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城里,有一条老街,每天早晨人们都能听到非常有节奏感的“叮叮咚咚”声。一间打铁铺子,叔侄俩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
打铁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很高,一个好的打铁师傅,能够准确判断火炉温度,俗称“火候”,还有铁的“质”和“量”。流传于民间有那么几句谚语,也叫人生三苦,其中包括:打铁,撑船,磨豆腐。其中的打铁排在第一位,意思是打铁人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就如入地狱。所以,打铁还用来表示和自己一起受过苦的人,形容关系紧密。三者中打铁位居第一位,可见其难度。
没日没夜地强劳动,导致打铁师傅身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伤痛,王师傅的腰就严重的劳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说,他其实早就想着放下这一行了,只是邻里街坊都会来他的店铺求购一些工具,如菜刀、锄头、镰刀等,这使得他一直无法放下。
说着王师傅撸起袖子,当我看到皮肤被铁水打出的点点伤痕,让我无不感慨,一个行当虽小,但想做好,也都充斥着艰辛和汗水。
一个小时的“叮叮咚咚”声音停止了,说明一件铁器打造成功,我回过头说,让我看看你们的双手吧。当二人摊开双手的那一刹那,我还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这一刻让我想起了父亲,我知道他的双手也是这样,而我却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过,他们就是用这样一双手长年累月的撑起了一个家。
“我干了几十年了,现在想停下来,但我舍不得这些街坊邻居,我不干了,他们想打一把好刀就难了。”老王认真对待每一位找他干活的人,精湛的技艺和醇厚的性格让每一位顾客放心。
王师傅和他这位远方亲戚已经合作好多年了,他们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夹着需要打造的器型,不停敲打。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远超一些机械锻造的灵活度。
上午的工作结束后,炉火也不能浪费,将食物放在锅中利用炉火的温度热饭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也许就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劳动智慧。我们不希望这些传统手艺失传或者一些小行当逐渐消失,但他们这一辈人放下手里的工具后,可能将面临再也没有后来人的局面。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图片##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