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
2024-06-26 02:10:15  作者:这妞猖狂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ovv163036.html

30日,哈尔滨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留在人们记忆中关于老机场的印记也会逐渐模糊,阎家岗机场、马家沟机场,这些现在已经很少听到的名字,也许不久之后只能出现在档案馆里。

日月如流,情怀依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印记和记忆。近日,记者找到当年曾在老机场工作生活过的亲历者,讲述关于老航站那些被尘封的故事,重温几代人最温暖的回忆。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1)

最幸福的事:被“惩罚”洗飞机

马家沟机场,可以说是哈尔滨最早的民用机场,上世纪70年代由空军代管。对于今年50岁的姚伟来说,马家沟机场充满了他的整个童年记忆。

1976年,当时只有8岁的姚伟因为是民航家属,日常生活和玩耍都在机场的民航大院里,在家里就能听见飞机起飞的声音。在姚伟的记忆中,马家沟机场大概是现在中山路、宣信街、鸿翔路、珠江路到红旗大街的合围区域。

当时的跑道两端大概是从中山路到宣信街,跑道旁都是杂草。他们几个淘气的小孩有一项“探险活动”就是在杂草里从跑道这头往机场东向的边缘走。因为机场是相对封闭的区域,越往远走越荒凉,有的地方草长得比他们还高,他们走了一会就要站在个土包上探出头来看看,是否走偏了。

有一次,他们在停机坪附近玩耍,被机场内的“解放军叔叔”逮个正着。“解放军叔叔”是姚伟对机场内空军的称呼。经过“你们来干什么?”“父母叫什么”等一系列“审查”之后才放过他们。“解放军叔叔”为了“惩罚”他们,一抓到他们就让他们去帮忙清洗飞机的外部,这种惩罚让姚伟高兴得恨不得多来几次。姚伟知道,其实“解放军叔叔”是为了满足他们看飞机、摸飞机的小心愿。当时他们清洗的飞机“运七”,飞机外表像帆布一样,摸起来很有质感。

机场外每天有人趴墙看飞机

姚伟还记得马家沟机场内的主要布局:现在位于民航路旁保险公司的位置是停机坪;现在位于赣水路上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位置是航站楼;现在位于天鹅饭店的那个位置不远处,是机场加油站;与现在中山路平行处有一个大概2米高、两三百米长的墙,每天都会有人站在大墙外看飞机;机场停机坪旁常年飘着几个白色大口袋,因为当时飞机上的气象设备落后,飞行员落地前全凭几个布袋子辨别风向和风速。

1977年左右,民航开通旅游航线。在首航时,姚伟成为被邀请的体验乘客之一,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飞机。他至今清晰记得,他从地面进入机舱大概走了15步。飞机上还能喝到热水,吃到很多糖果。因为童年经历的影响,长大后的姚伟从航校毕业,成为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至今仍在民航系统工作。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2)

日本旅客挤爆免税店

阎家岗国际机场当时有两个相邻的候机楼,就是现在的国际候机楼和配餐楼。1995年至1997年,赵福才是阎家岗机场运输处国际科的客运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国际航班和国际旅客。

当时国际航班主要在下午两点出港就结束了,飞往城市主要是俄罗斯的伊尔库斯克、海参崴、伯力、马加丹赤塔等城市,也有日本的鹿儿岛、仙台、大阪等城市。让赵福才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机场免税店特别火。很多日本旅客在回国之前都要买很多东西,最多的就是茅台酒、果酒、中华烟、茶叶等。当时商品包装上标的都是美元价格,结账也用美元,全部现金结账。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3)

俄罗斯旅客说跳就跳 最流行“两步一颠”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服装鞋帽很受俄罗斯欢迎。那时俄罗斯有货运包机,多是空机而来满载而归,商品几乎都是服装、鞋帽。当时的机型主要是“TU-154”,机舱座位是162个,为了多装货就把一部分座椅拆掉。

货物一般从早晨开始装,能装上一小天。这期间,客商就在候机楼里等着,闲着没事吃点东西听听录音机,《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些名曲当时他们经常听到。那些旅客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跳了起来,还邀请旁边的人一起跳,当时最流行的舞步就是“两步一颠”,是节奏相对快一点的舞步,赵福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爱上俄罗斯音乐的。

空闲时间,工作人员就和这些俄罗斯客商学学俄语,有时互动跳跳舞。面积不大的候机厅里,洋溢着音乐,闪动着舞步,旅客的关系融洽,快乐。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4)

机上没有热食 拎两大壶热水上机

1990年12月,尹姝新成为哈尔滨25飞行大队的一名空姐,25飞行大队是民航黑龙江省局的前身。当年,她从2000多名报名者中,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最终成为20名被录用者之一。

她当时飞的机型是“运七”。航班只能装52名乘客,乘务员只有两名。那种机型噪音很大。当时飞机上也有呼唤铃,铃声很大,如果铃声小,乘务员根本听不到。听到呼唤铃后,乘务员站起来在机舱里找是谁需要服务,机舱内只有十几排座椅,站起身来一目了然。

当时,飞机上是不允许随便走的,尤其像现在这种多人排队上厕所的情况更是不允许的。飞机小,人聚集在一起,容易偏重。尤其遇到气流的时候,飞机震荡非常剧烈,有时乘务员都会感到害怕。飞机不但噪音大,而且油味很大,很多乘务员都受不了,有的刚参加工作的乘务员老远见到飞机就条件反射:想吐。

那时候,飞机上还没热食,餐盒里只有面包、咸菜、鸡腿或火腿肠、干果或果脯。饮品有热水、咖啡、健力宝,还有纸盒的荔枝饮料。当时没有餐车,乘务员用托盘端着餐盒分给旅客。让尹姝新说着说着就想笑的是,每次上飞机前,她们机供品都要从地面上拎几大暖瓶热水,当时机上条件有限,无法保证足量的开水。那种暖瓶直径有20厘米,高约四五十厘米。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5)

最尴尬的事:

乘客到门口了

梯子还没放出去

工作至今,尹姝新和一些老同事仍认为当时最尴尬的事就是:乘客到门口了,梯子还没放出去。当时用的梯子都是飞机自带的,可折叠,要把梯子用力甩出去,梯子才能打开落地。梯子有四五十斤重,乘务员都是体重八九十斤的小姑娘,要甩开梯子并不容易。由于力气不够,有时候旅客已经等在门口了,梯子还没甩出去,反复好几次才打开,非常尴尬,好在乘客都能理解。

还有一件尴尬的事就是机舱门关不上。当时的机舱门不像现在的飞机,有气泵,舱门有吸力,能自动关上。那时需要乘务员在机舱内用力把舱门提一下,才能关上门,压下手柄,保证安全。舱门本身很沉,如果不会用“那股劲”,关门就很费劲。有的小姑娘只好用肩膀使劲提舱门,时间久了,肩膀都是紫的。尹姝新也不例外,关不上舱门,就用脚使劲踹一下,一下不管用,再踹两下。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6)

空乘服是

自己花钱做的

无论在机场还是在大街上,身着制服的空姐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在尹姝新刚刚成为一名空姐时,没有统一制服,是她自己花钱做了一套衣服:藏蓝色的薄呢子套装,上身是西装,下身是一步裙,里面配白衬衫,黑色的高跟鞋。

“当时必须是高跟鞋,不像现在可以穿黑色平底鞋。”机舱内空间小,除了送餐和收拾卫生,没有很复杂的服务,不需要乘务员在机舱内大量走动,穿高跟鞋也不会太累。1992年,他们和北方航空公司合并之后才有了统一的制服。

老航站楼故事原型(老航站楼背后的故事)(7)

驾驶舱

由5人变2人

4月28日,成立忠从南方航空公司正式退休,当了一辈子飞行员,飞行2.9万小时,飞行距离能绕地球好几圈。

1980年,成立忠从航校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当时的机型是“安-24”,飞机只能装50多人。驾驶舱配有驾驶员、副驾驶员、领航员、报务员、随机工程师。领航员的工作就是引导驾驶员往哪个方向飞;报务员负责陆空通话,受当时技术上的约束,通话信号时常中断;随机工程师主要负责帮助驾驶员观察发动机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工作可以由电脑控制完成了,因此领航员最先被淘汰,随后报务员、随机工程师也逐渐被取代。现在领航主要靠GPS,陆空通话驾驶员就可以完成,发动机由电脑自动检测,一旦出现问题严格按照检查单程序化检修。成立忠说,现在驾驶员的工作主要是监管。

当了几十年的飞行员,机型从“运5”到“安-24”,从“运7”到“麦道82”,再到“空客320”,成立忠体验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感受驾驶从复杂到简单,也见证了哈尔滨民航事业的发展。(照片由南航黑龙江分公司提供)

记者 王健泽

编辑 李岚

责编 张杨

  • 在什么情况下能补缴社保(个人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了)
  • 2024-06-26个人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了#养老爆款星计划#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消息称,7月份起,社保有新规,个人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了退休人员关心,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说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了吗?这个消息是真的吗?先来看看网上的消息怎么说的这个消息有。
  • 开封夜市还开吗10月份(刚刚开封发布通告)
  • 2024-06-26刚刚开封发布通告1月6日,开封发布开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的通告,要求全市旅游景区、夜市、文博场所……暂停开放!开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的通告(20。
  • 概念车未来(你就能预见未来)
  • 2024-06-26你就能预见未来不恰当地说,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从眼睛接收到信息才开始的在目光所能触及的范围内,颜色越鲜艳、造型越夸张的事物越能抓住人的眼球,越容易让人产生继续了解的冲动,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这可以说是部分设计相关从业。
  • 蜜饯是什么意思(蜜饯指的是什么)
  • 2024-06-26蜜饯指的是什么蜜饯,是一种以果蔬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经糖或蜂蜜或食盐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包括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糕类和果丹类等蜜饯也称果脯,古称蜜煎中国民间。
  • 如何去除墙上的双面胶(怎样去除墙面上的双面胶)
  • 2024-06-26怎样去除墙面上的双面胶双面胶在现在的生活中运用是比较广泛的,给墙上贴个东西是非常的方便的,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不要这种东西的时候,墙面上会留下双面胶的痕迹,该怎样去除这些较痕呢?来了解一下吧怎样去除墙面上的双面胶?1、。
  • 麒麟吐珠怎么取名寓意好女孩(金鸡报喜)
  • 2024-06-26金鸡报喜猴年过去之后就是鸡年了,那么准备在鸡年生一个可爱聪明的鸡宝宝的父母你们现在在为自己的宝宝起名字了吗?很多准爸爸妈妈在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在考虑着宝宝的名字了,所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鸡年好听的。
  • 真实的蜡笔小新故事(蜡笔小新背后的真实故事)
  • 2024-06-26蜡笔小新背后的真实故事蜡笔小新全家福我相信无数读者和我一样,小时候看着蜡笔小新笑得肚子疼,特别喜欢这个早熟、聪明、顽皮、蠢萌、有趣的人物但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也听到了更多关于蜡笔小新幕后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5岁时真的。
  • 苏轼有关黄楼的诗句(宋代程垓最高楼)
  • 2024-06-26宋代程垓最高楼创作背景: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据《词苑丛谈》载,作者早年在成都曾与一位锦江歌伎相恋,别时为赋《酷相思》(月桂霜林寒欲坠)以寄意这首词为其多年之后的忆旧之作程垓简介:「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
  • 100个创意主题文具(15个文具的超级创意)
  • 2024-06-2615个文具的超级创意点蓝字关注,获赠180本美国加州小学原版教材暑假接近尾声了,包书皮、买文具是迎来新学期最大的仪式感今年秋季开学,可以来点特别的花样,自己DIY独一无二的学习用品1.文具收纳盒准备材料:废弃的矿泉水。
  • 巡察组需要物品清单(不该收的复印费)
  • 2024-06-26不该收的复印费近日,走进江西省兴国县行政服务审批大厅,不少办事群众发现,大厅里原来由中介经营的打印复印窗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务服务帮办中心,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的打印复印等一系列服务不久前,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