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6年至192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的个人婚姻生活,也是一波三折,令人称奇。
蔡元培生于1868年。蔡元培21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时,又迎娶了妻子王昭,堪称是“双喜临门”。
不过,由于这门婚事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蔡元培与王昭之间毫无感情可言。两人婚后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后来,蔡元培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后,改变了自己大男人主义的想法,重新审视自己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写了一份《夫妇公约》,明确了丈夫和妻子的权利和义务。
经过艰难地修复关系,蔡元培与妻子的感情逐渐变好,再也不吵闹了。可惜,没过多久,妻子王昭就因为患病去世,给蔡元培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1900年,蔡元培虽然只有32岁,但已经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校长),是江浙一带赫赫有名的人物。蔡元培的妻子去世后,许多人上门来为他提亲。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蔡元培想起了第一段短暂的婚姻,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5个条件:
一、女子须不缠足者;
二、须识字者;
三、男子不娶妾;
四、男死后,女可再嫁;
五、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5个条件没什么了不起。而且这5个条件中的大部分条件,都是对男方的约束,相当于男方的自我限权,体现了男女平权的现代婚姻观。在古代,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属于丈夫的附属品。丈夫自我限权,这对妻子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啊。
但在1900年,蔡元培光是提出5个条件这种做法,就足以骇人听闻。尤其是第一条和第二条,要求女子不缠脚和须识字,实际上将绝大多数女子拦在门外。试问清朝末年,除了极个别开放、开明的士绅家庭外,谁家的女子不缠脚,谁家的女子能识字?
所以,当蔡元培提出5个条件后,给他提亲的媒人一个都不符合要求。就这样,蔡元培一直没有婚配。
1901年夏天,蔡元培离开绍兴,任职上海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他是这所学堂的首任校长。当年9月,蔡元培又被南洋公学聘任为经济特科班总教习。在这期间,蔡元培在一位朋友家里见到了一幅工笔画,大为赞赏。一打听,这幅工笔画的作者叫黄仲玉,是江西名人黄炽昌(黄尔轩)的女儿。
黄仲玉的父母非常开通,她从小就没有缠足,受家庭的影响,不但熟读诗书,还精通书画,晚完全符合蔡元培的择偶5条要求。蔡元培了解到黄仲玉的情况后,委托朋友前去撮合。
一来二去,这门婚事就成了。
1902年1月,蔡元培和黄仲玉的婚礼在杭州举行。婚后,蔡元培夫妇情投意合,过了一段舒心如意的生活。可是,1920年,已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被派到欧洲考察学习。期间,黄仲玉不幸病逝。
黄仲玉去世后,一个叫周峻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
周峻是蔡元培在上海教过的一名学生,至今已经33岁了,尚未婚配。蔡元培则比她大了22岁。不过,年龄不是距离。蔡元培和周峻经过一番接触后,彼此都非常满意。于是,在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婚礼。
这是蔡元培人生中的第三次婚姻,也是最后一次婚姻。1940年3月5日,72岁的蔡元培病逝。这天,离周峻的50岁生日只差两天。
【参考资料:《晚清文人妇女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