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骑车打卡屡见不鲜。“下班骑车去”,“周末骑车去”在最近这大半年已经成了城中时髦活动,这波热潮有多火?有人夸张说,如果没有一辆自行车,你就会被踢出都市生活方式群聊。
国外出过一本小册子,名叫《回到自行车上》(Back on Your Bike)。说是“回到”,是因为小时候谁没和朋友一道骑车去上过学,或是去朋友家玩耍呢?尤其是在曾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只是在机动车迅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逐渐退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骑行上海:关于骑行规划的思考》(王卓尔;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一书中提到,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骑行也是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但90年代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城市机动化水平提高之后,骑行环境恶化,自1995年到2009年,上海自行车出行比率下降了60%。
曾经,自行车是中国人首选的交通工具 资料图
但是到了今天,机动车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弊病,又让人们的目光转回了自行车。国际上,城市建设对自行车的友好程度,已经成了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发达的骑行网络、友好的城市规划,使得许多人愿意少开车,多骑车。比如如今在哥本哈根,有百分之四十居民的日常通行依靠自行车。
而在国内,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许多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进一步,在我们的都市生活中,骑车通勤可行吗?我们应当怎么看待使用自行车代步,如何实践?城市又是否适合骑行呢?
作为一名资深骑行者,秦大力日常身体力行,依靠骑车通勤,他还创办了一个名叫“行书社”的骑行俱乐部,想要在城市规划、非机动车路权、低碳出行方面做些普及和呼吁,让上海像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一样,变得对骑行更友好,同时也变得更安全、清洁、健康。
秦大力在“行书社”分享会上
就此话题,澎湃新闻·私家地理与他聊了聊。
澎湃新闻:说说你是怎么开始骑行的吧!
秦大力:从小学六年级骑车上学开始,更早的时候就是我爸的单位离我学校比较近,所以他会骑车带我上学,我对自行车最早的回忆就是他的自行车后座。其实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有这个经历,一开始父母带着,可能他们也会教我们骑车,在后面看着,保护我们,再后来就自己骑车去上学。
那时候每年暑假,我爸都会带我去骑比较长的距离。比如到我刚学会骑车的时候,也就是六年级时,我就可以从虹口骑到南翔,后来还有骑到安徽、浙江。我还记得暑假很热,沿着国道,我爸爸骑了一个二八永久,我也是骑的很普通的车,也不能变速,但我就是觉得很开心。在路边看到有河,还能下去游个泳再上来。所以小时候的这种体验也奠定了我对自行车的一些认识。
儿时的秦大力和他的第一部自行车
澎湃新闻:你现在上下班都是骑车,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大约多少距离适合骑车通勤呢?
秦大力:此前我在北京工作,每天单程骑九公里左右。北京的冬天很冷,但也坚持下来了。现在在上海,每天骑车的时间也控制在45分钟左右。我认为,单程十公里以内是大多数人比较可以承担的骑车通勤距离。甚至在上下班高峰期,在这个距离里骑车,可能比开车或打车更快。
很多人对骑车出行有疑虑,觉得是不是需要很多体力。但我觉得没有问题,可以循序渐进。先从骑到离家几公里的公共交通站点开始,可以选择客流量小、站外有干净实惠的小餐馆、沿途经过林荫道或小河……的中转站,提高骑行体验,再慢慢骑全程。
澎湃新闻:下班时,感到自己很累,骑不动车,怎么办?
秦大力:其实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当你比较累,无论是情绪上比较低落。或是说身体上比较累了,当你骑上车的时候,反而会有换一下脑筋的感受。开了一天的会,工作压力太大,上地铁时可能还想着这件事,但骑车需要专注,你的注意力就转移了,精神也放松了,再出点汗,反而会恢复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秦大力在保养爱车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在城市里骑车通勤,有什么阻碍?
秦大力:我有个同事和我说过,很羡慕我能骑车上班,但是写字楼下面的自行车停车位太少了,她没能抢到。此外她觉得市区交通有些混乱,特别是很多电动车,让她很担心安全问题。
关于骑行安全,新手上路除了戴好头盔外,和其他车辆保持车距,骑行时不要太赶时间,是能有效降低危险系数的。讲到电动车,其实上海封控期间我曾注册成功过外卖骑手,当时我骑车去送一些外卖,尤其是药。注册成功后,平台会对骑手做一个培训,但我感到这个培训就过于简单和草率,只是告诉你一些交通规则和防疫要求,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和赏罚机制。如果可以改进考核机制,包括政府去参与推进这件事,让外卖员、快递员不必面对这么大的压力,那么我相信他们也不是特别愿意去违反交通规则。以及平台也可以监控员工的违章记录,增加一个奖惩制度,这些问题解决后,相信更多人会愿意骑行。
停车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过去,大家很担心失窃,连好一点的车都不敢买。现在这方面已经好很多了,但是现在大家骑的车也升级了,可能几千几万的都有,如果没有合适的停车位,即便不怕偷,也怕蹭。所以如果企业可以把办公楼的自行车停车位作为一个福利,或者允许把折叠行车带进公司,那相信也会吸引到很多年轻人。
秦大力将车停进写字楼的自行车库
澎湃新闻:很多研究里都会提到城市中非机动车的路权问题,你怎么看?
秦大力:过去一段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可能考虑比较多的是机动车和行人的路权。比如有段时间为了缓解交通的堵塞,集中建了很多天桥,还有现在很多马路不能骑车,等等,这都是在平衡机动车和行人的关系,而非机动车的话语权一直是比较弱的。
但是本质上,路权的规划是为了解决一个通勤的效率问题,是说怎么样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些人,而不是这些交通工具通过。其实尤其是短距离通行,如果开车的话,其实是增加了对交通的负担。如果非机动车的路权上来了,机动车减少,那么一样是可以输送人的,对不对?其实也有助于整体通勤效率的提高。
是否能允许折叠自行车在非高峰时段上公共交通;以及非机动车如果要过黄浦江,目前只能使用摆渡,那么是否可以在隧道内和大桥上增加非机动车的通道,我觉得这些都可以讨论。毕竟像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对此早有实践。我看到本月上海刚刚发布了《新一轮交通发展白皮书》,其中提到“将慢行交通提升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实提升出行体验感”,在未来,也许会有一些提高非机动车路权的举措实施。
澎湃新闻:什么样的车适合骑车通勤?
秦大力:自行车店里有城市通勤车的分类,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骑的永久、凤凰。但材质轻了很多,且大多带有变速系统。它的速度不如公路车,但其实在城市里骑车也不用骑很快。设计上,它比较均衡,大多是直把或燕把,好操纵,不会采用让人弯腰的弯把,而且弯把的力矩小,操纵起来有点点难。它的轮胎也不会特别细,这样骑起来稳定性也比较高。还有折叠车轻巧、便携,占用空间较小,除了正常骑行,也方便和私家车搭配使用,安全系数高,和城市骑行完美契合。
我在通勤中城市车、山地车都用过,目前骑一台公路车上下班。我想说的是,自行车是个比较自由的运动,你自己的感觉最重要。买车前你可以先租一台车试骑一下,觉得自己舒服不舒服,是不是开心,这些我觉得比什么数据都重要,最本质的是自己的体验。
秦大力在骑车通勤的路上
现在不少骑行的朋友非常重视装备。确实是这样,好的装备会更好,更快,我们有一句话叫做 a thousand pound for one pound:花一千英镑,可以换来自行车减轻一磅重量,追求好的骑行体验是没有底的,但是你完全可以量力而行。而且最本质最基础的快乐其实门槛很低的,就像我小时候跟我爸的那种旅行,骑的就是几百块没变速的车。
澎湃新闻:现在街头骑行族多了,城市的骑行道也很受欢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骑车礼仪吗?
秦大力:首先要礼让行人。在公共道路上,行人是最脆弱的。因为他们没有随身携带安全气囊,也不会戴着头盔散步。所以骑行者需要意识到,自己在路上也有需要优先“保护”的人群,那就是行人。比如,在骑车接近人行横道时,观察是否有行人正在或即将过马路,如有,则需减速让行人先过。现在常见骑手高速穿越横道线,甚至按铃要求行人等待,既危险又粗鲁。
还要注意在转弯前伸手示意。自行车没有转向灯,在路口不经示意的突然转向会给其他车辆造成困扰,甚至酿成事故。建议提前十米左右伸手示意,让周边车辆行人有时间反应。不少骑行者有用扭头看向后方代替打手势的习惯,其实并不可取。因为后方车辆仍需猜测你的意图(或许是在回望路边的流浪狗),以至于影响到他人的骑行或驾驶体验。推荐做法是先打手势,再快速扭头观察,确认后方无高速车辆时再转向。
即便是城市专用的骑行道,也需要注意骑行礼仪
不在骑行中查看手机也很重要。在骑行时“单脱手”查路线、拍照甚至回微信都会造成不自知的减速和摇摆(效果近似酒驾),会让后方的骑手和司机抓狂。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靠到路边后再操作手机,或者打开地图中的语音导航外放功能,让林志玲或于谦实时提醒何处该转弯了。
澎湃新闻:你的俱乐部为什么叫“行书社”,骑行和书有什么关系?
秦大力:我希望大家可以边骑行边思考,通过和骑行相关的书籍,激发出相对深入些的讨论。组织活动的时候,大家会聊一聊自行车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图书,或者会以书店为停留点来组织骑行路线。我会选择一些比较有风格的书店,像半层书店、戏剧书店,还有一些图书馆像浦东图书馆新馆、嘉定图书馆,适合中长距离骑行中歇脚停留。此外我也计划推动海外骑行书籍在内地的翻译出版,让骑行和阅读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澎湃新闻:在城市骑行方面,海外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新举措呢?
秦大力:国外的一些城市推出了一个概念,叫自行车高速公路。就比方说你从南翔到上海市中心这样一段距离,会采用这种自行车专用的高速公路,上去之后要保证20公里的时速,这样骑的人都比较快,是比较安全的,和机动车高速公路理念一样。那么它就大大提高了通勤效率,对此我还蛮好奇的。
这两天我还看到联合国发布的一个关于各国政府推动全民健身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到有多少国家的政府是鼓励大家步行或者非机动车出行的,认为这种鼓励有助于居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医保的支出会降低。可能是基于类似观点,国外有些公司开始为骑车通勤的员工额外发放奖励,一方面这是为公司塑造更低碳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保证员工的日常锻炼,长期看甚至可以减少公司的医保支出。
澎湃新闻:骑车给人带来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秦大力:首先是可以控制时间的自由感,不会被堵车困扰。以及即兴的感觉,比如每一天可以选择不同的骑行道路,或是想停也可以随时停。最重要的,相对于乘坐公共交通和私家车,骑车可以更好地感受季节的变化。最近我在上海街头骑车,一路上都是桂花的香味,让我想起有部电影叫《心灵奇旅》,主角的灵魂想起他在人世间最留恋的东西,其中有一样就是在这样的秋天,他在骑车,感受到风、阳光……这也是我在骑行中最珍视的。所有的好的装备,都是为这种感觉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