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身边,一定存在着一个永远吃不胖的瘦子。明明对方的食量惊人,不仅每天吃得多,还每天吃好几顿,白天吃,晚上吃,深夜还吃。这种吃不胖的瘦子,几乎拉满了所有人的仇恨值。他们的身体内究竟藏了什么秘密,使他们永远吃不胖?科学家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一步步揭开了这个谜团。
BBC曾和科学家一起找来了10名永远吃不胖的“瘦子”,让他们参与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增肥实验。在这个增肥实验中,十个瘦子被要求每天摄入5000卡路里的热量,并且只准吃,不准找任何途径消耗,运动、跑步都不可以。
5000卡路里的热量可不少,这10名实验者被要求每天都要吃很多高热量的东西,包括炸鸡、面包、甜点和巧克力等,可以说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这些实验者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有人说,从小到大,他一直是朋友们羡慕嫉妒的对象,怎么吃都吃不胖。也有人说,他的生活中最喜欢的就是吃,可惜一直吃不胖。
该纪录片播出以后,这些发言可以说是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热情,大家都很想看看,他们是吹牛还是真的吃不胖。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实验者都很能吃,一类人表示他们对吃毫无压力,另一类人则觉得他们不是那种爱吃的吃货,如果要吃很多,是一件困难的事。
这个实验的目标是让实验者在一个月后,体重上升15%。如果体重上升了15%,则说明他们并不是吃不胖的瘦子。
一个月后,猜猜实验结果如何?答案是所有人都长胖了。任何人不断地暴食,还不运动,都会长胖,瘦子也不例外。但这个实验仍证明了瘦子体内,绝对蕴藏着某种消化食物的魔力,因为10个瘦子,没有一个人在暴食1个月后,体重增长15%,甚至连10%都没有。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因为正常人如果连续一个月这样吃,是肯定会体重暴增的。在这组实验中,有人只增长了5%,有人增长了8%,即使是体重增加最多的人,也只增长了9.5%。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体重增长8%的实验者,整个体型没有一点变化,该有的肌肉还在,该长的小肚子没长。科学家专门检测了他的体脂率,发现他体内只增加了2%的脂肪,但是基础代谢却增加了30%。
瘦子们拉仇恨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的确与他们的身体和基因有关。像这位长不胖的瘦子,因为基础代谢能力强,83吃进去的高热量食物都变成了肌肉,而普通人这样吃炸鸡和垃圾食品,早就长成了脂肪。
此外,有两位实验者的表现,暗示了并不是所有瘦子都喜欢吃得多。这两位实验者表示,当他们吃食物到一定量时,肚子感觉到很饱了,就无法再咽下任何一口食物。如果他们继续吃下去,身体会出现严重的排斥,甚至会呕吐。这两位实验者最终没有完成实验的要求,在后半个月实验中只能吃自己能够接受的食量水平。
为什么瘦子吃东西直接变成了肌肉而不是脂肪?为什么他们会有身体预警不能多吃?
科学家说这与基因有关系。人体内有一种基因叫FTO基因,FTO基因也称肥胖基因,它在人类的基因组中位于16号染色体。FTO基因的作用与基础代谢作用相反,它会抑制人体的基础代谢,从而使脂肪与肥胖增加。
德国的一位科学家乌尔里希·吕特尔,曾用老鼠做过FTO基因的实验。他使用科学方法抑制了实验老鼠的FTO基因,并与正常老鼠观察对比。最后发现这组实验老鼠由于FTO基因被抑制,提高了它们的基础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效率。即使这组实验老鼠比正常老鼠吃得更多,却比正常老鼠瘦了很多。
乌尔里希·吕特尔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他提到,实验老鼠的FTO基因受到抑制后,生长速度变慢,生长六周后,体重比正常生长的老鼠轻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既然FTO基因对肥胖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修饰FTO基因,使肥胖人群达到减肥效果呢?
科学家提出,基因修饰技术比较复杂,而FTO基因除了影响肥胖和基础代谢,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功能,如果冒然改变FTO基因,给身体带来的风险更大。而且FTO基因正常的肥胖者,不一定适合基因修饰技术。更何况除了FTO基因,人体内还有其余上百个会影响肥胖的基因,谁也没有把握FTO基因的抑制,一定对改善肥胖有效。
很多人的肥胖与家族遗传有关系,也被称为遗传性肥胖。有研究表明,父母的体质会影响小孩的体质。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肥胖者,那么小孩有40%的概率长大后是个胖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胖子,那么小孩有80%的概率长大后是个胖子。如果父母都是瘦子,小孩多半也会是瘦子,即使小时候是个小胖子,长大后又会重新变苗条。
除了家族遗传,一个人是否会成为胖子,与他小时候的行为模式有关。如果在他4、5岁时,他对食物没有很大兴趣,也不多吃甜食,那么长大后,他的饮食习惯会固定养成,同样对食物没有很大兴趣,也不容易长胖。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同时喜欢不节制地吃高热量食物,那么长大后他很可能对饮食不节制,有很大概率会长胖。
其实,人的新陈代谢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多运动,健康饮食,才能降低成为一个中年胖子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