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居家大半年后,很多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之余,突然发现自己走市场、逛商场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了。在一天的任何空闲段,他们都有可能打开手机,浏览一下自己的“团”,吃穿用度的“最佳”信息也随之涌现出来……
市民在超市选购。本报资料图
“在这个团里无需客套和拉关系,有需要你就报名下单,没需要也不会有人拉你求你;你的信息和服务让大家不满意,再有人推荐,几人吐槽,下次就没人选择你;你的货品物美价廉,不用标榜,几人点赞,大家就会青睐你。”说到大家的社区购物团,哈市不少小区民居都颇为自豪。13日,记者分兵多路进行采访,发现很多市民都身在社区自助购物团,这些团脱胎于“业主群”“朋友圈”“代购群”“直销群”,甚至是一些网购小程序和平台,主要特点就是自发组织、贴近资源、服务到位、优惠可靠。
1
买粮买菜 业主群互助
老年居民最欢迎
市民孙女士父母住在河政花园小区,两位老人七十多岁了,都是退休机关干部,很多生活琐事都要她来照顾。“以前都是我和爱人定期给他们买米买面、买荤买素、买各种生活用品,他们不是嫌多就是嫌贵,现在他们通过小区的购物团完成,对质量、价格、服务都满意。”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个小区有2200多户居民,多数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社区自助购物团是业委会在业主群里自发组织的,货品以米面豆油、蔬菜肉类等日常消费品为主。“我们得感谢业委会的主任张阿姨,六十多岁的人了,为大家忙里忙外的,把周围的超市、便利店也都吸引来了,价格低、送货上门,确实给年纪大的居民提供了便利。”物业的张宏蕊经理说,其实他们企业也有超市,但对比社区自助购物团的商品信息后,只能将大家认可的实惠信息发布上去。家住哈西客站附近小区的董先生,在入户前为了集体维权进了业主群。“这个群后来就变成了团购群,大家一起买装修材料,一起购置家电家具,都是各自利用手中的资源,互助互惠。后来团购的内容转向生活消耗品,买粮买菜也时而有之。”董先生说,群里一呼百应的效果,源自大家对生活的“抱团取暖”观念,也曾出现过推销保险、购买奢侈品的信息,没人理睬后也就没了动静。“其实,我不是一个太会摆弄手机的人,现在每天充好电,就是翻大家的信息,找到‘有拼的不’字样儿,都会戴上花镜细细地看。”
市民在超市选购。本报资料图
2
渠道畅通 邻里间信任
小服务启动大商机
家住爱建的王女士,在爱建商圈开了一家店。“我发现小区业主群里,有好多我这种情况。大家在一起讨论物业管理问题,话题多了,关系也融洽了,有人就尝试发了自家的团购优惠券。后来你发我发的,都是实打实的消费底价,逐渐形成了我们的社区自助购物团。大家都有不同的需求,你满足了我,我满足了他,他则满足了你。我们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推荐的过程也为各自启动了商机。疫情居家时,我们这个团的成员都有了更多销售渠道,而且大家都是基于信任,给邻居的微友送货时,都会像对待邻居一样。”家住学府路的王先生说:“小区里原来有个业主购物群,在群里有位业主是批菜的,专门给大家团购便宜菜和水果。后来我参加了一次,发现菜品的价格和质量,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合理,中间的利润过大,就私信了关系较近的邻居,说明了情况。”王先生说,自家小区这个业主团购群,大浪淘沙地替换了不少货源,现在大家团购水果蔬菜和坚果炒货,一般都找他介绍的业户送过来。“这种服务还是比较走量的,经过大家介绍,附近也有小区居民团购时找我,大家都满意,我也略有收益。”
孙女士是道里一家商场内衣柜台的售货员,平时和邻里相处的都不错。有啥促销活动,她都告诉街坊邻居。今年4月份她成立了一个“靓内衣购物群”,专门为邻居、同学等代购内衣,商场促销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会及时在群里发布。针对社区里一些老年人的订单,刮风下雨天,她就主动送货上门。“现在每天群里有几十单订单,前几天商场有活动,一天有上百单订单,有的群友在群里直接把衣服的尺寸给我,样子让我给挑选。”
3
户外旅行、景点门票、网红店
从团一切到做团长
关女士的儿子在哈市读小学三年级,为了让孩子有更丰富的课外生活,她经常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团购。她说:“从景区景点门票、到各种户外旅行活动、再到打卡网红店,能团的都团!除了价格上有绝对的优势外,还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另外,在参与活动中,孩子也能结识年龄相仿的朋友,拓宽了朋友圈。说实话,这样的团购非常划算。活动中认识了很多热衷团购的家长,我们也会通过微信,互相 告 知 最 新 的 团 购 优 惠 活动。”
一些家长在团购后,也开始成为团长,组织大家进行团购。市民刘女士就是从最初参与团购,而逐渐成为一名团长。前一阵网上有款油炸糕非常火,她女儿特别想吃,但排队的人太多根本挤不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朋友圈组织团购这款网红油炸糕,“没想到意外成团,参与其中的也都是家长。”自此以后,她就经常组织团购,团购主体以家长为主,团购也多是食品,效果还不错。“因为自己有正式工作,团长只作为副业,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孩子。”
4
团绿色食材 要实惠要健康
家长群转型团购群
杨女士说她的“女生妈妈帮”就是一个社区购物团。这个群原名是“某某中学某年某班家长群”,只有几十个人,由于三观正、信息多,扩成了“某某中学毕业班家长群”,是五百人大群。后来孩子们毕业了,由于话题转换,男家长先后退出,男学生家长也渐渐退出,群名曾一度改成“某某中学某某级女生家长群”,随着进群人数逐渐增多,最后定名为“女生妈妈帮”。
杨女士说,除了讨论女儿的成长、健康、学习和情感,大家也为女儿和自己团购商品。比如某某妈说:“闺女出国了,批发热带水果为她赚学费。”大家立马会组团买,甚至是长期支持。这个社区购物团,成员分布在哈市多个区域,也有亲疏冷暖,但关乎孩子健康的话题和购物,态度出奇一致。“一次购买一个品牌的卫生巾,大家出手都挺狠,我闺女两年没用完。”杨女士这样说。
刘女士是一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人员,女儿初中家长群里有一些要好的家长和老师,被她组团享受打折商品,后来大家的亲戚朋友进群的人越来越多,购物范围也越来越大,货源也是各尽所能。“这样的团始于互帮互助,也止于互利互惠,大家要的是实惠,并不疯狂,都有用度限制。比如,我们也团购生鲜,但并不钟情连锁店的折扣,而寻找绿色健康的食源。一次,一位团员的亲戚家杀猪,我们赶到双城农村,买了两头农家猪回来,各取所需、分而食之。”
5
目的很明确 抱团买实惠
病友互助保健康
家住道外北九道街108号的刘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疫情期间不方便到医院调血糖。正在他苦恼之际,原来住院时认识的一个病友将他拉进社区里的“糖尿病病友群”。这个病友群起初就有五六十人,现在发展到了近二百人,基本都是糖尿病患者,大家不仅相互交流病情,还介绍一些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如何注意饮食结构等,这让刘先生受益匪浅。
从5月份入群到现在,他血糖控制得非常好,因为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大家都有数,团购目的性明确,一切出发点都是“天天保健康”。刘先生开心地说:“我们就是糖尿病社区购物团。”
同学群、校友群、工作群等等,每一种社会关系都可以定位一个“社区”,尽管大家可能住得并不相邻,甚至是天南海北,但抱团购买优惠、实在、需要的商品,却让彼此更加亲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