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受神宗赏识,推行改革,在一片声讨中,两次拜相,两次罢相,经历可谓坎坷。晚年王安石退居南京,潜心于学术,写下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上片描摹了一副故国晚秋图,下片则感慨六朝衰亡的史实。门外楼头引自杜牧的诗“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借指隋将灭陈,六朝终结。后庭遗曲指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其词靡丽哀怨,后人称之为“亡国之音”。结尾巧妙地改编了杜牧的诗为己用,杜诗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最后扬起的这句似有意若无意,带点警示的味道。而那时距离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不到五十年。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消说,文章肯定是好的。他的诗说理味比较浓,但退隐后,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佳句。词虽然不多,却也精彩,洗尽五代以来绮靡词风。杨湜《古今词话》曰:“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王安石二十出头,便以第四名进士登榜,颇有点志得意满,加之性格不避锋芒,敢想敢为。听听他打出的改革口号,“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的震耳欲聋,石破天惊,在当时的社会坏境下,会激起多少层浪,树立起多少政敌,真是可想而知了。
苏轼就是这反对派阵营中的一员,为改革顺利进行,王安石自然竭力阻拦苏轼留京工作。然而,王安石对苏轼的成见仅止于政见不同,对于苏轼的文学才华,王安石打心眼里欣赏爱惜。所以,当“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身陷囹圄,几乎要粉身碎骨时,谁也想不到,曾经的革新派领袖,已辞官退隐的王安石居然上书神宗,为苏轼鸣不平,直言“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就是王安石的正直!
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二十八日,因被吕惠卿出卖而被迫退出政坛的王安石,居于南京已经八载。此时的苏轼,则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四年后奉诏赴汝州上任,路经南京。苏轼曾去南京看望王安石。改革志向不得舒展,反被攻击得体无完肤,偏又老年丧子,王安石心情寥落,不再过问世事。面对昔日之改革斗士,今日之白头老翁,苏轼是何种心境,不言而喻。六十三岁的王安石与四十七岁的苏轼聚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两人相处了月余,才依依惜别。
王安石原作: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苏轼次韵和诗: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两首诗真可谓各有千秋。王诗写山写水写落花,恬淡里透着悠远的情调,深远悠长。苏诗则显示出苏轼一贯的风格,自然洒脱,表情达意无雕琢之气,虽以直接抒情议论为主,然整首诗却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大病初愈骑着毛驴前来的王安石,“想见先生未病时”。记忆里还是十年前那个主持朝政的宰相王安石,而眼前看着的是一个骑着毛驴的老人,这情景一定让苏轼感慨万千,他到底想了些什么呢?我们不可晓。只是苏轼说,这次相见,王安石劝苏轼也在南京买下田地,归隐金陵,对此,苏轼喟然:从公已觉十年迟。
这句话耐人寻味。旧时有人以此说明,苏轼在政治上对王安石新法已有所认同,因而觉得十年前就该从公变法,故而才可能有元佑年间,苏轼对将王安石新法尽废不满。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苏轼应该是对王安石归隐生活的认同,十年前就该跟随先生一起归隐。然而,这句诗也或者因王安石热情相邀,苏轼礼节性做出一些回应,客气地说,我很想跟随先生一起归隐啊,早该跟随先生的,真是太迟了。这种太迟了的感慨,是不是让人觉得并不及“我非常想随先生归隐”或者“我定然跟随先生归隐”来得真切来得实在?
说“从公已觉十年迟”,而且在代哲宗所拟的敕书中,称赞他“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表面上是政敌的王安石与苏轼,心底里早已视彼此为朋友。
王安石退隐后,写有一首《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虽不在词三百中,但清新自然,意境幽远,颇可读。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孤寂的生活,落寞的心情,对于曾经立下雄心壮志,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大事业的王安石来说,归于宁静,或许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