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06-09 04:03:38  作者:爱的好空虚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nvi444799.html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凤阳民歌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凤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县特色鲜明的歌种。可分为生活民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几大类,总计有300首之多。尤其以《凤阳花鼓》、《鲜花调》(《茉莉花》)比较有名。自明朝中叶以后,凤阳民歌除在当地流传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凤阳民歌随着《凤阳花鼓》到处流传,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20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录制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有10首之多,风靡一时。其中,以“金嗓子”周璇演唱的《凤阳花鼓》最为著名。1935年,凤阳民歌《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由黎莉莉演唱,引起强烈反响。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凤阳民歌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景为主,如《杨姑娘上吊》、《姑娘吵架》等;情歌的数量最多,也最受民众喜爱,如《打菜苔》、《送郎》、《二姑娘倒贴》等,反映了旧社会青年女子对婚姻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劳动歌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唱的歌,有秧歌和号子之分,当地最流行的是打夯歌;时政歌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件的认识态度,有歌颂的,也有讽刺的,政治色彩浓厚,如《十杯酒》、《土改歌子》和《打离婚》等。

嗨子戏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戏剧。嗨子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其中广为知名的地方性嗨子戏是安徽省阜南县和河南淮滨等地区,因唱腔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定腔,打板上韵,而得名。其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唱词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汉族传统戏剧之一。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

嗨子戏又称嗨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表演时用“嗨”或“咳”字起调行腔,唱段字句中间也常使用“嗨”字来甩腔而得名。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代中期嘉庆至道光年间。早期嗨子戏为“围鼓坐唱”的说唱形式,以“花腔小调”,表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后来吸收花灯戏与民间歌谣等曲调而逐渐形成戏曲形式。

淮北梆子戏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淮北梆子戏原名“梆子戏”,简称“梆子”,又名“沙河调”,是安徽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安徽阜阳、淮北、宿县、亳州、蚌埠、淮南以及河南沈丘、商丘、漯河和江苏徐州等二十余县市。其源为秦腔,流入阜阳地区后,吸收当地流行的坠子嗡、灶王戏、淮词、布袋戏、船工号子等民歌、小调,经过艺人长期的革新创造,又受到皖北地区乡音土语的影响,逐渐衍化成具有皖北地方特色的剧种。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

淮北梆子戏的特点是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为“高梆”。淮北梆子戏的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飞板”4种板式。其板式结构与河南豫剧相近,但又有花腔多、甩腔多等突出特点。淮北梆子戏的剧目,大多改编或移植自历史题材,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群众青睐。

渔鼓道情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渔鼓道情广泛流行于安徽全境,简称“道情”,尤以萧县和界首最为盛行,且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与流派。其中,萧县的一支受邻近的山东同类曲种的影响较大,唱腔为板腔体,依表现功能和演唱流派有“寒腔”和“花腔”之分;界首的又称“坠子嗡”,唱腔多插曲牌,包括《满江红》、《倒卷帘》等“上韵”和《银纽丝》、《走码头》等“下韵”。表演形式多为一人自击渔鼓和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兼有说白。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

渔鼓道情的传统节目有长篇的《金鞭记》、《三侠剑》、《杨家将》和《回龙传》,中篇的《王定保借当》、《雷公子投亲》和《八马骏》,短篇的《马前泼水》、《王祥卧冰》和《丁兰刻木》等。乡土气息浓郁,教化作用很强。

华佗五禽戏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华佗五禽戏,五种动作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如能经常坚持综合练习,就能起到调养精神、调养气血、补益脏腑、通经活络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

砀山县地处安徽省最北端,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接壤。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曾经横穿境内七百余年,水陆交通畅通,商贾云集,素有九州通衢之美誉。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交汇,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和民间传统文化积淀。唢呐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是砀山县这片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枝艺术奇葩。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砀山县广泛流传。明代王磬在其《王西楼先生乐府·朝天飞》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

砀山民间对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

灯舞(无为鱼灯)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无为鱼灯是安徽省无为县民间流传的传统灯舞。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民间都要玩鱼灯。当地的民间习俗,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最后一天叫“收灯”。从开灯第一天起要摆供桌,由全村人负责祭礼,请道士做道场,一直到玩灯结束止。如村里有传染病流行或农作物遭遇虫害,都要玩鱼灯许愿还愿,将鱼灯作“神灵”来驱恶、赶魔、求平安。当地民间俗谚:“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认为鱼灯是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

无为鱼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传说,北宋时,包公到陈州放粮回朝后,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就这样,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了。

庐剧(东路庐剧)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

庐剧原名“倒七戏”,起源于皖中地区,汇集门歌、秧歌、茶歌、民歌、大别山歌等各种小调,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安徽省的江淮之间、皖西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东、中、西三路。东路庐剧以芜湖(江南)、和县(沿江)一带为中心。它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剧目题材由俗走向雅,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黄梅戏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柳编(黄岗柳编)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

黄岗柳编分布于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亦有“编筐打篓,养家糊口”的说法。黄岗及其周边地区河湖滩涂密布,杞柳喜湿易于生长,史载“淮蒙盛产水荆(即杞柳),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明正德《颍州志》)。清代初年,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样式大方,结实耐用,曾运往苏、浙等地商埠销售。近代以来,黄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要举办庙会,庙会上柳编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繁荣,是远近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每年都要召开“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促进了柳编工艺的发展。

安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

黄岗柳编制品为手工编织而成,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基本上是一气呵成,即便是用途特殊的梁棍、模具也都是编织而成。编织的产品有盛放面包、水果、糖食的各种盘子,存放图书报刊的书架,插放鲜花的花瓶、花架,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洁白无瑕的光条编,又有色彩绚丽的色编,做工精细,结构严密,形体圆润,结实耐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帝伯朗钻石钛金锅(双11国风好物推荐)
  • 2024-06-10双11国风好物推荐寒冬袭来,常年生活在北方的我们,每到冬天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菜价无脑上涨,尤其今年,更是涨价没有底线本来就寒冷的冬天,北方人除了上班等必要出去的时候,都会窝在家里,感受温暖,吃吃喝喝说到吃,菜贵,那。
  • 当兵30岁有学籍还能复学吗(入伍没有保留学籍)
  • 2024-06-10入伍没有保留学籍问题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当时入伍的时候是我刚考上大学,在我办理保留学籍期间,人武部通知我由他们负责去学校办理保留学籍手续,让我再不管了,今年马上面临退役,想提前联系学校,结果被告知我的学籍状态属。
  •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6章爱的教育)
  • 2024-06-10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06章爱的教育第1页作者介绍《爱的教育》作者是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的奥内利亚他的童年在库尼奥和都灵度过,1862年进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亚米契斯参加了统一意大。
  • iphone新品预期销量(14标准版预售量同比下降70)
  • 2024-06-1014标准版预售量同比下降70鞭牛士9月25日消息,据Sandalwood电商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在天猫平台上,iPhone14系列的7天预售销量与iPhone13系列7天预售相比增长7%,销售额同比增17%;分版本预售销量来看,i。
  • 阴阳师平民刷图阵容详解(阴阳师目前版本最强阵容)
  • 2024-06-10阴阳师目前版本最强阵容导读:随着官方揭露11月的游戏内容,痒痒鼠们终于意识到传说中的“大型练度考核”超鬼王活动即将降临 与往期不同,这次超鬼王无论是规则还是难度都调整了很多,总体来看对于我。
  • 冬残奥会还有开幕和闭幕式么(省残特奥会开幕式剧透来了)
  • 2024-06-10省残特奥会开幕式剧透来了4月21日晚8时,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省残特奥会”)将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开幕本届残特奥会共设25项竞赛项目,其中省第十届残运会设18项竞赛项目、省第五。
  • 淡菜是什么菜(小本本记起来啦)
  • 2024-06-10小本本记起来啦淡菜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贻贝晒干的贝肉,也叫青口,雅号“东海夫人”蛋白质含量高达59%贻贝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外壳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淡菜在中国北方俗称海虹,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贻贝是贝类养殖。
  • 吊兰茎如何水扦插(吊兰扦插技巧简单两招)
  • 2024-06-10吊兰扦插技巧简单两招吊兰相对来说大家都很熟悉了,一年四季叶子都是处在油绿茂盛的状态,而且养护方面也特别让人省心最让人惊喜的就是那生出来的一圈小吊了,其它植物扦插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叶子,而吊兰用到的就是这些小吊所以,今天花花。
  • 如何做小米辣酸菜鱼(做小米辣酸菜鱼的方法)
  • 2024-06-10做小米辣酸菜鱼的方法食材:黑鱼一条2斤左右、酸菜鱼料包1包、豆芽200g、小米椒50g、黑胡椒粉适量、葱姜蒜100g、小葱20g、食用油80g、调料适量、生抽,醋适量黑鱼洗净,用刀将它片成鱼片,把它和鱼头,鱼骨放在一起,。
  • 每天消耗多少卡路里才能瘦一斤(一日三餐这样吃)
  • 2024-06-10一日三餐这样吃要想减肥,就需要保证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小于每天消耗的总能量成年人每日消耗的总能量分为3个方面: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一般来说消耗的总能量中,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消耗的70%,身体活动占20%,食物。
  • 宜章县农作物(农产品产区第七弹)
  • 2024-06-10农产品产区第七弹湘赣红本期推荐:宜章县宜章是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和首义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重要革命地,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攻占的第一个县城、第一个恢复成立的苏维埃县政府,有着火热的红色文化宜章县雄居湘南边陲,位。
  • iphone 12 pro锁屏声忽大忽小 iPhone12proMax锁屏声音异常
  • 2024-06-10iphone 12 pro锁屏声忽大忽小 iPhone12proMax锁屏声音异常首发当天就抢到了proMax,以前没怎么注意,今天注意听了一下,锁屏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脆了,感觉像是嗓子眼里卡了个东西似的,特别不舒服,但是多锁几次会好些,但是还是没有之前的手机清脆,后又带上了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