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研究员 朱成祥
10月,通威旗下叠瓦Terra全系列组件产品通过法国权威机构Certisolis授予的碳足迹证书;11月,通威新发布的“TNC”高效电池创新技术上榜2022年度“零碳中国”十大创新技术,随后又登上评选条件严苛的Tier 1(全球光伏一级组件制造商榜单)……
2022年以来,通威用一连串的组件大单,强势发力光伏组件环节。近期获得的一系列证书和行业奖项,证明了业界对通威组件产品实力的认可。特别是登上Tier 1这个全球光伏项目招商引资重要判断依据的榜单,体现了通威新能源产业稳健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实力。
作为组件新势力,通威的入局一度引发不少议论。市场关注通威入局是否抢了存量蛋糕,也关注通威有无能力做好组件。答案是什么,在以上行业认证和反馈之外,也可以从当前的组件市场格局和光伏行业特点来看。
新入局者迎来机遇
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7.46GW;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32.81GW。根据CPIA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70-330GW。若光伏装机量达预期,15年间的涨幅将是14倍至18倍。仅考虑2021年至2025年,市场规模也将倍增。
这是一个高速成长,且拥有庞大增量的市场,组件行业直接受益。而庞大的市场增量,也给了新入局者机会。
当下,我国组件行业已形成隆基、晶科、天合、晶澳四巨头格局,“四巨头”组件出货量合计超过114GW,牢牢占据全球光伏市场65%以上的份额。
如果从存量市场角度看,新入局者与其他行业企业抢占剩余35%份额的难度较大。不过,光伏组件是个高速增长的市场。而增量市场,也将意味着孕育出新的组件巨头。
站在当下的时间点,不只是传统组件厂商对行业未来有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伏的火热,还催生出一批“追光者”。从做乳制品的皇氏集团到生猪养殖企业正邦股份,从地产老将蓝光发展到防水材料一哥东方雨虹,都在积极布局光伏业务。而在光伏行业内,通威股份也用一连串的组件大单,宣告正式切入组件市场。
组件吸引各路玩家的原因,首先在于这是一个远未见顶的广阔市场。简而言之,这是增量之争,而非存量之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这意味着,未来光伏发电的想象空间将非常巨大。东亚前海证券认为,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不断加速,叠加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经济性不断提升,光伏装机需求高增长确定性较强。
2010年,全球光伏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还高达0.417美元/千瓦时,2021年已降至0.048美元/千瓦时,降幅达88.49%。中国光伏LCOE更低,由0.305美元/千瓦时降至0.034美元/千瓦时,降幅达88.85%。
可以看出,十余年间,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且中国光伏发电性价比更优。根据IRENA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LCOE将降至0.04美元/千瓦时,将低于燃煤发电成本。
光伏装机增长,将直接利好组件市场。谁能抓住这个机会?是携上游材料成本之利的通威太阳能、协鑫集成?是行业新势力环晟、一道?还是老牌组件厂商阿特斯、东方日升?
集中式装机将直接受益
据光伏储能网统计,截至今年9月初,统计组件招标项目58个,总计招标规模达98.1GW。其中,已公布中开标结果项目50个,合计中开标规模94.2GW。
招标企业方面,三峡、电建、华润、国投、国家电投、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宝武清洁、电气装备9家央企以及广东能源、江西能源、立新能源等地方企业共计41个招标项目(标段)定标;中标企业方面,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正泰太阳能、阿特斯、晶澳科技、嘉寓股份、一道新能、天合光能、爱康科技等企业均有斩获。
放眼未来,14家央企发布“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装机规划,总新增装机容量超600GW。
但2021年以来,持续高位的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令组件价格走高。据CPIA统计,2021年,我国地面光伏电站初始投资成本约4.15元/W,其中组件成本约占46%。
另一方面,组件成本的上升,抬高了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导致光伏电站EPC项目招标、建设开工以及并网有所推迟,也拉低了光伏电站项目的IRR(内部收益率)。因此,第四季度,一向是光伏装机高峰期,上游价格持续高位引发业界对光伏装机下滑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10月9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不久之后,硅料、硅片价格开始松动。PV infolink最新报价显示,本周多晶硅价格出现下降,均价由303元/kg下降至302元/kg,降幅0.3%。相比年内高点307元/kg,降幅更为明显。
国海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政策层面强力引导,叠加硅料产能快速释放,有望提升运营商装机意愿。而伴随着硅料、硅片价格的松动,对价格较为敏感的集中式电站将直接受益。
特别是硅料、电池片巨头通威进入组件领域,利于光伏电站和BIPV的建设。中信建投认为,随着通威低价扩张、硅料产能的提升及技术的提升,组件价格有望回落,利好光伏EPC、BIPV及行业内转型绿电运营商的企业。“我们看好光伏项目在年内的快速推进及盈利提升。”
组件市场格局并未固化
集中式光伏发电并非零和游戏,巨大的市场增量将给参与者提供平等的竞争机遇。未来,旺盛的组件需求,将为行业企业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
谁能抓住集中式增量风口呢?答案可能是携硅料、电池片双龙头优势的通威。
光伏组件六成成本为电池片,而电池片成本中“硅成本”又占大头。在一众行业竞争者中,通威的资源禀赋在于,上下游垂直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个优势在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体现上尤为明显,将有效降低组件制造成本及光伏系统的度电成本,突出的成本优势将强化提升通威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在源头硅料环节,通威旗下永祥股份打造的高纯晶硅生产线年产能达23万吨,产量全球领先。就品质而言,永祥多晶硅产品关键性杂质元素纯度达11个9,90%满足N型单晶需求,达到电子级水平。
在电池片环节,通威太阳能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出货量极大的太阳能企业。自2020年起,通威大量投入资金、人力、时间成本,研发了具有通威特色的“TNC”电池技术。
通威高效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
目前,通威“TNC”技术生产的高效组件,已具备全面量产条件。利用此技术生产的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5.1%,生产的双面组件在全面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较传统PERC双面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增益高3%~5%,以通威自产的182尺寸72版型半片组件为例,其功率可达575W以上。根据国家划分的I类、Ⅱ类、III类光照资源区域,采用通威“TNC”技术生产的高效光伏组件发电增益分别可达3.25%、3.30%、3.96%,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通威组件产品已在甘肃、山西、海南等多个区域市场的光伏发电项目实地应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通威已形成具有特色的全柔性、零铅型、环境友好型叠瓦组件产品,及全方位覆盖市场需求的半片组件产品,产品远销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既然通威优势明显,其拓展集中式电站业务,是否会对其他组件巨头产生冲击?
实际上,组件市场的竞争格局远未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通威的入局将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
目前,光伏组件“四巨头”中,除隆基绿能以国内业务为主外,其他三大巨头都以海外业务为主。2022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4.64%、61.03%和67.22%。可以看出,三大巨头海外业务占比均超过60%。
全球光伏组件的市场规模,足够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新老玩家共同成长共同分享。
编辑|蒙锦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