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诗经》说:“呜呼,前王思想不会忘。”君子胜过、超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而亲近那些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而小人却快乐于自己的快乐,做利于自己有利益的事。这就是前代君王留下来的不被人们忘记的道理。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 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解释】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此句出自《诗经·周颂·烈文》,这本是周朝人怀念周文王武王而做,於戏,呜呼之意。意谓:“文王武王虽去世已远,而天下之人至今犹思慕他,终不能忘。”在《烈文》中,一是表达了对先王的怀念,二是告诫后人,尤其是这些被封的诸王不要忘记先王的教诲,小心谨慎治国,让周朝世代绵长。据说《烈文》是周公所做。
子曰: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第七》)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曾子在此处引用此文,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老师孔子的怀念,也是对后人不要忘记先人谆谆教诲的劝诫。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据张居正(明朝内阁首辅)讲解,君子指后贤后王,小人指百姓。
以后的贤人君子们都遵从圣人的教诲,改正过失,小心做人,或开创基业 或谨守家业,传给后人,而普通的百姓在贤明君主的治理下,虽不能做到如君子一样不断进取自我完善,但能够安居乐业,满足于赚取小利而自得其乐,这些都得益于圣人的教诲啊!所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古圣、先贤都是我们的榜样,怎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呢?就是不要忘记他们的教言,踏实、努力的从点滴做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康诰》曰:“克明德。”
《康诰》出自《尚书·周书·康诰第十一》的篇名。克,能的意思;能够弘扬光明的德行。周公封康叔而作康诰,告诫康叔能明,用有德。(孔颖达疏)此处是说自己要明德,与尚书所说意思稍有不同。
康叔是周武王少弟,他死后谥号是“康”。周公平定叛乱以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隆。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大甲》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上第五》的篇名,大甲,通太甲。顾,是“念”的意思,諟,是“正”的意思,“顾諟”就是念正的意思。伊尹告诫太甲云:“尔为君当顾念奉正,天之显明之命,不邪僻也。”(孔颖达疏)
太甲,是商汤的嫡长孙,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帝典》出自《尚书·虞书·尧典第一》,克,能的意思;峻,大的意思。尧能自明大德(孔颖达疏),也就是说,尧帝能把自己本有的光明德行显发出来。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是我们古代著名的君王,被后世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参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以上举例《康诰》、《大甲》、《帝典》都是古代君王自明其德,这些圣王都这样做,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呢?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教戒都忘记了,那就不是“於戏,前王不忘”,而是“於戏(呜呼),前王已忘!”了。
诗》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参考《百度百科》)
“我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改正自己缺点,更新自己;那我就能做到连续的几天改正自己缺点,天天更新自己;这样我就能一直改正自己缺点,不断更新自己。”
身体污秽,需要不断的清洗,才能令身体干净,不能说我洗了一次澡,就一生不用洗澡了,因为灰尘会随时染污我们的身体。同样,我们的心灵也需要洗涤,不是洗一次就可以享用一生,就如身体不能洗一次一样。
神秀大师著名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坛经》)也是说的心灵上的灰尘要不断的擦洗。
柴陵郁禅师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尘被洗去,本有德性光明显耀出来以后的开心一笑。
《康诰》曰:“作新民。”
(《尚书·康诰第十一》)
天子之命曰诰,告上曰告,告下曰诰。今制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卷二·十二》)康诰是周公辅政期间平定叛乱后给康叔写的文书,所以为康诰。
殷朝的旧民在改朝换代以后成为周朝的子民,这时就要遵从周朝的法令制度,作新民,这也就要求自己要改变自己的处事规则,努力的改变自己。
放在此处,引申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的世界,因为大的环境改变不是我们个人能左右的了的,比如殷朝变成了周朝,我们只能去适应它,如果看不到外部世界的巨大变化而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行事,就会给自身带来伤害,如果还期望去扭转外部的环境,那无异于螳臂当车。
改变自己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油条,没有原则的改变自己,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为何说周虽旧邦呢?因为周是殷朝的封地,殷朝后期,虽然周管理的领土已经超过了殷朝,但还是小心翼翼的侍奉殷朝。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第八》)
周朝推翻了殷朝是大势所趋,顺应天命,因为纣王无道,荒淫暴虐,已经不能再治理这个国家了。
那么,本文通篇阐述的是“明明德”,和修身息息相关,这里突然谈到了国家和此有何关系呢?
前面已经提到了治国和修身的关系,两个密不可分这是其一。其次,这里暗喻身体就如城邦,我们就是治理城邦的君王,不管我们身体曾经做过任何不好的事情,只要明白了事理,就可以利用这个身体重新做人,身体都是一个,但使命不一样了!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如今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一般都是指的负面,就是“做坏事不达目的不罢休,手段 无所不用。”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是指的君子为了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要想尽办法使用各种手段,目标是是自己进步。
这种句义在何时发生了演变考究起来是很难的,但这个演变却能分析出一些问题来。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哪个字,他就不会朝那个方向去想,因为我们的内心有,所以就会那样去想。内心纯善的君子我们是不可能相信他会存在于世间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达到那样的境地,所以也感受不到他们的内心,理解不了他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