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勒
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说截至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的前四大持仓股票,分别是:
苹果第一,持仓市值1109亿美元;美国银行第二,持仓市值400亿美元;美国运通第三,持仓市值214亿美元;可口可乐第四,持仓市值211亿美元。
就这4家,已经占到了伯克希尔整体持仓的69%,距离7成只差1%。
至于之前卖苹果股票的事,在今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出现了这么一幕:
巴菲特扭头问旁边的芒格:
查理,你觉得我们去年卖出部分苹果股票做错了吗?
芒格回答说:
确实错了。
两位大佬的闲聊也算是公开表态了,很多人猜测,这说明伯克希尔可能会开始加持苹果了。
抛开这些大佬们的预测不谈,我第一反应是那个熟悉的名字:可口可乐。
或者就用巴菲特的话说,叫:
永远会被消费的可口可乐。
那么,今天的故事,就从可口可乐聊起吧。
一、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4月可口可乐宣布了要涨价的消息,立马引起了关注。
作为“快乐肥宅水”的代表,很多人都点赞了一句评论,叫:“我的快乐不再了。”
这当然是开玩笑,毕竟就算可口可乐涨价了,还有百事可乐排着队了。
说起可口可乐的起源,在百度百科的冷知识栏目上,写着这么一条:
可乐原本是一种药剂,
后来无意中才变成了碳酸饮料。
里面还特别介绍了“作为药剂”的可口可乐有“提神、解乏、治头疼”的效果。
听上去是不是比“糖水”高级很多?
但其实,在《可口可乐帝国》一书中,作者巴托·J·埃尔莫尔仔细扒了扒最原始的可乐成分,还真是直白,就是“可口可乐”的英文名“Coca” “Cola”。
所谓“Coca”,正是“可卡因”;
而“Cola”,其实是“柯拉果粉末”。
前者在现在属于“一级毒品”;
而后者——柯拉果,本身含有咖啡因,起到了提神醒脑的效果。
并且一开始可乐也不是药剂,而是一种酒,是仿照当时很火的“古柯酒”做出来的。
至于后来“用碳酸代替酒”,也不是彭伯顿主动的。
而是当时的亚特兰大清教徒投票,决定“禁酒”,并颁布了禁酒令,彭伯顿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却意外发现:
不仅更受欢迎,而且成本还降低了……
这三点构成了可口可乐的雏形。
后来添加了肉豆蔻、肉桂油、柠檬味和橙味调味剂,以及大量蔗糖,都是为了调节这堆“黑暗料理”的口感。
其中,糖分的添加量,高达“每一升可口可乐糖浆,添加超过1斤蔗糖”的程度。
你看,可卡因、咖啡因,再加上大量糖,喝下去还能“感觉不好”吗?
所以当时的可乐是定位“药剂”销售的,在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时,广告宣传上甚至写着:只要你喝,风湿感冒发烧啥都能治。
说白了,都是“错觉”。
可口可乐中大量添加的蔗糖,在11世纪的时候曾经是绝对的奢侈品。
直到18世纪才随着奴隶制的发展普及起来,这部分的内容我在第二部分——砂糖:贵族们炫富也“内卷”中聊。
总之,在可口可乐发明的时期,蔗糖在欧美已经随处可见了。
但随着一战的爆发,“蔗糖”作为很好的能量补给,被纳入了“国家计划”,实行了分配制。
前面提到,可口可乐每升原浆中,就要添加超过1斤的蔗糖,否则无法维持口感。因此,蔗糖就是可口可乐的命门之一。
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可口可乐派律师前往华盛顿游说,把可口可乐包装成“战略物资”,要求政府给予“特殊企业不限制蔗糖使用”的待遇。
同时,更是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呼吁大家“把蔗糖资源无条件献给国家的勇士”,成功打造出“爱国者”的人设,成为跟“美国队长”一样的国家精神符号。
这还没完。
到了更残酷的二战时期,可口可乐更是直接把自己包装成了“军需品”。
——想想也没毛病,毕竟既有糖分能供给能量,又添加了高含量的咖啡因来提神醒脑,确实“对士兵打仗很有帮助”。
就这样,在美国政府限制一般企业“蔗糖含量不得高于70%”的时候,可口可乐再一次成为了例外。
既然不是“饭后甜点”和“普通饮料”了,国内市场怎么办呢?
可口可乐还是利用“高糖”“高咖啡因”的特点,给自己找了另一个定位:工人的能量补给。
没错,正值工业化起步的阶段,所谓“英国人有茶,巴西人有咖啡,而美国人有可乐”,可口可乐变成了传递精神和能量的媒介。
甚至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
人吃蔗糖,机器吃煤炭,
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两大重要的动力来源。
这样营销的结果是:
随着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一道令下,美国军方开始“无限制采购可口可乐”。
并随着战争进程由军队帮助可口可乐公司在海外建立了64个灌装厂。
借此,可口可乐彻底摆脱了十几年前“药剂”的出身,
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文化的标志”。
不夸张的说,可口可乐完全是经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加冕为饮料界的王者。
二、砂糖:贵族们炫富也“内卷”前面提到,蔗糖在18世纪末才开始变得普遍,而在十七世纪以前,因为产量少,蔗糖是绝对的奢侈品,只有非富即贵的人家才用得起。
在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因为路上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而选择砂糖供能,吃了就有力气,也慢慢被传出了“砂糖能强身健体”的说法。
为了支持这种说法,当时的人们甚至还找到了“古代医学”作为支持。
例如11世纪的阿维森纳医生,就说过:“砂糖是一种万能药,什么都治。”
这句话后来甚至被写入了欧洲最早的医科大学——萨勒诺医学院的教程,原话是:
“砂糖对于热病、咳嗽、胸闷、嘴唇干裂、胃病具疗效。”
咦,这句话是不是有点?
没错,刚刚我们提到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时,打的广告,也是这么宣传的!
我们现在过生日都习惯“生日蛋糕”,但你知道生日蛋糕的前身是什么吗?
没错,就是砂糖。
颜色纯白,泛着光泽,又好吃又好看。
加上贵和稀少,所以在当时的欧洲,贵族们的最后一道菜就是一盘砂糖。
后来心灵手巧的厨子们开始把砂糖做成各种造型,从城堡、塔楼,到骑士、快马,甚至用小糖人摆出一整套的故事场景。
这个场景是不是就熟悉多了?
还没完,要知道“攀比”也是会内卷的。
传说在11世纪时,有一位埃及国王,耗费了七万公斤的砂糖,做成了一棵和真树一样大小的“砂糖树”,用来装点自己的屋子……
可谓是妥妥的炫富了。
这棵“砂糖树”已经成为传说了,但这个形式还是流传了下来,换了名字,叫:糖雕。
各国都用,我们小时候也都见过,例如这个:
后来,单纯地用砂糖已经满足不了贵族们的“炫富欲”了。
炫富这门技术急需创新。
正好十七世纪,茶叶传入欧洲了,缓解了英国绅士们的难题。
既然茶很贵,糖也很贵,那为什么不把它们放一起呢?
于是,“茶里加糖”的喝法就诞生了。
后来,当糖的价格慢慢下来,普及到普通市民的时候,加了砂糖的茶就变成了很好的“能量补给品”,特别是工业时期,一杯加糖红茶,一份燕麦粥或面包,就是标准的英式早餐。
再后来,就是让我们毫无抵抗力的各种奶茶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
既然砂糖这么受欢迎,市场需求这么大,那么当然会有人想办法提高砂糖的产量。
这个办法就是:殖民地。
地点是一个我们熟悉的、经常出现在电影里、总和“海盗”一起出现的地方:加勒比。
蔗糖和棉花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当欧洲人到了美洲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糖业。
由于动用的人数太多,以至于加勒比地区的原住民几乎全部灭亡,黑奴才代替他们成为了主要种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这被历史学家称为“砂糖革命”。
这里就不继续展开了,也是个资本博弈的故事~
据说,“抗糖”的概念之所以近几年才火,不是因为过量摄入糖的危害没有别发现,而是因为有人刻意隐瞒。这就是“糖业协会”,也叫“糖业基金会”,简称SRF。
制糖产业通过SRF贿赂了大量科学家,利用“脂肪背锅”的方法,将当时关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结果都导向了脂肪,说“脂肪是健康杀手”,借此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为糖的危险性开脱。
这件事从1950s开始,直到2016年才被Cristin Kearns女士发掘并揭露。
所以,现在我们“安全”了吗?
即便有了“代糖”,效果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因为就算饮料中本身不含糖,“代糖”等甜味剂也会诱发我们对甜食的渴望,从而摄入更多的食物,一样容易引发肥胖。
而且,代糖还会欺骗你的新陈代谢系统,让身体以为自己吃了糖,从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把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好吧,看起来是个很头疼的事情,不过别绝望。
开篇就说了,“这是一篇故事集,适合吃饭或睡前享用~”
so~解决方法其实挺简单的,就两招:
第一,学会看成分表。除了看配料表里面有没有“白砂糖”,还要看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这是《盐糖脂》中提到的细节,毕竟营养列表中没有单独列出“糖”,只有统一的“碳水化合物”,所以除了白砂糖以外,其他的代糖、甜味剂就会被“藏”在这里。
上周我买了一袋“魔芋粉”,就是这么被骗了:一面说自己无糖,一面又有很高的碳水含量……
第二,你开心就好。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再说了,你的开心难道不重要吗?
要知道,抑郁症才是更大的杀手……
【参考资料】《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作我们的》BBC纪录片:《The Rruth About Sugar》加州大学的公开课《Sugar the bitter 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