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痛,烧灼样疼痛、火辣感、刺痛感,有时口酸、口苦、口干等症,久治不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前不久40岁的陈女士,诉舌痛1年余,严重影响进食,后跑了好几家医院,进行了多项检查,甚至连头颅、心脏等脏器摄片彩超或功能检查均已完备,却找不出舌痛的原因,更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痛苦万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舌痛并非只是上火
很多人认为舌痛肯定是“上火”,在治疗理所当然地采取“清火”的办法。比如多吃苦瓜、绿豆;用菊花、莲子芯泡茶;服用黄连上清丸、一清胶囊等清热泻火的药物等。
有一部分舌痛病人确实经过“清火”的治疗后症状得到了减轻,但大多数的患者不仅舌痛不能缓解,反而因为寒凉的药物和食物出现了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败胃”的表现。这就可以看出舌痛不仅只是因为“火”旺,还应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疗时也要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味地“清火”。
现代医学认为,舌痛只是一个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主要根据有无改观变化区分。有外观变化的舌痛主要是舌黏膜的溃疡、疱疹、扁平苔藓等。而舌的外观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舌的活动也是灵活的,称之为“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是口腔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有口干、舌麻木及口腔不适感等,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及组织病理变化的一组综合征。该病发病率较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特别是更年期妇女较为常见。所以目前西医治疗首选雌激素替代疗法,但其疗效一般,且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副作用,以及反复。
而中医虽无“灼口综合征”一词,但在舌痛的治疗上却有丰富的经验。舌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中医通过观看舌苔,便可诊断疾病。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中医认为,“舌痛”不仅是舌体的病变,还牵涉全身,是全身病理状态的局部、外在表象。舌痛症症状表现在舌体局部,病机为舌体之“络病”,病因可分为津亏络损、火热灼络及瘀血阻络3种。
津亏络损型舌痛,病位多在脾胃,经脉上脾与舌关系最密切,《灵枢·经脉》有“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且“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明确了舌痛是脾经病变所致。脾胃者“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有疾则水谷津液不得化,脾土虚损,运化失司,津液亏虚,循经上之,脉络不荣,而见舌痛症,甚则虚火灼络,造成灼痛。
临床此类患者常表现为病程长、疼痛反复、时重时轻、口干口渴、舌质暗红,症状持续数月不愈,因此治疗当以滋阴生津为要。
火热灼络型舌痛,病位多在心肝。《医法圆通》载:舌“如肿痛与重者,气之有余也。气有余,便是火,必有火形可征。”而心开窍于舌,主神志,舌疮辨治多与心相联,也从侧面强调了舌病与心的关系。另一方面,肝喜条达主疏泄,调情志,神志与情志,一源而二歧也,情绪失调引起的心、肝功能异常,也可导致口腔疾病。
而围绝经期的女性,肾阴始虚而肝阳显亢,水不涵木,木盛而生火,故肝火常携心火同亢,二者也均表现为情志异常。因此,心肝火旺所致火热灼络是舌痛的一大主因。
临床上此类患者常以病程短、病势急为特点,舌痛剧烈常影响饮食、睡眠等基本生活,并伴有面红头昏、卧眠多梦、烦躁易怒、尿黄便干等症状,舌多鲜红,脉多弦数有力。故治疗上当以清热泻火为主要治疗原则。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在络……经主气,络主血”,故临床久痛不愈之舌痛,常伴有瘀血,临床表现出舌体刺痛、舌质紫暗甚至出现瘀斑瘀点,故治疗时亦可辅以活血化瘀之法。因此血瘀是舌痛症的重要病机之一,此类患者多夹杂在津亏络损型舌痛之中,呈现虚实夹杂的特点。
根据上述资料可总结为:舌痛的主病脏腑责之于心脾,并与肝肾相关。因而,我们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归纳舌痛的病机为:脏腑功能异常,火热循经上扰,发作于舌而作痛。而对于舌痛的辨证,首先要辨明病因。
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治则。证属津亏络损型的患者处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以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滋养胃阴以助津液生化,兼有虚火者应在适当的时机加知母等药以滋阴降火。
证属火热灼络证的患者,方以凉膈散为基础进行化裁,取栀子、连翘宣发郁热,黄芩、竹叶清心降火,大黄、芒硝以消导中焦燥热,无腑实证者可减之。全方上下分消,使火热之邪得以透达。
此外,对于瘀血阻络型舌痛,可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病例分析
回顾文章开头的病例,患者陈女士,40岁,主诉:舌体反复疼痛近1年,无明显溃疡,每于进食时疼痛加剧。患者1年来舌面反复疼痛,疼痛性质无法形容,时重时轻,严重影响进食,疼痛数字评分8分。曾于外院口腔科、消化科、疼痛科多次就诊,均诊为“神经性疼痛”,予口服甲钴胺等营养神经治疗无效,后行封闭治疗疼痛可缓解,但2周后疼痛如前。患者体态偏瘦,肌肉不丰,因舌痛影响进食,营养情况不佳。
刻下症见:口干、纳呆、腹胀、略有嗳气,眠可,二便调。舌紫暗,苔薄白、有裂纹;脉细。西医诊断:灼口综合征;中医诊断:舌痛,辨证为脾失健运、阴虚津亏。以沙参麦冬汤化裁内服,方药组成:北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炒山药,砂仁(后下),生甘草。14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服。同时加用“舌痛含漱液”外治,嘱患者早晚清洁口腔后含漱10~15min,晚上含漱后勿饮水进食。
2周后患者门诊复诊,诉舌痛减轻可正常进食,食欲恢复,继续前方内服外用;4周后复诊,舌痛消失,腹胀嗳气等症状亦有所缓解。
舌痛的病位在舌,而主病之脏腑为心脾,并与肝肾相关。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舌痛仅仅是内在脏腑疾病的一个外在征象,我们应当运用中医的辨证思维司外揣内,再结合四诊的情况来综合考虑。在舌痛的治疗中,中医更看重的是整体,根据舌痛的特点及相关症状,辨证分析其相关脏腑虚实,故而在效果上,相比于西医的单纯局部治疗会更有效。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