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深处的17岁少年。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士兵,但父亲的养老金并不足以维持生活。他们家有五个兄弟姐妹,他和他的叔叔住在伊斯兰堡郊外的一个沙砾镇,那个房间里只有一张薄薄的床垫,他就在那个小小的房间睡觉和学习。由于家里没有互联网,他每月只能给他母亲打一次电话。
他用蹩脚的英语说道:“每个月我都会问问我妈妈的健康状况,她会哭,但我不会。”
他的家人把仅有的钱都押在他身上让他学习中文,如果他精通普通话,他就可以申请奖学金去中国学习。毕业以后,他就有机会在巴基斯坦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这样,他就可以支付弟弟妹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费了。
在巴基斯坦,学会普通话现在被视为通往富裕的途径之一。
他说:“中文使巴基斯坦繁荣,并能帮助巴基斯坦人找到工作。”他又补充道:“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向前迈进。"
阿巴斯刚刚在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完成第一年普通话的学习,这所学校能使他熟练掌握普通话。在巴基斯坦,至少有三所知名大学和三个私立学校的网络教学为数百名学生提供中文的学习。在此之中,大部分的学校建立的时间很短。
2015年,中国和伊斯兰堡启动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这是一个项目价值500亿美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反映了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的深刻转变。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近70年前,在这段时间里,这个项目一直是一件由军方和高级政府官员控制的高层事务。这种关系的建立出于安全考虑。
《中巴轴心:亚洲新地缘政治》一书的作者、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跨大西洋资深研究员安德鲁·斯莫尔说:“我认为你们开始建立了一种可以使双方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过去并不是这样。我认为,这种国家关系的发展将会变得很有趣。"
在阿巴斯就读的大学中,高级普通话讲师拉希达·穆斯塔法说:“普通话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教授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每班只有20名学生,一共只有三个班,两个初级班,一个高级班。这里面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军官。”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500名学生正在学习普通话。从2014年的10名教师上涨到现在的40名,其中还有中国大使馆提供的两名志愿者教师。
大使馆副馆长李健说:“这种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对于招收的翻译有很严格的要求。”
许多高等大学都想开设汉语课程,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老师,需要大量的中国志愿者。李健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和中国大学在2016年向巴基斯坦人提供了大约5000份奖学金,比其他国家的都多。”
中国希望,这些奖学金获得者可以回国教授普通话,并创建一个可持续的巴基斯坦语言教学网络。
即使没有奖学金,巴基斯坦人似乎也愿意到中国学习。李健说:“2016年,大约有22000人在中国学习。相比过去六年,增长了10倍以上。现在巴基斯坦人的数量在中国的排名第四,仅次于韩国人、美国人和泰国人。”
尽管如此,在巴基斯坦教授普通话的过程还是艰难的。穆斯塔法说:“大多数学生辍学就是因为这种学习上的困难。当开始两周,他们或许就会对我说:‘哦,女士,这种文字太难了’。普通话在巴基斯坦的普及现在仍然远远落后于英语。这绝大多数是受过教育的巴基斯坦人的看法。社会精英们仍然更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西方的大学。”
在巴基斯坦,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以及安全问题的限制,使得很少可以看到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混杂在一起。有时可能会发生直接冲突。
今年4月,一个CPEC项目的中国工人与守卫他们大院的巴基斯坦警察发生了冲突。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的批评。许多巴基斯坦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中国的附庸。这种态度部分是因为巴基斯坦官员对CPEC项目的许多财务细节保密的缘故。
伊斯兰堡由中国经营的孔子学院的院长张道建说:“该学院试图向巴基斯坦学生传授中国文化,希望能够弥合差距,我们会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或中国新年。宗教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症结,中国人很难理解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的巨大作用。巴基斯坦人也不能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国教。”
张道建还说:“当然,这是我们两国文化中最大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上帝也没有真主,没有人创造宇宙。我们也很难理解这里的宗教。"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巴基斯坦国内同样引起了许多争议,由于许多管理CPEC项目的协议都是秘密的。一些巴基斯坦人就会担心:CPEC就像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一样,会导致不可持续的债务,并可能侵蚀巴基斯坦的主权。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人们对中国仍有热情。不同于去澳大利亚或英国学习昂贵的学费,中国的大学相对来说能够负担得起,奖学金也很丰厚,也更容易获得中国签证。
现在已经有很多巴基斯坦人来到了中国,并表示:中国是一个很酷的国家。
“我喜欢中国!我想去中国,”伊斯兰堡一位名叫Anam的21岁妇女说,“我在那里有朋友,他们说那是一个非常棒的地方,所以我想我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中国。"
祖尼亚拉·蒙塔兹是巴基斯坦人,她的丈夫尹航是中国人。他们结婚四年了,有一个女儿。母亲叫这个女孩的巴基斯坦名字,Umul - Baneen。父亲叫她中文名,艾菲。
2011年情人节,蒙塔兹遇见了尹。当时,蒙塔兹在伊斯兰堡接受免费针灸治疗,尹在那里为提供针灸服务的中国女商人进行翻译。他被蒙塔兹的微笑迷住了,尹离开巴基斯坦后,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几个月后,他飞往巴基斯坦向蒙塔兹求婚。
这种关系在巴基斯坦闻所未闻,以至于蒙塔兹的父亲最初拒绝了这门婚事。尹花了四年时间,其父亲才批准他们结婚。尹说这是值得的。
他说:“结婚前,我的心丢失了,结婚后,我才终于把它找了回来。”
蒙塔兹说:“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异国夫妇出现在巴基斯坦街头。学习中文非常困难,但如果没有这种语言,将很难适应中国的生活。”
尹还表示,巴基斯坦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家,可能会对女儿的安全造成威胁。他们可能会选择移民加拿大。
这些人的经历勾画出了两国协同发展的更广阔的前景。中国的存在正在改变巴基斯坦。两种文化的联系和交融,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是学习中文却并没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