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现阶段木耳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情况?如何应对?请看专家给您支的招儿!
抓住适温时期,省力化标准化开口促芽
尽早安排开口时间,保障后期产量
北京地区春耳主要出菇期为5-7月。我市气候资料表明,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我市气温一般在10-25℃,气温适合耳芽的发生和分化。因此,现阶段菌棒入地恢复后,要抓紧进行开口,但同时多大风天气,气候干燥,要做好防风保湿。5月下旬气温上升较快,不利于耳芽发生和分化,且会造成生产延迟、出菇期缩短,不利于产量形成。
科学设定开口参数,落实开口标准
在菌棒刺孔开口时,要科学设定开口的口形、数量、口径、深度,以保证耳芽形成的整齐度和后期出耳的产量、质量。管理经验欠缺的种植户开口口形选用“Y”形口,管理简单且可以防止憋芽。管理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可以采用“I”形口,耳根小,单片率高。孔径一般选择4-6毫米,口径越小耳根越小,商品性越好。16.2厘米×33厘米(折幅×长度,料柱高度18厘米)的菌袋每袋开口140-180个(即刀轮在14-18排,推荐使用16排)。开口深度0.3-0.5厘米,使进入新鲜空气,刺激原基分化并形成耳芽。
使用电动开口机械,提高开口效率
推荐使用电动按压开口机(每小时可完成2400个菌棒的开口工作)。每台电动开口机配备3人,1人拔取菌袋封口处棉塞或海绵,1人向机器输送菌棒刺孔开口,1人摆袋。每隔半个小时用2%石灰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开口机的刀轮,以防止杂菌侵染菌棒开口处。
控温保湿,培育健壮耳芽
菌棒在刺孔开口后,开口处菌丝发生损伤,需要静置菌棒,一周内避免喷水,采取保温、保湿的措施,促使菌丝恢复生长,进而形成耳芽。
畦面直立摆棒,密度合理
开口后的菌棒,袋口朝下直立放置在耳床畦面上。为节省用地和物资,合理增温,催芽时合理密排菌棒。每平方米可摆40-50棒,棒与棒间距2厘米,摆放均匀。
覆盖薄膜草帘,保温保湿
排棒完毕,要及时在菌棒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防雨。薄膜上再盖一层薄草帘。草帘的厚度以能使少量阳光透过,照射到菌棒上为佳,以达到保温、防晒和散射光诱导作用,促进耳芽形成。耳床内菌棒的温度控制在10-25℃。具体管理措施温度低时白天揭开草帘,让阳光增温;温度高时,盖严草帘,揭开菌床四周的薄膜,通风散热。山区要预防近一周内夜间低温,防止菌棒受到霜冻危害,可在白天掀开部分草帘增温,夜间再将草帘覆盖好,起到蓄热保温的作用。
注意及时通风,控温散热
菌丝在恢复生长过程中自身也会产热、释放二氧化碳,要在薄膜覆盖时预留通风口。随着耳芽的形成和气温上升,逐步加大通风量,降低菌棒间的温度,以不超过22℃为宜。
来源: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