今天要掏井,有人很早就来到井边,占个好位置,等着看热闹。

  六爷他们按照事先算好的时辰,也早早来到井边,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他们在井边摆一张长桌,上面铺上红布。桌子上面摆着水果点心高梁酒和香烛。

  吉时一到,点上香火,燃响鞭炮祭井神。祈祷井神保佑下岗子村年年井水充盈,澹澹不绝。

  鞭炮响过,拜过井神,就开始掏井了。

  首先要把井里面的水掏干净。这是个累人的活,必须一口气干完,不能停歇。时间用得越短越好。若是用时太长,这边往外舀水,井底下的水继续往出渗,掏水的速度赶不上渗水的速度,那样就会永远也掏不干。井底下的淤泥也没有办法掏出来。

  掏水俩人一伙儿。不用谁来指挥。许多泰和田胜刚把一桶水拔出来,这边张金宝和宋宝宗立刻放下水桶到井里拔出第二桶水。就这样交替着一桶接一桶的,四个人要一口气拔百拾桶水,才能把井里的水淘干净。

  井台上,有不少村民有用家什儿把他们刚拔上来的井水接回家。因为淘井之后要第二天才可以来挑水,否则井水没有沉淀下来,混浊不好喝。

  村民把水接够了,剩下的水他们就倒在井旁边的水沟里。白哗哗的井水顺着水沟流到了即将耕种的田地里,一点也不浪费。

  大约有一个时辰,水渐渐地混浊起来。用水桶已经不能拔上来整桶的水了,这时改用小柳罐往上提水,最后柳罐也提不上来多少水时,井底下已经全是泥水了。

  四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有的人甚至把外衣也脱掉,只穿一件露胳膊的汗衫。

 许多泰和田胜拔完井底下的水,顾不上清洗一下身上的泥浆,就急忙把一根绳子系在许多良的腰上,多良手拽着绳子,脚蹬着井壁,下到了井底。

  这是一个精细的活。手必须快,还要稳。刚才之所以没让多良参与掏水,就是为了保存体力。井里的空间有限,干活的人要万分小心,锹和铲子不能碰到井壁上的石头,以免发生垮塌。井底下的沟沟沿沿都要清理干净。清到最后,有时会发现猫狗家雀等小动物的尸体,它们是不小心掉下去的。这也是每隔二、三年都要清理一次这口井的原因之一。

  多良在井底下,每装满一桶淤泥,就对着上面的人喊声“起!”,井上的人马上拉紧绳子把淤泥提上来倒在井边的空地上,然后再把水桶系到井底下。就这样一桶一桶地把井底下的淤泥全部铲出来。

  在清理出来十多桶淤泥后,多良感觉踩到了垫在井底硬硬的河石,看起来没有多少淤泥了。多良干活从来都很仔细,他想把井壁的沟沟弯弯再清理一下,结果却在井底的凹陷处清理出一只小猫和几只麻雀的尸体,若得现场看热闹的人们一阵议论:那是去年村东头田胜奶奶家丢的那只猫。

  清理完淤泥和杂物,多良还要检查一下,看井壁上有没有松动的石头。有的石头时间久了,在水的浸蚀下就会变得酥脆松动,如果发现这样的石头,就要把它们小心地铲下来,镶上新的石头。

  多良看到井壁的中间,有两块石头已经松动,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其中一块已经掉下半个角了,于是他把手卷成喇叭型,向着上面的人喊:“递几块青砖下来,还有锤子!”

  井上面的许多泰马上把几块青砖和一把羊角锤放到柳罐里顺了下去。

  多良接了柳罐,把东西拿出来。柳罐又被上面的人拉了回去。多良用羊角锤起出井壁上那两块酥掉了的青砖,再把刚刚送下来的那两块青砖对着那个凹槽比量一下,削去一小截,镶在了凹槽里,锤了结实。那两块镶在井壁上的新砖,正正好好,严严实实。

  等到多良把这一切做好之后,井底下的水已经没过他的漆盖。

  他把锤子铲子还有敲下来的碎砖石装进柳罐里,手里拿着一把铁锹,对着上面的人喊一声:“妥啦,上去!”

  井上的人立马拉紧绳子,多良踩蹬着井壁,一点一点地从井里往上爬。上面的人刚把绳子拔出三、四米长,只听到“咕咚”一声,井壁上的半面石头伴随着多良的“啊,哎呀!”的声音,瞬间砸了下去。

  拉绳子的张金宝和宋宝宗,随着多良的坠落,踉跄着被带到了井边。他们不得不放松了手中的绳子,趴在井沿上。井底下看不见多良,只看见砸到井底下的乱七八糟的破砖烂石头。

  守在井边的田胜一看多良被砸在井里,他一把拉起趴在井沿上吓傻了的张金宝和宋宝宗,大声喊起来:

  “井塌啦,快来人呐!井塌啦,快来人呐!”

  听到田胜的喊声,许多泰才缓过神来,他趴在井沿上向着井里大声喊:“哥——多良哥——听得到吗,答应呀!”

  井里面一片沉寂,一点声音也没有。

  所有的人全往井边涌动。田胜立刻要下到井底下搬石头救人,被六爷大声制止住了:“现在不行,下去会更危险,井沿的石头,说不定还有松动的,不能再砸里人了啊!”

  他迅速指挥现场的人,把各家看热闹的女人孩子都撵回家去,不要在这里添乱。

  然后,六爷和几个年长的人一合计:救人要紧,但不能乱来。盲目下去,会造成二次坍塌,不能再有人受伤了。

  几个人经过商议,决定派一个体重较轻的人下去。这口井是倒漏斗状,上面细下面粗。现在石头已经把井给填上三分之一,井底下的空间有限,体格太膀的下去转不开身来。另外长得膀身体重,怕踩塌下面的砖头,再一次伤到多良。最好找个长得瘦小又机灵的人下去,把石头一块一块搬上来,最后才能救出多良。

  村子里长得瘦小又头脑又灵敏的,只有教书先生冯智之二十五岁的儿子冯焕。冯焕长得瘦瘦的,有点驼背。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在城里读高中。子承父业,高中毕业后在城里当教员。因为战乱,学校暂时停课,他现在闲在家里没事情做。

  当许多泰跑到他家里说,井塌了多良哥被埋在井下希望他能下去救人时,他二话没说,穿起衣服就和多泰跑了过来。

  大家把冯焕的腰上系上绳子,冯焕小心地踩蹬着已经垮掉的那面井壁,下倒井下。他一边往筐里装石头,一边轻声听唤着:“多良哥,多良哥,听得到吧?听到就答应我一声,我们正在救你,你要坚持住啊,答应我一声啊?多良哥?”

  他一边不停地往筐里装那些垮下来的砖石泥土块子,一边喊着多良哥。每装满一筐烂砖头,他就仰头冲着上面轻轻喊一声“起!”,上面的人立刻把筐子拉上来,倒掉砖头后再把筐轻轻地放下去。

  现场没有人说话,只能听得到粗粗的喘气声中夹着几声咳嗽声,还有搬石头的声音,以及铁锹轻轻碰到石头发出的声音。

  当提到井上面五、六筐的碎砖烂石头,人们再一次把藤筐轻轻放下时,一个似有似无的声音飘进了冯焕的耳朵:

  “六爷……六爷……我在呢……救我……六爷……”

  冯焕寻着声音,在破烂的砖石中有一个鸡蛋大的小孔,声音正是从那小孔里传出来的。他把脸凑近那个小孔,看到了多良的小半边脸和一只眼睛,脸上面有已经半干的血迹。

  他激动地仰起头把手卷成喇叭状对上面轻轻地说:

  “活着,多良哥活着,他说话了!他说让六爷救他——”

  活着!他说话了!活着!这声音,让人们兴奋起来。

  “我是冯先生的儿子冯焕。多良哥,我们正在救你,你要坚持住,别睡,不许睡过去,睁开眼睛。”冯焕不停地和他说话。

  “啊,冯先生的儿子,冯焕……我流了很多血……下面的水马上就要上来了……”

  “多良哥,别说话,我们马上就能救你出去。”

  冯焕又装满一筐石头仰头轻声说:“起!快点!”

  上面的人迅速拉起绳子把这筐砖头提了上来。

  就在大家都充满信心,加快了运砖头的速度进,旁边拉绳子的田胜突然发现井壁的一边裂了一道口子。

  “恐怕不好,六爷,这边又开裂啦!”

  大家伙一看,井壁的另一边砖和地面之间裂开一道二指宽的缝隙。

  六爷拔开大伙上前一看,脸色煞白,他叫人立刻把冯焕拉到井上面。

  井的另半边内壁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不能再让冯焕冒险了。

  这时,六爷的儿媳妇在家听说这件事后,把给孩子蒸的一碗鸡蛋羹送了过来。想让多良吃点东西,暖暖身子。虽然是春天,可井水还是相当凉的。泡在井水里时间长了,人会冻僵的。

  过了一小会儿,大家看到井壁边上的裂缝并没有明显增大。冯焕再一次把绳子系在腰上,头上罩个柳罐,拿着那碗鸡蛋羹,小心地下到了井里。

  他喊醒了昏昏沉沉中的多良哥,告诉他,要挺住,外面的人在想办法救他,先吃点东西,保存体力。

  多良窝在井底下石头塌陷后的形成的一个小小空间里,一动也不能动。井底下的水一点一点地漫上来,身体的下半身泡在泥水里,已经没有了知觉。他半卧在泥水里,打着冷颤。他的一只眼睛从两块石头的那个小缝隙中看到冯焕,流下了眼泪。他告诉冯焕:他怕是出不去了,让爹妈帮着老婆把两个儿子养大……

  冯焕也流下了眼泪,说:“多良哥,千万别这样想,你受了点伤,上面正商量着怎么样救你,你一定要挺住,马上就成了。”

  冯焕试着将鸡蛋羹递给多良哥,可是那个小缝隙实在是太小了,那个小碗送不进去。

  冯焕小心地挪开一块大点的石头,就在他想把缝隙口那两个互相卡着的石头再搬开一点时,井壁中间的一些碎砖石滚落下来,砸在了冯焕头上扣着的柳罐上。好险!吓得上面的人一阵惊呼:“小心啊!快上来,冯焕!”

  冯焕在绳子的牵拉下,快速地爬了上来。他摘下头上的柳罐,一脸的汗水,头发已经湿透了。

  井壁一侧的缝隙又大了一些。

  细碎的砖头不断地从井壁剥落砸向井底。砖头和井壁之间的缝隙,已经有拳头宽。有人说,用一根细木棍横在井壁的中间,防止继续坍塌。马上有人说,上面支上底下的砖头会立刻塌落。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样好了。

  六爷脸色惨白,他面色凝重。猛地一把抓起地上的绳子:“把我捆上,我下去!”他拿起柳罐倒扣在自己的脑袋上,扒在井沿向里面喊到:“多良,六爷救你,不用怕!”又向身后的张金宝喊道:“金宝,我要是不中用,你下!”

  “慢着,六爷!”金宝一把拉住六爷腰间的绳子。

  “我下,我年轻,手脚快!”

  “六爷,我下,我是他弟,我救多良哥!”多泰也拉住了五爷腰上的绳子。

  “我六十多了,使上大劲,我还能活几年?我够本了。谁也不要争了,来不及了!”六爷一把推开金宝。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拉好绳子!往下放!”

  井壁上的碎石土块接连不断地滚落到井底下,看样子马上就要塌下来。

  也许此时多良的心里不抱任何希望了;又或者,他心里明白,无论谁下来,都会和他一样葬身井底。他不想让任何人冒着危险来救他。或者和他一起死在井下。

  就在六爷将柳条筐放到井下,将要跳入井底的一刹那,多良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铁锹的木把从那个小小的缝隙中穿了出来,捣向了即将坍塌的井壁。

  伴着砖石轰隆隆的滚落,一个粗犷沙哑的男人声音从井底传到井的上面,传到了四周的天空中:

  “谁都不要下来——!”

  井壁上的半面砖墙,“轰”的一声瞬间全部砸向了井里,砸向了井底下的多良……

  为了保住其他人的性命,多良,竟用这样的方式,断了自己活命的路,把自己活埋在了井底!

  短暂的寂静后,人们迅速向着井边围拢过来:

  “多良——多良——”

  多良的爹娘还有老婆,挣扎着奔向井边,被身边的人死死地拉住了。

  “俺的儿子,俺的多良,多良——”

  “快救人,快救多良,快来人救我儿子啊!”多良的爹发疯一样地喊叫。

  六爷对天大喊:

  “天啊,咋不让我砸井里啊,多良,你还年轻啊!”

  井都被砖头快要填满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就算现在多良还活着,等搬开井里的石头,挖到井底,也得一个时辰。那时,井底下的水,早就漫过了多良的头顶。

  没有希望,那也得把井里的石头清理上来。必须得把多良给抬上来,哪怕是人不行了,也得让他入土为安。给他家人一个交待。

  六爷安排几个人把多良的娘及老婆送回家里去等消息。并找几个人陪着她们。

  留下多良的爹,处理后事。

  六爷和多良的爹,连同其他年轻人一起流着眼泪清理井里的砖块石头。半个时辰过后,井里的破砖烂石已经清理出去一半了,站在井外面的人,稍微远一点,就已经看不到井里干活的人了。

  井壁边上的泥土还在往下掉,大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六爷活了六十多岁,曾经历过很多生死的场面。唯有这一次,他一点也不惧怕死亡。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倔强而快速地往外清理一筐又一筐的破烂砖石,手上和脸上,都被石头刮破流出血来,他全然不顾。

  人们一句话也不说,现场只听得到粗重的喘气声和搬运石头抬筐子的声音。他们只希望快点把砖石清理出去,好把多良抬上来。

  沉寂中,突然远处传来几声轰隆隆的声音。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雷声,要下雨了。可是,接二连三的轰隆隆的声音让大家意识到,是炮声!果然,不一会,有老乡跑过来说,城里开战了,马车拉着大炮还有军队从东边过来,快到上岗子村了!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到咱下岗子村!

  六爷听了,立刻让人把他从井底下拉了上来。

  他把几个管事的还有多良的爹叫到一起。商议说:现在多良就在井底,已经是必死无疑。军队正朝着村里的方向开来。大家都聚在这里,打起仗来会很危险。枪炮不长眼睛,到时候,丢几条人命都不好说。我这一把年纪了,不怕死,我就在这里慢慢挖,实在挖不动,我就在井下守着多良,你们大家逃命吧。

  绝对不能让六爷一个人留在这里守着多良。多良的爹也不同意,说如果把六爷留在村里,仗要是打起来的话,没准儿会把命搭进去,那样岂不又是一条人命?多良的爹说反正多良已经死了,不能让其他人再丢了性命,大家还是一起逃吧。等仗打完了,再回来打捞多良的尸体,到时候再厚葬了他。

  六爷坚决不从。最后被人强行架在马车上,随着大家逃离了村子。

  当天晚上,就有军队驻扎在村子里。几天后,轰隆隆的炮声、枪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乡亲们在外村子都能听得到。他们庆幸及时躲了出来,要是留在村子里,说不定有多少人遭难呢。

  仗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枪炮声隔三岔五地就响一阵子。后来,有十来天没听到枪声了。有胆子大的村民悄悄回到村子里,发现军队已经撤走了。有好几家的房子都塌了,整个村子毁损严重。乡亲们纷纷回到村子里。虽然经历战火,家家都残破得不成样子,但必竟是自己的家,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他们还是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日子得继续过啊。

  不几日,人们把家里都归置得差不多了,可以正常过日子了。

  六爷把春天张罗掏井的那几个老辈人召集起来,商议一番。

  多良的尸体还在井里泡着。他是为大家掏井被砸里面丢了性命的。现在不打仗了,日子稳定下来,大家应该把他打捞上来,葬在山上,让他入土为安才对。

  他们来到井边察看情况。井水已经没过了坍塌在井里的石头,距离井面不到二米高。今天雨水足,地下水位很高。没有办法,只能等到来年春季,枯雨季再打捞了。

  第二年,全国解放了,我的家乡也解放了。战争彻底远离了苦难的中国人。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捐了钱。大家在六爷的带领下,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多良的遗体打捞上来。也许是井底下阴凉,历经一年的时间,遗体还是完整的。只是有些发涨,但比大家想像的要好得多。

  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把他葬在了村子北面的山坡上。立了一块石碑,并请村子里董智之老先生写了墓志刻在上面。

  多良的父母和老婆也渐渐地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两个儿子也都长大了一些。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免费进了村里的小学校读书。放了学,一有空,就帮助家里干活。他们从来不在母亲和爷爷奶奶面前提起这件事。村子里的人也都不愿提起这件事。

  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在村子里发生过一样。

  自从这口井出了事以后,村子里的人,吃水都到村子西头的那口井里去挑。尽管有些苦涩,便人们谁也不再提起那口让多良丧了命的井。

  秋天的时候,人们在村子的东头重新选了一个地方,打了一口井。这口井里的水,十分干净清澈。但是村民们都说,没有原来那口井里的水好喝。

  因为那口井,已经珍藏在人们的心里了。这世上没有一口井可以替代它了。

  那年多良的遗体打捞上来后,大家就把井给填平了,并在上面栽了一棵杨树。现在杨树已经成活,微风吹过,树叶摇动,像跳着舞的蝴蝶。

  如果不是本村人,没有人会知道杨树下面曾经是一口井,也没人知道那口井下曾经发生的故事。但是,下岗子村的人,和他们的后代,永远记得村子里有一个人,他叫许多良;村子东头的那棵杨树下面,曾经是一口井,它叫甜水井。

  • 流浪狗频繁伤人是什么原因(慢生活来了小区10年的)
  • 2024-05-29慢生活来了小区10年的上游新闻记者文翰摄影报道在江北区观音桥海韵名邸小区有一只身份特别的狗,10年前,作为一只流浪狗,它来到小区,受到不少业主的关爱,从此在这里生活下来10年后的国庆节期间,它伤到了业主,有人提出要赶走它这。
  • 话梅糖的做法(自制奶香黑糖话梅糖的做法)
  • 2024-05-29自制奶香黑糖话梅糖的做法话梅糖的用料:黑糖100g、麦芽糖20g、话梅12颗、纯净水30ml、炼乳2茶勺选上好的黑糖块儿100g,装于袋中,用檊面杖摁压成黑糖粉锅中入清水,倒入黑糖粉、20g麦芽糖,小火慢慢加热,边熬边顺时针。
  • 汕头大学属广东省内211大学吗(汕头大学汕头大学是211吗)
  • 2024-05-29汕头大学汕头大学是211吗汕头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学科达到B级,其中临床医学:c;基础医学:c;生物学:c;化学:c;土木工程:c;新闻传播学:c;药学:c;工商管理:c;数学:c,这个成绩,可以说是比较差了(我委婉。
  • 直流无刷驱动器bldc接线方法(BLDC无刷电机驱动器使用手册)
  • 2024-05-29BLDC无刷电机驱动器使用手册感谢您使用本产品,本使用操作手册提供BLDC驱动器的配置、调试、控制相关信息内容包括l驱动器和电机的安装与检查l试转操作步骤l驱动器控制功能介绍及调整方法l检测与保养l异常排除本使用操作手册适合下列使。
  • 逼真的各国国旗(奇葩的欧洲国旗)
  • 2024-05-29奇葩的欧洲国旗全球一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可能都只听过孙中山时期的青天白日旗,还有就是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我们甚至不知道其实还分陆上用旗和海上用旗两种,真是博大精深,看得人眼都花了而三色纹路系列的国旗在欧洲。
  • 妈妈躺在地上(这个躺平的母亲)
  • 2024-05-29这个躺平的母亲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978/2000词条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65天01前几天,有一个浏览量超14万的话题上了热搜:妈妈从不给我任何压力有位师范生楼主发帖说,自己毕业后给六七所学校投了简。
  • 三九第几天今天是三九第几天(今天是三九第三天)
  • 2024-05-29今天是三九第三天1月9日据省气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10日就是“三九”第三天了寒冷大戏还在继续上演话说这股冷空气真不客气这几天降温加上大风这个“催化剂”可是把小伙伴们冻坏了腿冻麻了脸冻僵了鼻涕都找上门了短期内受冷空气影响。
  • 常用阀门的分类和介绍(八种常用阀门技术优缺点比较分析)
  • 2024-05-29八种常用阀门技术优缺点比较分析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也是化工仪表中常用的,了解各阀门的特性,也有助于安全生产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
  • 美元衰落只是时间问题(全球去美元运动)
  • 2024-05-29全球去美元运动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与俄政府官员召开经济问题会议时表示,西方对俄发动的经济闪电战并未奏效,俄罗斯正自信地应对西方的金融和技术侵略,没有让经济出现急剧下滑,通胀水平也迅速稳定下来他强调,为确保经济在当前条。
  • 大厨做红糖糍粑(王孝忠糍粑)
  • 2024-05-29王孝忠糍粑作者/王孝忠做糍粑、烤糍粑是我老家的习俗记得1956年那个时候,农村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形势好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过春节的气氛也欢乐了那一年,我们王家嘴屋场上家家户户做糍粑哪家做糍粑,全。
  • 自制香芋西米露来治愈自己(自制香芋椰汁西米露)
  • 2024-05-29自制香芋椰汁西米露夏天,最喜欢的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来一口冰冰的、甜甜的糖水或奶茶,那个冰爽仿佛这个夏天似乎也没那么闷热今天给大家分享个如何用一杯奶茶的钱做出一家人的甜品简单的食材:芋头半个,西米1碗,椰浆50克,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