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2.34亿年以前的三叠纪中期,恐龙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不过此时的恐龙只是地球这个巨大舞台上的一个配角,而站在舞台中央的是鳄目类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祖先。
没有办法,当时地球的气候条件对于恐龙而言实在是不太友好了,从二叠纪开始形成的超级盘古大陆太过巨大,水汽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深入内陆,整个大陆的中央都是一片荒漠景象,虽说此时称霸大陆内部的是鳄目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祖先,但数量其实也实在有限,只有高度耐旱的生物才能够在此生存,比如低矮的蕨类植物。相对而言耐寒能力不强的裸子植物只能够另辟蹊径艰难生存,为了能够汲取更多的水分,它们让自己的根系越长越大,在更大的范围内搜寻着地下的水分。看到裸子植物的艰难求生,蕨类植物笑了,此时它们不会想到,用不了多久,它们的耐旱能力就会带着它们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大约2.3亿年以前,地球上的超级火山喷发了,一次性就向大气中排放了超过5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巨量的二氧化碳个彻底改变了大气结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热了起来。
地球变热了,海洋的蒸发量随着大幅增加,大量的水汽被带到了大陆腹地,开始下雨了。这场大雨一下就下了200万年,整个大陆由荒漠变为了热带雨林。耐旱的蕨类植物早已消失不见,而裸子植物却显现出了称霸之势。不知道用了多少年,裸子植物才演化出了庞大的根系用以搜寻旱地中的水分,而现在,它们却因为有了这庞大的根系,得以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下长得高大挺拔。裸子植物的高大坚硬对于大多数食草动物而言实在是一场悲剧,这些植物太高了,它们吃不到。
拥有庞大体型的恐龙乐了,这些高大的植物正好可以满足自己食欲,而温暖湿润的大陆又是自己绝佳的栖息地,从此,恐龙开始称霸整个大陆。
其实,一种生物的崛起往往只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环境,二是食物,肉食恐龙要以食草恐龙为食,而食草恐龙则以植物为食,所以植物才是根本,只要恐龙所喜爱的裸子植物能够在植物界称王称霸,那么恐龙则可以在动物界长居霸主之位。反之,如果裸子植物的地位遭到其它植物的挑战,那么恐龙的地位也必将岌岌可危。
在大约1.35亿年以前的白垩纪,裸子植物的竞争对手出现了,它们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属种子植物,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裹,而被子植物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比如银杏就是裸子植物,白果是它的种子,而不是它的果实,白果外面没有果肉和果皮,只有一层膜质的假果皮。话说回来,白果虽然不是果实,只是种子,但盐焗白果还是挺好吃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裸子植物的胚珠是没有包裹的,而被子植物的胚珠是包裹在子房之中的。
裸子植物的胚珠之所以没有包裹,是因为裸子植物是风媒植物,依靠风来传粉,所以为了有更大的几率完成授粉,只能将胚珠外露,所以胚珠在未授粉时时处于休眠状态的,这就导致裸子植物的繁殖很慢,因为胚珠在沾上花粉之后才逐渐激活,所以整个繁殖过程要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而被子植物多为虫媒植物,授粉效率高,所以无需外露,胚珠有子房保护,所以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一旦沾上花粉,马上开始繁殖过程,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被子植物的繁殖效率之高很快逼得裸子植物走投无路,从而大幅减少。
这下恐龙麻烦了,遍地开花的被子植物让所有食草动物都能够轻易吃得饱,但吃惯了裸子植物的体型庞大的恐龙却很难低头填饱肚子了,此时庞大的体型成为了它们的累赘。导致恐龙最终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大约发生在6500万年以前,然而从已经出土的恐龙化石来看,从大约8000万年以前,食草恐龙的数量和种类就开始急剧减少。
裸子植物的竞争失利直接导致了食草恐龙的生存危机,而食草恐龙的生存危机又直接导致了肉食恐龙的生存困境。当然,恐龙的没落也不仅仅是吃不饱造成的,气候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即使没有那颗走错路的小行星,恐龙的时代恐怕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