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成都名校名师 专注学生学智成长
巧妙地仿写课文,用心地观察、感悟生活,让情感真实地、自然地流泻于笔端,就可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模仿是借鉴的第一步,创造才是借鉴的归宿。同学们都熟悉的美国动画片《狮子王》就是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获得灵感,成功创新,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成为孩子们喜欢的经典动画。
除了立意和构思,我们还能仿写什么?
经典文章,我们除了可以借鉴其立意和构思外,还可以借鉴材料与写法。立意好似文章的筋骨,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材料足以托起文章之‘意’,只是在采用的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借鉴。当然,仿写要多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文课后,学生杨晓天主动找到我,“老师,写作中,如何创造性的借鉴材料与写法呢?你能不能具体谈谈。”我笑道:“当然可以,在文学界,这样的例子很多。
众所周知,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过往的行人和旅客。金庸和莎士比亚,这两位重量级的作家就是借用他人材料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代表。莎士比亚剧作的故事情节大都取材于他人,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的文学地位;金庸的大部分小说也取材于他人的情节,这里的‘他人’包括古今中外的武侠小说家,可金庸的作品却成为读者酷爱的美餐,关键在于巧妙借鉴他人的素材而又自成一家,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小说情感更加饱满。”
她听得特别认真,我接着说:“我们学过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第二自然段描写景物就有很多手法,如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动物到植物、从静景到动景的写作顺序,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好好借鉴和仿写。”“老师,我知道了,这一段还从味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景物,这些手法在《安塞腰鼓》《观舞记》《口技》等文章中都有运用,能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我们也可以借鉴。”“好!孺子可教也。要记住:取法乎上,始得乎中。要选择经典的文章来仿写,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个步骤,确定仿写的过程
“老师,那怎样能更好地借鉴课文中的创作经验?您说说具体的仿写过程。”她一脸期待地望着我。
“具体来说,仿写的过程可以分四步:首先要明确仿写并不是去抄袭;其次是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并分析文章的特点;第三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和仿写点;第四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写作时有针对性地借鉴和仿写。”
她点点头说:“谢谢老师,我再认真地读读课文,思考思考”。
过了几天,她交来文章的初稿。“整体构思很好,还可以修改修改。老师提醒三点:第一,切忌通篇都是材料,文章成为一个素材库;第二,切忌通篇都是他人,唯独缺少自己;第三,不可为仿而仿,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
又过了几天,她交来文章《梦回百草园》,后来发表于《创新作文》上。
梦回百草园。朱漆凋落的大门,古朴的石井,苍翠的皂荚树……风撩过,刷新了记忆中的百草园。 ——题记
春华秋实,好一个相传而来的百草园,播种了迅哥儿的童年:挺立在身旁的枯槐与亭前的皂荚树在幽幽地喃语;脚下,一片厚实的土地,烙着周家人的足迹,朝花,夕拾。
万物复苏,百草风茂。光着的脚丫曾经与细嫩的草茎有多少次亲密接触啊。
猎猎西风,刮走了百草园的春。
夏日时节,如能在树下乘凉,再听听长妈妈的故事,亦是一大乐事。长长的夏草中,“美女蛇”的传说是那样神奇,不知当初蒲松龄听说过没有?
杂草丛生的百草园透露着神秘,或许正是迅哥儿悠悠的童年情趣罢!
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在夏日里疯长,无眠。
秋,是叶落的季节。这诗般美妙季节让百草园收获了幸福的沉静,看吧,迅哥儿正与落叶嬉戏,纷飞的黄叶儿,一片一片地将自己单薄而柔弱的身躯覆盖在童年的足迹上,每一片都是盛开在鲁迅笔尖的花;周家人谈论着丰收,十五月圆之夜,迅哥儿便将自己的稚嫩幻想寄给月亮神。
时光荏苒,一晃已是深秋,也许迅哥儿正准备着捕鸟的工具了吧!
雪来了,银装素裹的百草园是安详的。等天稍一放晴,迅哥儿就会出来捕鸟。麻雀是他的手下败将,但每一次太心急,却捕不到大鸟?就像学飞的雏鸟,每一次都想放弃,怎能成为傲视蓝天的雄鹰?就像我童年放飞的风筝,总是等不及将它放上天空,便又心急地将它拉了下来。
又是一年。一年里,百草园里洒满的欢笑、泪水,融进了草上跃动的风。
没有华丽的装束,没有深情的洗礼,岁月是这儿缓缓流动的音符,它沉淀在迅哥儿悠悠的记忆里。朝花,夕拾。
可是,我的百草园呢?
我想,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百草园。因为年少是美丽的,是充满幻想的。早上,我定能看见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午后,我定能欣赏向日葵吮吸阳光;黄昏,我定能遥望白云挽住夕阳;黑夜,我定能仰望树梢牵着月亮……
曾经有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儿,扎着羊角小辫,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将自己留在了心底的百草园。那永恒的童年。
思,在百草园。幻想,亦在百草园。
游移的云,风轻的思绪,好一个百草园,好一个童年!
从“迅哥儿”的百草园到“我”的百草园,从“迅哥儿”的童年到“我”的童年,从“迅哥儿”的情感到“我”的情感,基于文章又超越文章。在作文点评课上,很多同学对本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对“仿写”这一话题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用好教材是务本,滥用试题是逐末;巧用教材靠教师智慧,但活用教材靠学生勤奋。科学仿写,是写作入格的前提,也是写作破格的基础,还是写作升格的抓手。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分水岭就是能否科学仿写。
什么是科学仿写?
与被仿写的词句特点吻合、语段结构相同、文章技法相似,这是仿写的形似;与被仿写词句、语段、文章的内容取向相同、思想精神一致,这是仿写的神似;借用他人规范优美的语言形式,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的独特认识和情感,这是一种仿创,也就是科学仿写,它是仿写的核心价值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在仿写经典的过程中,我再强调以下几点:提高阅读品位,拓宽阅读面,增大阅读量。在阅读中,既进行“专题阅读”,即读老师推荐的经典文章或著作;又进行“自由阅读”,即读自己搜集或喜欢的有益书刊,做好摘记、批注,并有重点地选择某些自己欲学写的文章作细心阅读。
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2.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亮点?3.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又有什么不足?然后以随笔形式写出阅读感受。在更多的课外阅读中,提升人文视野,积累优美语言,拓展思维隧道,悟得写作智慧。
总之,仿写最忌无心无情,照抄照搬,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这种“硬仿”现象时常遇见。我们提倡科学仿写,即在仿写中“尚古”而不“泥古”,“趋时”而不“拘时”。当然,仿创写作也不应浅尝辄止,要持续关注,不断提升。
作者与授权
刘勇,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助理;全国中语会理事;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全国中语会首届学术先锋人物;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教学名师;四川省国培、省培专家;西华师大研究生导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