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期>智电网讯:在手机市场份额上,相比iOS系统,安卓是绝对的胜利者,虽然安卓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渗透了全球八成五的智能手机,实现了堪比Windows在个人电脑时代的垄断地位。而在新兴的物联网风潮中,谷歌同样希望安卓能够成为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
但是,安卓真算是称之为完美的操作系统吗?可能果粉们看不过去了,当然,笔者也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安卓目前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运行效率偏慢,安全性较弱,生态混乱等等,但是这些缺点可以视为安卓开放、自由、功能强大等优点带来的副作用,并不能称之为安卓的硬伤。
越来越多的安卓机使用了广色域屏幕,手机屏幕的可显示的色彩甚至远远超过了最常见的SRGB范围。在众多国内外品牌的攻势之下,如今的安卓手机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差异化竞争,众多厂商用着三星的内存颗粒,用着高通若干款SOC,加上索尼的不同摄影传感器,若干不同供应商的屏幕和电池,一体化的指纹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大体上做做优化,排列组合。
尽管手机制造设计不是这么简单的排列组合,但可预料的是大部分消费者都只会在意SOC、内存、存储空间、摄像头这些基础参数,想要差异化竞争,似乎真的很难,于是厂商开始在将营销手段和技术结合,避重就轻的炒概念。
高分屏、大猩猩玻璃、曲面屏、广色域这些一路进化来的屏幕指数消费者基本都耳熟能详了,然而色彩偏离度(色准),只能说除了苹果与三星等少数大厂商,国内厂商基本各自为战。
点评:实际上,谷歌似乎一直不怎么擅长做色彩管理。在桌面平台上,Chrome浏览器的色彩管理早已经被人吐槽无数遍,安卓完美继承了Chrome稀烂色彩管理这一传统,奉献出了一块块的辣眼屏。与之相比,竞争对手苹果在色彩管理方面一直做得很出色,无论是macOS还是iOS,都可以正确显示不同色域的图片,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平面设计师选择Mac的原因。
2、解决色域 安卓损失部分色彩
安卓系统并不能自动转换色彩空间、确保图片以正确的效果显示。其实很多用户都发现,某些广色域屏幕的安卓机,用来看图眼睛非常难受,这就是安卓没有做好色彩管理造成的。而iPhone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iOS的色彩管理是比较完备的,就算iPhone使用的是广色域屏,也可以正常地显示SRGB图片的色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一些安卓机上已经加入了切换屏幕色域的选项,例如可以在“屏幕色彩模式”中选择“SRGB”、“DCI-P3”等等。觉得屏幕辣眼睛,可以把屏幕调成SRGB色域,虽然这会让屏幕损失部分色彩,但起码不会让你这么难受。
但这显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我们经常会同时接触到广色域和普通色域,例如看HDR视频我们需要屏幕有能力显示广色域,看网页图片需要屏幕正确显示普通色域,更何况有时候一张网页中会同时存在广色域和普通色域的图片。
点评:目前智能手动把屏幕色域切来切去,显然不是什么人性化设计,完备的色彩管理,才是安卓迈向广色域时代的完美解决方案。如果屏幕和图片的色域不一致,那么需要做一个色彩空间转换,才能让图片显示出正常效果,这个转换就是典型的色彩管理。
3、音频输出 真是莫名其妙
除了在视觉上,安卓在音频方面的机制也存在硬伤。如果你用安卓机听歌,遇到渣音质的概率会大大高于iOS设备。其原因就是,安卓系统很可能会存在音频SRC的问题,这会让音质有所劣化。SRC是什么意思呢?SRC是即采样率转换,采样率是数字音频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而不同定位的音频则有着不同的采样率。如CD的采样率一般是44.1kHz,普通视频中的音轨采样率为48kHz,高清音频的采样率能达到192kHz以上。
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以原本的采样率播放音频,如44.1kHz的CD不得不使用48kHz输出,这个过程就产生了SRC。如果是非整数倍的SRC,那么对音质的影响极有可能是比较明显的。例如PC早些年的AC'97音频规范中,为了节约成本,就约定俗成采用48kHz输出,44.1kHz的CD会被SRC,这也造成了电脑音质不好的口碑。
现在电脑的HD Audio规范已经修正了该问题,但安卓在这方面仍不甚考究,市面上很多安卓手机都有千奇百怪的SRC问题。例如近年某些使用高通芯片的机器,高通芯片会先把48kHz的音频SRC成为44.1kHz,然后安卓系统又把44.1kHz的音频SRC成48kHz。
点评:SRC除了影响音质,还会耗费额外的资源,更加耗电。那么遇到SRC怎么办?某些APP例如海贝音乐,它可以调节安卓音频输出的采用率,规避SRC问题。如果你用的是iPhone,那就无需什么特殊动作,iOS的采用率输出一直都是挺正常的。
总结:实际上,谷歌对于安卓的这三个硬伤也是心知肚明的。例如在安卓8.0中,原生安卓已经给出了初步的色彩管理方案,但仍需要APP自行匹配。在安卓5.0以后,安卓的SRC算法质量也有所提高。尽管如此,谷歌仍未彻底解决安卓的这些硬伤,希望在今后的安卓版本中可以看到好消息吧。
好了,本期科技来电 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见。
新鲜资讯,热辣点评,尽在科技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