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者正青春”这句话形容石市广安街道办党工委宣传委员、29岁的郑艳侠很合适。郑艳侠老家在承德,2011年秋,她背着双肩包,在家人陪伴下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石家庄读大学,没想到从此与石家庄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在分包的师大社区为办事群众解答相关政策
承德女孩爱上石家庄
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和城市的新奇感像一双手,推着郑艳侠去了解这座城市,了解这座城市的人。开学伊始,她和来自不同城市的同学们开始了对石家庄的探索。从解放广场到河北博物院,从新石中路夜市到新百广场,从正定古城到抱犊寨。石家庄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无时无刻不透露出这座城市的包容性。这,是郑艳侠对石家庄的最初印象。
2012年9月,在预科班学习一年后,郑艳侠正式开启了河北科技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其间对她帮助最大的是她的辅导员吴老师,吴老师是一位石家庄人。在吴老师的鼓励下,郑艳侠选择读研深造,“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本科毕业典礼上,当校长给郑艳侠的学士帽拨穗时,她的心里除了对石家庄的不舍,还有一份坚定。“我一直有种感觉,自己还会回到石家庄。所以去北京读研期间,一直保留着石家庄的手机号,我觉得将来会用到的。”郑艳侠说。
工作中的她集中精神一丝不苟
2019年1月,临近研究生毕业,郑艳侠看到石家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和《河北省2019年度面向有关院校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告》后,决定报考选调生,并于2月顺利“上岸”,并拥有了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虽然本科毕业后回过几次石家庄,但这次要长久定居在这座城市,郑艳侠的心里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石家庄今后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家人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在石家庄,对一名女孩是个挑战。这时,石家庄的温暖再次包围了这个小姑娘。房东看她一个人租房,送给了她一只猫作为陪伴;下村基层锻炼,石家庄的地铁全线通车,可以直达村委会;单位帮助她一起申请了绿卡房租补贴和公租房……这些种种无不诉说着石家庄对“异乡人”的欢迎。
2021年6月,带着母校“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的叮嘱,郑艳侠主动和组织请求到基层接受历练。不久,她来到长安区广安街道任职,开始了新的挑战。
新石家庄人小郑探寻正定古迹,感受文化石家庄魅力
基层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2021年7月的一天,刚任职的郑艳侠协调给各社区制作宣传橱窗。带着运送橱窗的师傅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送达、安装,到最后一个社区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她忙得没顾上吃午饭。等她回到办公室,却看见桌子上放着同事给打的饭,没忍住感动哭了。她急忙扒拉了两口饭,又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那一刻,虽然饭菜凉了,但我感觉心里暖暖的。”郑艳侠说。
小小电动车,一直是城市治理的大难题。2022年2月,石家庄开展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郑艳侠分包的社区是老旧小区,很多老人不懂怎么用手机进行电动车登记备案。工作开展几天,小区的预约量不多。郑艳侠便邀请交警、八十一中学生志愿者和石门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同走进社区,一边宣讲政策,一边手把手帮居民进行电动车登记备案,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预约率。之后她又联合各社区开展“倡导一盔一带”红色志愿服务活动。
生活中的她已经将石家庄看为第二故乡
作为年轻人,郑艳侠总是主动加班工作,有时累了就吃住在单位。家人和男友担心她,一天联系数次,她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顾得上回个消息。
一个人在石家庄感觉辛苦吗?面对记者的采访,小郑说她不累,很开心,因为石家庄是一个有爱和包容的城市。“我年轻,就应该多干点事儿,这可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家……”回答时,小郑眼神坚定,更有光在闪耀。
文/图 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