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厂卫制度是某种特殊存在。东厂 锦衣卫的组合令天下闻风丧胆。锦衣卫,明朝前称为仪鸾司,主管皇家礼仪。在胡惟庸案爆发后的第二年,朱元璋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直属皇帝的侦缉组织,便将仪鸾司升级为锦衣卫。如果说锦衣卫还能干些维持治安之类的正常工作,那东厂就属于好事没干,恶贯满盈的存在了。
锦衣卫印章
锦衣卫佩戴的腰牌
说到这里,请不要认为整个明朝东厂就是最坏的存在,它比起另外两个“厂”——西厂和内行厂——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三个机构,一个比一个黑,黑到什么程度呢?东厂从朱棣开始几乎存于整个明朝,那两个“厂”,因为太黑了,没多久就取消了……
《龙门飞甲》中的雨化田,陈坤饰演
东厂由朱棣创制,目的是1)监视锦衣卫 2)为靖难之役中的己方太监安置工作。西厂创制于成化年间,属于为大太监汪直量身定制的机构(汪直即《龙门飞甲》中雨化田的原型)。您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让汪直管理东厂,还要特意创制西厂?因为东厂的厂督一般由司礼监的二把手(秉笔太监)担任,汪直隶属御马监,部门不一样,不合祖制,所以才特意为他创制西厂。您还记得《龙门飞甲》中的台词吗?“东厂不敢管的,我们西厂管”……
刘瑾——皇帝的打手
内行厂创制于正德年间,为司礼监一把手(掌印太监)刘瑾专门设置,刘瑾权力太大,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全在他的操控之中……不过内行厂只存在了五年,刘瑾倒台后便再未出现。
太监并非只是皇宫中负责为皇帝端茶倒水,饮食起居的服务人员(虽然大多数太监干的就是这些事),也是封建皇权社会中一支重要的政Z力量。皇帝式微时需要利用宦官对抗文官集团,但如果太监权力太大又会反过来吞噬皇权。宫廷斗争中,皇帝、外戚、文官集团、太监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值得历史爱好者的注意。
您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