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字读如身(shen),有长、众、多之意。作为地名,全国有多处,而境内出现较早。《左传・桓公十六年》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说:“阳平城西北有莘亭。”郦道元《水经注说:“莘为自卫适齐之道”,又说:“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皆指此地。公元前589年,齐伐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发兵,齐军东退,《左传・成公二年》说:“师从齐师於莘”,亦指今之莘县北。
今之莘县境内,汉初始设县,北部为阳平县(即后来的莘县),南部为东武阳县(即后来的朝城县)和畔观县(即后来的观城县)。东武阳县城位于武水之北,水北为阳,此地又属东郡辖区,故称东武阳。观城原系夏禹之子武观的封地,武观曾一度叛乱,故县名始称“畔观”(畔如叛)。阳平县城位于漯水之北,县境内又无山丘,故称“阳平”。古人尚阳,平字又有丰收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非常吉利的。
晋代,因在元城(今属河北大名)设阳平郡,故撤销阳平县,其地并入乐平县(治所在今聊城市沙镇一带)。后魏时,复置阳平县。北齐时,原乐平县建制撒销,阳平县改称乐平县。隋初,从乐平县分出一部分辖地,增设莘亭县,治所在今苹县城北.苹亭县之名缘于莘亭。孟子说过:“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说文解字》据典铨释,野即效外,并进一步解释说,距王城二至三百里称野。在夏商之交,今之曹县一带曾有一王国叫有莘国,今之莘县距当时的有莘国王城(今曹县莘冢集带)也就是二百多里,故历代史家认定伊尹躬耕之处即今之莘县城北。伊尹身为农夫,却在潜心探讨治国之道,后随有莘之女陪嫁商汤,终被重用,助汤灭夏,辅佐商代四世国王治理天下,成为名扬四海、万世流芳的一代贤相。《水经注》中说莘县城北有莘亭,莘县旧志说莘亭建于汉代,附近还建有伊尹庙,“伊庙松风”被列为莘县“八景”之一。后来庙毁亭废,只剩遗址。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东昌知府程光珠访求遗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字,并题文日“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莘县知县刘萧重建莘亭,并树碑以刻程文。今亭已不存,唯旧碑尚立于大里王村西。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废乐平、莘亭二县,合二县之地设阳平县。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改阳平县为清邑县(县名与曾建于今聊城西南的清邑县有关),并从清邑县分出部分置武水县(因临近武水沟得名,故城在今聊城市沙镇一带)。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武阳郡,设莘县,清邑、武水皆属之。杨广即位后,废莘州,改清邑为莘县,隶属魏州(治元城),这是莘县之名在史书上首次出现。由此看来,莘县之地夏末属有莘国,后来县内又建有纪念伊尹躬耕的莘亭,县名便是由“有莘”和“莘亭”演化而来。
此后,莘县曾再度设州(唐初),也曾短时(1年)复置过莘亭县。抗日战争时期曾短时(2年)称过莘朝县,建国后曾短时(2年多)撤销过莘县建制。但从隋大业年间至今的1400年中,莘县这个名字基本上一直叫下来了。只不过今日莘县的版图包括了原莘县、朝城县观城县的几乎全部和范县、濮县的一部分,总面积大一些而已。
综上所述,莘县县名由来大致可表述为:夏商之交,此地属有莘国,商代名相伊尹参政前曾躬耕于此。为纪念伊尹耕莘之事,汉代在今之莘县城北曾建莘亭,隋代在此设过莘亭县。莘县县名便源于有莘国与莘亭县。莘县从汉代建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以“莘县”命名,也已有1400余年。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大美莘县,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