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律,要给孩子随性发展的空间。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孩子关怀别人。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联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孩子多运动。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练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和孩子一起常常微笑。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长辈打招呼,真的很有礼貌。”但是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不要用礼物或金钱奖励孩子,不然孩子会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报酬上,而不是集中在良好的行为上。应该像健康猴一样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孩子的情绪保持长久稳定。饮食要尽量遵循健康原则,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分。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健康猴发现有专家说过,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拥抱。拥抱,是无声的‘我爱你’。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成年人来说,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耐心听孩子讲完,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赶紧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了解或者不是很重要。
10.放弃完美主义。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象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不是,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他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