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
公元479年,萧道成逼迫南朝刘宋末代皇帝刘准禅位。同年五月刘准被杀,年仅13岁。刘准作为中国古代存在感极低的皇帝之一,却有一句话流传千年的名言: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刘准这句话道尽了末代皇族的悲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逢乱世时,王朝更替频繁,从而产生很多末代皇帝。这些末代皇帝或残暴、或昏庸、或迫于无奈、或成为权臣的傀儡,结果生死国灭。
末代皇帝留给后世总是无尽的扼腕叹息,但也有特例。在近代世界的末代皇帝中,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可能是结局最好的一位。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破例特赦,成为了新中国的公民。
然而,末代皇后婉容就没有如此好运了,她短暂的一生充满悲剧,年仅40岁就去世,最终还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溥仪的一生有多名妻子,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妻子都是皇帝的附属品,尽管他痴迷的皇权早已是空中楼阁。
对于婉容的悲惨下场,溥仪直到特赦后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溥仪在跟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结婚前,曾这样说:
“我先后有过四个妻子,按当时的说法,就是一个皇后,一个妃,两个贵人。如果从实质上说,她们谁也不是我的妻子,我根本就没有一个妻子,我有的只是摆设,为了解决不同问题的摆设。虽然她们每人的具体遭遇不同,她们都是同一个制度的牺牲品。”
末代皇后婉容
那么,婉容为何沦为溥仪的摆设?又为何成为一个制度的牺牲品?一切要从溥仪成为末代皇帝说起。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不到24小时内,接连病死。慈禧太后病死前,已经将不满3岁的溥仪选为皇位的继承者。
《清史稿·宣统皇帝本纪》中详细描述了溥仪被选为皇帝的全过程,“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溥仪宣读了清帝退位的诏书,清朝灭亡。根据《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的规定,溥仪还是能继续生活在紫禁城,只不过生活在后半部分。
虽说溥仪是退位了,可满清遗老依旧把他视为九五之尊,依旧把他认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孩子,从3岁的开始面对的是一呼百应,面对的是众人对他三跪九叩,这是一种畸形成长环境,使得他健全的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很多心理特征依旧停留在儿童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溥仪一天天长大,所有满清遗老、太妃们都有一个期待:给皇帝举行大婚,那将是大清最后的高光时刻。1921年,溥仪刚满15周岁后,宫里的太妃们就忙碌起来,她们多次把溥仪的父亲载沣请到宫里商谈。从开始给溥仪筹备到最后举行大婚,前后历时了2年多时间。
刚剪掉辫子的溥仪
在这期间,关于皇后的人选,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究竟该谁来当皇后呢?溥仪有最后的决定权。清朝没有灭亡前,皇帝选择皇后的一般流程是这样的,让候选的女子站成一排,由太后和皇帝挑选,赠予玉如意。到了民国后,满清遗老则改成照片,溥仪看中后用笔在照片上做一个记号。
溥仪大婚候选皇后有四人,最终挑选了两个人: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文绣和满洲正白旗敦布罗氏荣源的女儿婉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最终婉容胜出,成为皇后第一人选,文绣成为妃子。
溥仪自己后来也承认,选定皇后的过程非常复杂:“这个选后妃的过程,说得简单,其实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定下来的。定下来之后,发生了奉直战争,婚礼拖下来了,一直拖到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一日,这时徐世昌已经下台,而大规模的婚礼筹备工作已经收不住辔头,只得举行。”
1922年3月,清室《宫门抄》刊登了一则极具吸引人眼球的消息:“皇后之父荣源晋升最高官衔,被封为彻前大臣,赏赐紫禁城骑马特权,入宫拜谒,面谢皇思。”这则消息公开后,婉容立即成为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字慕鸿,满洲正白旗人,1906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婉容”名和字“慕鸿”别有意境,它们出自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婉容出生后,就被荣源视为掌上明珠。
末代皇后婉容
婉容出生时清朝行将就木,但不可否认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婉容父亲郭布罗·荣源是一位开明人士,他认为女孩也应该接受教育。婉容从识字开始,荣源就请老师教她琴棋书画,还专门聘请了美国女子任萨姆担任她的英语老师。
优越的家境,加上良好教育和上佳的容貌,使得婉容逐渐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关注对象,大家都希望能将婉容娶进门。不过,在胞弟郭布罗·润麒看来,婉容是一位普通女孩,“她温柔、美丽、端庄,不管是教我写字、背唐诗宋词,还是教我弹钢琴、学画画,都极为耐心。就连我弄乱了她的闺房,她也不会发脾气。”
如果不出意外,婉容应该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可随着她被选为皇后的那一刻开始,她的悲剧就注定了。1922年12月1日,按照清朝皇帝大婚礼仪,溥仪在古老的紫禁城内举行了大婚仪式,迎娶了16岁的婉容。在大婚的前一天,文绣被迎娶进宫,溥仪册封她为淑妃。
婉容进宫的时间定在12月1日凌晨4点,此时的北京城天还没有亮。满族皇帝大婚不同汉人,都是在夜间举行,因为大地寂寞无声,明月当空,寓意美好时刻。一切准备妥当,迎接婉容的凤舆从紫禁城乾清宫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荣源府。
刚刚大婚的婉容
婉容早已梳妆打扮完毕,只见她梳着双髻,戴上双喜如意,身穿龙凤同合袍,头上盖着精绣龙凤的红盖头。婉容进入凤舆坐下后,迎亲队伍再次出发。婉容心情复杂,16岁的她还没有真正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迎亲队伍很顺利,从东华门进入皇宫,一直来到乾清宫大门前,之后是太监将凤舆抬入洞房之地的坤宁宫。溥仪早已在此等候,而洞房早已布置妥当,龙凤喜床上是绣工精细的锦缎被褥,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正中放一只宝瓶,瓶内装着珍珠、宝石、金银钱币和五谷,四角各放一柄如意。
溥仪小心地掀开婉容的盖头,这位末代皇帝这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新娘,确实十分漂亮。相比坤宁宫外的热闹,洞房里却异常安静。溥仪后来是这样回忆自己的洞房之夜的:
进入婚房:暗红色的屋子里,我觉得很憋气。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只觉着眼前一片红:红帐子、红褥子、红衣、红裙、红花朵、红脸蛋……好像一摊化了的红蜡烛。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开开门,回来了。我回到养心殿,一眼看见了裱在墙壁上的宣统朝全国各地大臣的名单,那个问题又来了:我有了一后一妃,成了人了,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被孤零地扔在坤宁宫的婉容是什么心情?
那个不满14 岁的文绣在想些什么?我连想也没有想到这些。我想的只是:如果不是革命,我就开始亲政了……我要恢复我的祖业!
末代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
从溥仪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婚之夜他跟婉容没人入洞房,婉容隐约感到的一丝不安。结了婚,这不是新生活的开始吗?在这洞房花烛夜,他怎么站了一会儿就走了?婉容百思不得其解。有一点需要承认,婉容和溥仪大婚后,确实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婉容喜欢新事物,溥仪也如此,共同的爱好,让两颗心越走越近,而婉容也完成了从女孩到皇后的蜕变,她越来越享受作为皇后的高高在上。可这一切都是虚幻,在太监、宫女们看来,婉容从没有真正的快乐。
溥仪有时喜怒无常,婉容根本不知道丈夫心中在想些什么,这让她内心深感恐惧。溥仪自己也莫名其妙,他后来说:“我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在我看来,夫妇关系就是主奴关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走投无路的溥仪带着婉容、文绣和满清遗老等人,辗转来到天津,先后住进了张园、静园。刚逃到天津时,溥仪惶恐不安,很快他的担心烟消云散,他发现这里很多权贵都来登门拜访,还带来大量礼品。
溥仪和婉容等人在天津
婉容则更为兴奋,天津的繁荣让她流连忘返,她开始穿上旗袍,跟着溥仪出入各大交际场所。在天津,婉容如同一位女明星,她跟溥仪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然而,很快两人的快乐被文绣的一封离婚信件打破。
1931年8月25日,文绣突然从静园出走,留下一封离婚信件。不久,文绣住进了国民饭店,通过代理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这起离婚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称为“刀妃革命”。自从到了天津后,文绣明显受到溥仪冷落,她住在一楼的小房间,而溥仪和婉容则住在二楼。
不仅于此,婉容每个月的零花钱也超过文绣。文绣忍无可忍,最终提出了离婚,她的理由合情合理:
民国十一年入宫,因双方情意不投,不为逊帝所喜。迄今九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宦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
“妃子”提出离婚,让溥仪和满清遗老恼羞成怒,奈何手中没有任何权力,加上文绣去意已决,最终只能离婚。为了挽回一丝面子,溥仪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公告: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训,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
淑妃文绣
文绣的离开,婉容的美好生活结束了,溥仪把这一切罪责怪在婉容身上,对他不闻不问。就在天津期间,婉容染上了毒品和鸦片,这成她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在天津生活期间,溥仪继续沉迷了复辟大清的迷梦中。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成为日本人的目标,他们希望把溥仪骗到东北,让他作为傀儡皇帝。1931年11月深夜,受到蛊惑的溥仪在日本特务协助下,从天津静园后门逃走,来到长春担任伪满洲国皇帝。
为了让一切“合法”,没多久在川岛芳子的欺骗下,婉容也来到了长春。婉容来长春本来是为了更好生活,结果却发现自己如同住进了监狱,日本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对于婉容的遭遇,太监们很同情。
孙耀庭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她曾在婉容身边当差,他晚年说:“几乎所有在婉容身边的人都清楚,溥仪极少在她这儿过夜,即使来了,也是稍待一会儿就走,两人之间根本就没有夫妻生活,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溥仪越来越讨厌婉容,除了把她打入“冷宫”外,还娶了北京女中学生,年仅17岁谭玉龄,以此来惩罚婉容。也许是过于寂寞,婉容和溥仪身边的一名侍卫通奸了,没过多久婉容就有了身孕。
婉容在吸烟
婉容很小心,一切看起来相安无事,最终生下了一个男婴。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婉容还来得及享受作为母亲的快乐,溥仪就知道了这件事。溥仪恼羞成怒,命人将男婴带到他面前,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他直接扔进了锅炉里……
这里插一句,很多人质疑婉容私生子这件事。笔者这里采用的说法是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将婉容与别人的私生子扔进锅炉确实有其事,这都是溥仪亲笔写的,当溥仪知道婉容与别人私通并怀孕后,就把婉容生下的孩子扔进锅炉,而对婉容则说把孩子送给她的哥哥代养。”
“婉容也许至死还做着一个梦,梦见她的孩子还活在世上。她不知道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填进锅炉里烧化,她只知道她的哥哥在外边代她养育孩子,她哥哥是每月要从她手里拿去一笔养育费的。”
关于孩子的下落,婉容起初有怀疑,溥仪则说孩子被他送给他人抚养了,可婉容最终还是知道了。婉容疯癫了,她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更加疯狂吸食毒品和鸦片,她的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刚开始,婉容还有所节制,每天吸食2两毒品,渐渐地这个数量急剧增长。
婉容和溥仪
毒品无情地摧残着年轻的婉容,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和内心苦闷,到了伪满末年,30多岁的婉容看起来如同一位老妇,她头发凌乱,两条腿行动不便,连牙齿也几乎都烂光了。一个原本拥有美好生活的女子,沦落到如此境地,实在难以置信。
婉容的悲剧还没有结束。1945年8月8日,正在吃饭的溥仪突然听到空袭警报声。溥仪反应最快,立即躲进了伪满皇宫同德殿的地下防空洞。溥仪知道关东军来到穷途末路,他筹谋逃亡计划。8月9日,苏联大军向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发起进攻,溥仪惶恐不已。
8月11日,溥仪一行人开始出逃,起初婉容也在其中。8月13日,溥仪一行狼狈不堪抵达通化县。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溥仪在伪满大臣等人面前宣读了“退位诏书”,宣告历时十三年零五个月的伪满洲国灭亡。
形势越来越糟糕,溥仪决定逃往日本。至于随行人员,溥仪只选了几个人,弟弟、妹夫以及一名跟随他多年的侍从,共9人。就在出发前夕,溥仪把其他侍卫都找来,跟他们一番交代,“我走后,你们要负责皇后、贵人等人,你们一定要保护他们!”
末代皇后婉容
溥仪的侄子、恭亲王溥伟之子毓赡当时在现场,他后来回忆说:“每个人的态度表现总不会一模一样。有的人捶胸顿足,声泪俱下,溥仪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我知道,他非带我不可,所以也就没有装出不带我走非一头碰死不可的样子。”
溥仪一行抵达沈阳机场就被苏军俘虏,之后被送到了苏联。反观婉容,她在跟溥仪分开后,因腿脚不便,加上其他人员一哄而散,结果她在通化大栗子沟被游击队俘虏,之后辗转到各地,最后被送到延吉的一座监狱里关押。
此时婉容已经病入膏肓,加上东北地区到处都是一片混乱,监狱里根本没有药物,致使她的病情急剧恶化。1946年6月,婉容在监狱里病死,年仅40岁。婉容病死后,狱警只是用破旧席子一裹,随意扔到了监狱不远处山坡旁。
眼看婉容将尸骨无存,在狱中照顾过她的李延田、李延侠兄弟于心不忍,两人找来门板简单制作成棺材,将婉容入殓下葬,而唯一的陪葬品,也是她身上遗物,就是一把她用了多年的象牙烟枪。由于没有记住详细下葬地,时至今日关于婉容的墓地依旧是一个谜。
末代皇后婉容衣冠冢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婉容的胞弟润麒经过10年努力,以招魂的方式,终于在溥仪墓地旁给姐姐修建了一座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