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人称;语气,可不可以尽力读出多个角色;动作,或许不用像说书人那样,但可以适当加一些动作辅助;熟悉文本,非常熟了,才能“信手拈来”......
附:如何录视频更美观?
1.角度:尽量是上半身,不要从下往上拍,这样会给人一种压迫感;
2.背景:不要杂乱,不要在很私人的空间,在书橱前或背景色比较单一的地方为妙;
3.光线:不要背光,也不要让光照侧脸;
4.横版;这样比较方便后期剪辑。
备课时,边读边想,短短一篇小文,应该很简单。但这篇文章相对于学过的文言文,“之乎者也”多了一点儿,显得拗口了些,孩子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每次上课前都会听网上的名师们如何讲要讲的这篇课文,像不像,三分样,总会学上一两招。这次,这位老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来理顺思路,先用白话文讲故事,又用原文来表演,会心一笑,似曾相识的感觉,王崧舟老师在上《两小儿辩日》时就用了这样的情境创设模式。可我是要上家常课,如此,未免有点儿矫揉造作了。
课前,先问了学生了解这个故事吗?学生齐口答道:“知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是了解的,毕竟是这么简单的故事嘛!
就开始了疏通课文的环节,而我失去了先机,本应该让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不能随便找,要根据他的知识积累、口语交际等水平综合衡量,找一个比较中等的,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多找几个。)讲一讲这个故事的,用不了一分钟却可以把握学生的情况。这也为后面的“铩羽而归”埋下了伏笔。因为脱离了故事情境的创设,所以学生在理解“子之盾”“子之矛”“吾盾”“其人”时有了困难,废了好大力气才弄明白了“子”是你,“吾”是我,“其人”到底指的是谁,这本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却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了,贪快反而慢了,于是理清思路,亡羊补牢,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理顺故事里的思维逻辑,不可拘泥于“之乎者也”。这样就不会发出“被绕进去”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