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了。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中不可能有物质超过光速。
根据1983时科学家定义,1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换句话说,光速也就被定义为每秒299792458米。
那么,问题来了:光速远远超过我们能反应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物质的移动速度,科学家到底是怎么测得的呢?
就像我们通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家们一旦来了兴趣,那就相当于“流氓会武术”,真的是谁也挡不住。
很多人以为,想要测量光速这么高级的物理数据,一定要非常先进的科技。其实,早在1676年,就已经有科学家尝试了,他就是丹麦天文学家罗默。
罗默很聪明,他在观测木星的卫星蚀的时候想到,在地球向木星“靠近”时的时长和地球“远离”木星时的时长会有微小的差距。利用这个差距,再利用地球的直径,就可以计算出光的速度。
由于当时人类对于地球的直径认识不足,所以罗默的数据并不准确,他得出的光速是214300km/s。
这个数据,对于人类第一次测量来说,已经很准确了,至少并不离谱。而且,罗默也证明了一点:光的速度不是无限的。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罗默的方法是没问题的。当人类准确地得知地球直径的时候再利用这个方法计算,得出的光速是299840±60km/s,这基本就和现代测得的数据极其吻合了。
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以更遥远的恒星为参照,根据它们在一年周期后位置的微弱变化,计算出了光速为299930千米/秒,同样也非常接近。
1849年,斐索提出了旋转齿轮法测定光速。他利用一个720齿的齿轮和一些透镜、反射镜等装置进行了实验。简单来说,利用斐索的方法,让光以特定的角度照射,让齿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形成不同间隙的缝隙,通过光透过缝隙的时间来计算光的速度。他的计算结果达到了299776±6km/s,可以而说非常准确。
如今,科学家们测量光速的方法实在太多,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那么,光速真的是不可超越、甚至不可追平的吗?
这也未必。
目前,有一种叫做中微子的粒子,就非常特殊。它很有希望追平光速,甚至曾经被测出来比光速快,不过后来被证明,那次测量是实验室的仪器有点小毛病。
而放眼到整个宇宙,科学家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似乎超越了光速。
根据目前的数据,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8.2亿年,而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已经达到了940亿光年,远远超过了光速。
可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不可被超越的,这是否意味着相对论出了问题呢?
科学家指出,宇宙的膨胀,是时空的膨胀,并非是物质的膨胀。光速不可超越指的是有质量的物质,而不是没有质量的时空。因此,宇宙的边缘超过了光速,并不违背相对论。
看起来,光速仍然是无法被超越的,这也意味着,宇宙的边缘,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只是想想,别说触碰,连看都看不到。人类究竟能否突破光速的限制呢?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可以突破光速的现象呢?期待科学家们的新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