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爱对我们来说是沉默的,也是坚定的。当我们走进门,喊一声爸爸,似乎那一刻可以放下身上所有的疲惫,感受家的温暖。但你知道吗?爸爸这个称呼可不是现代人专属的,可以说爸爸这个称呼历史悠久,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除此之外,不是每个地方都管父亲叫爸爸。如果你没有到全国各地亲耳听到当地人对爸爸的称呼,那么在电视剧中你一定听过爹爹、阿玛、阿公这些叫法。这些对父亲的称呼虽然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两个字的,然而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我们会发现西北人对父亲的称呼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大”。
如果你了解过有关西北地区的文学作品,那么你一定对大这个称呼十分熟悉,在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很多人管父亲叫“大”,管叔叔或者伯伯叫大大。那么西北地区对父亲的这种特殊的称呼是如何而来的呢?是否只有中国西北人对父亲有这种叫法?
翻阅历史古籍可以发现,“大”这个称呼可以一直追溯到秦朝。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可以相互影响,秦国亦是如此,由于当时秦国没有将国都设立在中原,而是在靠近匈奴的地方,所以当时秦国的语言也受到了附近匈奴人的影响。
秦统一六国以后,在文化习俗方面也对全国实施了统一。因此有学者认为,西北地区的人之所以称父亲为“大”,很可能是从秦朝开始,就受到了匈奴的影响。当然对父亲称呼“大”这个习俗受匈奴人影响只是学者的猜测之一,也有人认为,此事或许和明朝百姓大迁徙有关。
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发生过一次百姓大规模由南到北的迁徙,据传言称,在这次大面积迁徙过程中,有一个名叫许大只的好官,在陕西地区颇有影响力。由于许大之尽职尽责,为老百姓做好事,替老百姓办实事,所以当地人民都十分爱戴他。
久而久之,当地老百姓把许大只当做他们的父母官,并且给许大之一个起了亲切的称呼,就是“大”。因此有学者认为大这个称呼或许从明朝开始就在西北地区流传开来,专门用来称呼被人们尊敬的人,而称父亲为“大”,或许也是因这个习俗而演变出来的。
对父亲的称呼,亦是一种文化积淀还有人提出了另一种猜想,大这个称呼很可能来源于明朝时期中原人对蒙古人的叫法:鞑子。在明朝时期,有蒙古地区的人侵犯中原的村庄,而当时的人们习惯把这些强盗土匪称之为鞑子。
但是这些蒙古人最终被朱元璋打败赶跑,于是就有很多天真的孩童询问母亲鞑子哪里去了,而母亲只能用一种善意的谎言告诉孩子们,父亲就是“鞑”。经过孩童们之间的口口相传,“大”这个音也就变成了对父亲的称呼。
这三种猜想虽然都能够找到相关的历史依据,但由于时间久远,缺少切实的依据,还是不能够确定西北人对父亲称呼“大”这个习惯到底是因何而起,不过这或许就是中国地大物博的魅力所在,总是有着太多的疑问和太多的未知等待着后人的探索。总之,“大”这个称呼,一定是有着深刻的文化起源和文化内涵,它是西北地区代代相传的文化积淀。
除了西北地区之外,现代大部分地区都会称父亲为大把,但是爸爸这个称呼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这一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三国时期。根据《释亲》,可以明确在三国时期就有着“爸,父也”这样的记载。但是很多人对此会提出疑问,在很多历史古籍以及古代背景的影视剧中,似乎很少有称父亲为爸爸的,通常都是“爹”。
那是因为虽然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对父亲称呼为爸爸,这个习俗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只是在个别地区曾经出现过。由于三国时期战乱频发,各地区动荡不安,文化也深受很多少数民族的影响,“爹”这个称呼就是来源于少数民族。因此在三国时期,爸爸这个称呼逐渐被外来文化所覆盖,“爹”这个称呼逐渐取代“爸”并广泛流传。
所以,虽然爸爸这个称呼在现代最为流行也最为广泛,但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称呼是现代人专属的,它是拥有很深远的历史渊源。而为什么除了西北地区,现代人更喜欢用爸爸来称呼父亲呢?
这个与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文化,有着很深刻的联系。在古代,“大”这个字能够给人一种等级分明的印象,通常称位高权重的人为“大”。而在当今社会,人人平等,显然这种有着等级制度缩影的称呼不适合现代人。
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它不仅含义丰富,更有着久远的历史演变过程。单单是对父亲的称呼,就有如此丰富的种类和变化,可想而知,所有的汉字聚集在一起将会散发出多么巨大的文化能量。
中国的地大物博不仅体现在区域的广度,更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深度,每当我们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这里的美食文化,语言文化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汉字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其中蕴含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是汉语汉字被誉为全世界最美语言之一的原因,它在历史文化之中是不可替代的人类瑰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