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发现,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那些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其实那些人就是具有同理心的人。
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实际上就是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
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能坚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发生冲突和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一般很容易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会。
同理心是了解他人感受、立场、态度的手段,也是让他人接受、信任的基础。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几个步骤进行:
1 教会孩子遇到事情,先倾听自己的感觉。
想有同理心首先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感觉。如果自己都没有感受,根本不可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因此,需要能把自己调整到自己能获得感受的状态,充分体会自己的感受。
例如 让孩子体会一下,听到别的孩子被批评的感觉。再感受一下自己被批评的感觉等等。
2 让孩子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孩子能正常体会自己的感觉后,还需要适宜的方式表达出来,才知道是否正确适宜。
例如 如果孩子看到某个同学被批评了,心理产生幸灾乐祸、好极了的感觉。孩子表达出这种心理时:呵呵笑或说:他也有今天。虽然表达出来了,但是实际上来说是不适宜的。适宜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不受干扰、尽量远离避开以免尴尬、当无法避开时可以说:我也会犯过错或可以鼓励同学加油改正或警示自己等等。
3 教会孩子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感觉。
有时候说很多,还不如不说,因为说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别人不一定有同感,没有同感就不会有心灵的共鸣。所以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
例如 当听到家庭暴力事件:同学小张的父亲经常打小张,可以叫孩子问问其他同学的感受,甚至还可以问老师的感受。
4 教会孩子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
例如 在孩子听取了同学小王,狠狠的批判:“小张的父亲就是个家暴狂”,的说法后。孩子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当听到小李同学发表:“小张也是太不努力了”后。孩子可以说: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