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肠道酵母菌过多症状(抑郁自闭精神分裂)
自闭症肠道酵母菌过多症状(抑郁自闭精神分裂)
2024-06-30 11:26:18  作者:紫兒繡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nmg287169.html

作者| 李晨阳

抑郁症、自闭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甚至长寿机制……

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大热,涉及领域包罗万象。

西安交大的一系列最新研究,则将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关联起来。

4月13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马现仓团在队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文指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中聚集的一些细菌,能产生过量短链脂肪酸,这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一大原因。

早在2019年8月,该团队就发现,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进小鼠体内,能诱导小鼠出现精神分裂症相关行为。

今年3月底,上述团队的又一项研究登上了《自然—通讯》杂志。他们从数量浩繁的肠道菌群中,筛选出83种跟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菌种,并发现其中26种细菌可以将患病人群和健康人群区分开。

随后,研究人员还重点关注了一种叫做前庭链球菌的细菌。他们先用抗生素杀灭了小鼠原本携带的肠道菌群,然后通过饮水和灌胃把前庭链球菌移植进小鼠体内。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这些小鼠不仅在精神和运动上过度兴奋,还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交障碍。

移植前庭链球菌的小鼠还出现了一些了神经递质改变:外周组织多巴胺和GABA降低,5-HT升高;同时肠组织多种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自闭症肠道酵母菌过多症状(抑郁自闭精神分裂)(1)

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了科研界一匹闪亮杀出的黑马。

根据今年3月发表在Protein & Cell上的一篇评论《关于肠道菌群研究的7大事实和5大倡议》,2000年以来科学网络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超过5万篇肠道微生物研究文章。

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间更是飞速增长,仅2019年发布的相关论文,就是2000年的30倍、2010年的6倍。

自闭症肠道酵母菌过多症状(抑郁自闭精神分裂)(2)

“肠道菌群”研究增长迅速(2000~2020)

2019年7月,《自然》杂志及其子刊《自然—医学》《自然—生物医学工程》《自然—微生物学》 同期上线了5篇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这5项研究分别报道了肠道菌群在渐冻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延长寿命、结直肠癌、新生儿哮喘中的作用。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迅速升温,这匹黑马也开始受到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有望“包治百病”的宝藏学科,也有人戏称肠道菌群是当代的科技“玄学”。

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调侃:“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机制难寻,肠道菌群”。

关于“肠道菌群”研究,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对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从事益生菌及人体共生微生物相关研究的段云峰博士,请他进行科普解读。

《中国科学报》:“机制难寻,肠道菌群”——作为业内人士,你们怎么看待这句调侃?

▲ 段云峰:

要理解“肠道菌群”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万金油”,不妨看看早几年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完成后,不管什么疾病,科学家都要做点基因方面的研究。这样不仅更紧跟热门,而且还真能有新发现。

这是因为基因和疾病的关系确实很密切,很多疾病都或多或少与遗传基因有关系,只不过有些疾病跟基因直接相关,比如苯丙酮尿症,而有些疾病跟基因关系并不大,比如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组有“人体第二基因组”之称,甚至微生物组编码的基因数量还远超人体自身基因。

在长期共进化过程中,人体微生物已经深度参与到人体的运行机制中。特别是肠道微生物,它们占据了人体微生物的80%,可以参与人体的代谢、免疫、信号转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运行等过程。

明确跟微生物组相关的疾病已经超过了50种,并且仍在增加。

因此,当你听说某种疾病跟肠道微生物有关系时,不用太惊讶。这就像有人告诉你某种疾病跟基因有关系一样,可能都是人类对自身的客观认识。

《中国科学报》:也有人担心,肠道菌群研究有被“玄学化”的危险,甚至暗藏乱象和利益纠葛,对此您怎么看?

▲ 段云峰:

的确有很多人反对将微生物组的作用夸大。我想,大家一窝蜂涌入一个研究热点,不能简单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能坚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实验设计,的确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与人体的客观规律。

但随着“肠道菌群”的概念越来越热,一些企业在没有科学数据支撑的情况下,打着改善肠道菌群的幌子大肆宣传,把肠道菌群的作用当作他们产品的作用,这种乱象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国科学报》:那肠道菌群研究有可能尽快走向临床医学,造福人类吗?

▲ 段云峰:

我们已经有一些实例了。比如粪菌移植技术已经用于多种疾病的干预和治疗,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我国第一个创新微生物活体药物——脆弱拟杆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从发现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到证明肠道菌群在疾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再到临床干预,这个流程已经走通。

不过,对于人体微生物,我们研究的时间仍然不够长,积累的数据仍然不够多。目前的大部分发现,只是证明了微生物组与疾病或健康的相关性,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还缺乏更多的证据。

此外,很多研究结果仍停留在细胞或动物实验级别,在人体中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仍然还是未知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457-9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11.021915v1

https://doi.org/10.1007/s13238-020-00697-8

  • 鼓励孩子读书的句子(鼓励孩子读书的句子有哪些)
  • 2024-06-30鼓励孩子读书的句子有哪些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巴甫洛夫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
  • 大吉大利年年有鱼(福海无边年年有鱼)
  • 2024-06-30福海无边年年有鱼【引言】在福海县的餐厅,后厨正在开始制作每天最叫座儿的招牌菜——家常五道黑咋一听,这五道黑是个什么来头?其实是福海县最出名的河鲈,它来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放两大勺油,烧热后慢慢放下鱼,鱼一面煎好,用锅铲慢。
  • 十大外汇储备排名(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 2024-06-30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外汇储备是目前老大哥最关切的问题,楼市在其面前都是可以弃车保帅的,其中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加之人口数量众多,每年需要消耗的能源、搞生产需要的原材料都需要用外汇进行采购,。
  • 追忆一代艺术家秦怡(著名演员秦怡今晨辞世)
  • 2024-06-30著名演员秦怡今晨辞世记者从上海市委宣传部获悉,著名演员秦怡于今晨辞世△秦怡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芳林嫂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后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话剧1941年,在应云卫导演邀。
  • 南斯拉夫被分成哪些国家(南斯拉夫分成六个国家)
  • 2024-06-30南斯拉夫分成六个国家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语:Југославија),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曾用名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塞尔维亚。
  • 张译最经典的演技(脸熟演技派张译)
  • 2024-06-30脸熟演技派张译娱乐自媒体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原创,作者:库伯今天一定要和大家安利一个又一“脸熟”演技派——张译我想很多观众应该都是熟悉这张脸,但是又不能立刻准确说出他的名字的最近关于他的消息挺多。
  • 怦然心动的男主角演过其他什么电影
  • 2024-06-30怦然心动的男主角演过其他什么电影《怦然心动》的男主角是卡兰·麦克奥利菲,曾经演过《少女杀手》《了不起的盖茨比》等14部电影和《行尸走肉》《国土安全》等7部电视剧卡兰·麦克奥利菲,1995年1月2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男演员。
  • 古人的生物进化史(古代先贤的锦囊里)
  • 2024-06-30古代先贤的锦囊里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
  • 水菜的种植的难题(水菜的种植方法)
  • 2024-06-30水菜的种植方法水菜的种植的难题1、将水菜对半剖开,挖去硬梗,用手撕成大片2、猪肉切片,放适量豆油,豆粉搅拌均匀3、锅内倒入适量油,放入姜片炝锅4、油热放入猪肉,翻炒5、炒至猪肉变色,倒入包心菜炒熟,加适量味精,盐巴。
  • 阿妹戚托音乐完整版(奋进的阿妹戚托)
  • 2024-06-30奋进的阿妹戚托拼版照片:上图为6月6日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新貌(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下图为搬迁前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干塘村(2018年1月15日摄)新华社发(陈亚林摄)新华社发拼版照片:上图为6月6。
  • 怎么让鱼开口吃饲料(如何才能让鱼疯狂地开口吃食)
  • 2024-06-30如何才能让鱼疯狂地开口吃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黑坑钓场里钓鱼,在鱼饵这方面,比拼的就是饵料的快速性,谁的窝料能够快速诱鱼,并让窝里的鱼迅速开口,谁就能够抢占先机,拔得头筹咱们钓鱼人最喜欢的垂钓画面就是窝里鱼很多,并且疯狂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