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
2024-06-01 10:56:54  作者:时殇贵族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rpb459453.html

这两天,一位5岁小朋友的简历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

据了解,这份简历是这位小朋友为了就读上海一所国际学校而准备的。在这份10多页的简历中,详细地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包括性格、经历、爱好、阅读书目等等。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

在阅读方面,这位小朋友大班时识字量达到1500字;英文阅读更厉害,年读500本,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还列出了长长长长......的英文阅读书单附录。在数理方面,这位小朋友说,自己做过20多本思维书,里面有空间思维、记忆力训练、逻辑推理、计算练习、几何认知……艺术方面,这位小朋友从小班开始就是小主持人,从四岁半开始学钢琴,一直坚持街舞,两岁多开始学习涂鸦,已经有150多幅作品……

这份简历给了众多网友一记暴击,有人感叹自己活到35岁也没有读过这么多书,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被一个5岁的孩子给虐哭了。

简历显示,这位小朋友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外企的高管。从这份简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孩子父母强大的家庭教育观念。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2)

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前几年饱受争议的“虎妈狼爸”教育法。

那么,几年过去了,“虎妈狼爸”教育下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3)

1

说到教育理念就不得不提起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棍棒教育”。

而该教育理念的典型代表就是“狼爸”萧百佑。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4)

萧百佑有多狠呢?

他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

在《所以,北大兄妹》一书中,“狼爸”自己总结了“几不许”家规:

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自由上网、不允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不能吹空调。

与此同时,“狼爸”坚持用军事化管理限制孩子自由,提出把父母变成孩子的“皇帝”、对孩子进行苛刻的“社交控制”、坚决杜绝“课外活动”……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5)

在萧百佑的教育理念中,12岁之前的孩子一定要打。

他说:“孩子犯错就得打,老四犯错,老大老二老三都要‘连坐’打,因为大孩子是责任人。并且,挨打还分等级,“像不起床这些一般的错误就打一下,如果是品质错误就打五下,比如说谎、偷盗、顶撞、不做作业等。”

但他强调自己对孩子是科学体罚,违反规矩才打,做得好不打,还会奖励。

他认为,作为父母,给孩子温饱和温暖的家,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但“要从三岁就开始定规矩”。

他说,规矩就是生活行为的规矩。比如孩子要笑脸迎人,出门要打招呼。见到清洁工阿姨要说“阿姨早上好”,见到保安叔叔要说“保安叔叔早上好”,没做到就要打。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6)

正是通过这种在外人眼里近乎严苛的“家教”下,他的四个孩子中,三人考上北大,一人考取中央音乐学院。

毕业之后,老大如今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老二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硕士毕业后考取美国(加州)和中国的律师资格,现任职香港跨国公司;老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后也任职香港上市公司;老四仍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三。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7)

2

与“狼爸”萧百佑齐名的还有“虎妈”蔡美儿。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8)

2011年初,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出版了一部自传式作品《虎妈战歌》,一夜之间,这个华裔“虎妈”火遍了全美。

《虎妈战歌》这本书连续数月位居美国畅销书榜首,“虎妈”本人还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引得无数专家为她的教育模式争论不休。

而“虎妈”之所以能引发巨大关注,是因为她的教育方法确实残酷——通过辱骂、恐吓等高压手段强迫孩子,逼着她们朝着预定方向前进。她的严厉,让不少习惯于管束孩子的中国父母看到后也深觉汗颜,更不用提美国父母。

在《虎妈战歌》一书中,“虎妈”蔡美儿列举了给两个女儿制定的十大戒律:

不准在外面过夜;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9)

她的大女儿索菲娅在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蔡美儿便每晚让索菲娅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而她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

她的小女儿露露在3岁时,因为拒绝练琴被拖到天寒地冻的门外。

当孩子不好好练琴时,她会威胁孩子们不准吃饭,要烧掉其她们所有的绒毛玩具,骂她们“垃圾”。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0)

《虎妈战歌》出版后,美国社交媒体上时不时会爆发“谴责恶魔妈妈”的活动,参与者都是“看不下去”的热心美国网友。

有网友甚至“预言”:索菲娅和露露长大后肯定会有心理疾病,母女关系更会降至冰点。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1)

然而最近,一篇名为《如何像哈佛学生一样学习》的博客文章刷爆了国外社交网络,里面给出的26条建议实用又有趣,让人看了颇有收获。

当人们将目光投向文章作者、货真价实的哈佛学霸索菲娅时,才惊奇地发现——这不就是“虎妈”的大女儿嘛!

事实上,在蔡美儿的教育下,两个女儿读书时一直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索菲娅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称她们是“音乐神童”。

成年后,索菲娅本科就读于哈佛,随后又赴耶鲁法学院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她还加入美国军法部队,成了一名二级少尉。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2)

露露也考取了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3)

面对“虎妈”被外媒称为“虐童”的教育方法,人们所猜想的“心理疾病”与“母女关系破裂”并没有发生。

恰恰相反,女儿们都聪明开朗、努力认真,大学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时常在各种party上现身。

如今,两个女儿都十分感激蔡美儿。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4)

索菲娅说,正是妈妈独特的教养方式教会了她如何拼尽全力地去生活,这份“拼尽全力”也会让她坦然面对命运抛给她的一切难题,“即使明天就会面对死亡,我依然觉得自己曾经110%地活着”。

露露说,自己是一个自信心爆棚的人,因为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尊自信是要靠自己赢来的,而这背后的诀窍就是努力”。

她们表示,这种方式虽然看似严苛,但远没有传言中那么“变态”到令人发指,而且,她们也会将母亲这种教育方式用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3

“虎妈狼爸”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是否合适,相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但看了“狼爸”萧百佑和“虎妈”蔡美儿的子女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认,他们的高压式教育是有一定效果的。

事实上,在关于“虐童”的口水战终结后,众多美国专家带头进行了一场延续至今的反思。

他们承认,虽说美国拥有让世界觊觎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但在基础教育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确有太多太多需要向他人“取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德威克专门做过关于“虎妈”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对蔡美儿的家教观形成了有力支持。

对此他略带无奈地表示,和过分强调个性化与自由的“软蛋”美国家长相比,严厉的中国家长确实能教出更全面发展的孩子,“这就是虎妈告诉我们的现实”。

最没存在感的三对父子 尴尬了当年被狂批的(15)

其实关于教育本身,蔡美儿是这么认为的——

外人眼中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

她认为,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

萧百佑也说:

孩子在12岁前一定要服从,12岁以前孩子自我意识不完整,价值观完全没有,所以一定要把价值观摆正。12岁之后,孩子性格慢慢养成了,不再打孩子了,因为打也没用。

总之,无论是支持“快乐童年”和“放养教育”的自由派,还是推崇“不能输在起跑线”和“棍棒教育”的传统派,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孩子是门学问,你我尚在修行。

  • 自由职业者的英语单词(老员工的英文竟然不是)
  • 2024-06-02老员工的英文竟然不是“old”在英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如果使用场合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吧老员工≠oldstaff提到“老员工”,很多小伙伴会想到oldstaff。
  • 十万左右可以入手的纯电汽车(10万左右买纯电汽车)
  • 2024-06-0210万左右买纯电汽车虽然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推出了很多高端品牌和高端车型,价格动辄就是30-50万元,但10万级汽车市场才是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板块,是构建中国汽车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细分市场10万元左右这个价位是大部分。
  • 秘密花园小说简介(秘密花园小说介绍)
  • 2024-06-02秘密花园小说介绍《秘密花园》(TheSecretGarden)是美国女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伦罗克斯的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
  • 上官婉儿死于哪一场战变(一生离不开三个女人和三个男人)
  • 2024-06-02一生离不开三个女人和三个男人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率军攻入皇宫只见一婀娜女子左手提着灯笼,右手拿着诏书,口中大喊:“自己人!”李隆基接过诏书,借着灯笼看清来人正是上官婉儿,而后缓缓放下诏书,轻吐一句:“杀!”上官婉儿,一个聪。
  • 10亿拒绝徐峥的女演员(为什么依然是徐峥心目中的小龙女)
  • 2024-06-02为什么依然是徐峥心目中的小龙女“我知道有一千种可能,是与你相恋,睁开眼,闭上眼难得难弃的缘”没错,这句经典唯美的歌词是出自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的片尾曲《卷睫盼》这首歌当年可谓是红极一时,唱哭了无数的男男女女,可惜母带遗失,网络。
  • 为什么高铁座位总是朝前(为啥火车座位面对面)
  • 2024-06-02为啥火车座位面对面火车上的座位几乎都是面对面坐着的为什么呢?你有想过吗?是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嗑瓜子?打牌?还是为了方便你看我我看你?其实都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01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载客量面对面座椅就是两个人共。
  • 宇轩男孩名还是女孩名(2022年佛山爆款名字出炉)
  • 2024-06-022022年佛山爆款名字出炉从“王者荣耀”到“李不尚书”再到“陈皮话梅糖”,年年都有火出圈的名字,而且花样还越来越多佛山的宝爸宝妈们喜欢给孩子取什么名呢?2023年1月1日,佛山市公安局公布了佛山地区2022年新生儿取名热门20。
  • 自制韭花酱放多少盐(只加盐就外行了)
  • 2024-06-02只加盐就外行了腌韭花酱,只加盐就外行了!多加这2样,味道更香,放1年都不坏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腌韭花酱,只加盐就外行了!多加这2样,味道更香,放1年都不坏!』立秋了,又到了摘韭菜花。
  • 房地产去杠杆可以复苏吗(放水加杠杆楼市松绑)
  • 2024-06-02放水加杠杆楼市松绑作为部署明年经济发展的重要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市场上对这次会议的解读分析五花八门,有的鞭辟入里,有的却误人子弟,意思满拧了看清大势很重要今天,侠客岛要推的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帮大家看得明明白白一。
  • 南京人都懂得三字成语(这些邳州人自己造的)
  • 2024-06-02这些邳州人自己造的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还孕育一方土话!邳州方言的字里行间透漏着邳州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情趣下面和小编一起回味下吧!……….qulouguaiwan曲喽拐弯解释:形容线路不是一般的曲折例。
  • 刺猬索尼克曝萌力全开预告海报(又有一部电影撤档)
  • 2024-06-02又有一部电影撤档楚天都市报2月24日讯(记者戎钰)继春节档的所有电影全面撤档后,一批原本定于本月上映的新片也于近日相继宣布撤档今日,美国派拉蒙影业也宣布,由该公司出品的游戏改编电影《刺猬索尼克》也将取消原定于2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