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来宁 责编 | 廖玥
大家好,我是来宁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解读《论语·雍也第六》,第21、23、26三则。
最初的“君子”,就是“君之子”,代表有身份的贵族阶层,将来可在政治上承担治理百姓的责任。后来,儒家把“君子”当作理想人格的典范,可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君子就是德行表现非常理想的人。
《论语》中,讨论君子、小人的句子非常多,这给人一个印象,好像儒家对君子的要求很多、很麻烦。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一讲,就来谈谈君子的一些姿态。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yù)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yù)上也。”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是他对人类教育的一大贡献。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懂得受教育者是哪一种“材”。
孔子粗略地将人的资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孔子认为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中人以上(包括中人),可以给他们讲授一些高深的学问;中人以下,不可以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
孔老师这不是看不起人吗?难道脑容量就决定了人的高低贵贱不成?
这一则中的“上中下”,这是客观上承认人的根性是不同的,不是等级观念或者歧视的问题。不过这也确实反映了人的差异,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人用不同方法的问题。
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无论面对谁,都要尽力去教育感化,是主动的、博爱的、仁义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强调不是不帮助,而是要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帮助。
钱穆先生解释说:“道有高下(真理有深浅),人之智慧学养有深浅。善导人者(善于教导别人的人),必因才而笃之(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才智来提升他)。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上来就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不惟无益,反将有害。惟(只有)循序渐进,庶可(差不多就可以)日达高明(一天天地提高)。”
不过,孔子无法否认,他的说法里的确有不平等的意识,这是不是有违于《人权宣言》“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
孔子将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不是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天生资质的不相同。之前我们讲过“有教无类”,这个词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是我们熟悉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有教无类”恰恰说明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6.23
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乐”字古音读yào,是作动词,喜好的意思。孔子在山水之间,观山水之大用,所以有此感言。
水象征着流动,事理通达,遇事不拘;水永不停步,成功会过去,失败也会过去;海纳百川,君子有容乃大……这些特点上升为人的品格,都代表了智者的特质。
至于山也一样:山不移不动,如同君子目标明确,坚定不变;山云雾遮蔽而峥嵘嵯峨,喻指君子不畏浮云遮望眼;即使再高,泰山不辞壤土,暗示君子即使山高万仞也谦和不改……
所以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进取灵动,仁德者寡欲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华夏文明的本质是“农耕文明”,特别强调人和天地自然的和谐共处,命运、道德和诗意都与外在的自然山水相连。《列子·汤问》中记述了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从此,“高山流水”成为了君子操守的象征。山水一旦和人相连,意味深长之处就言之无尽了。
孔子用山和水来比喻仁者和智者各自的特点,虽浅显易懂,但也缺乏准确性:因为山不一定就是宁静的,它也有熔岩喷发和泥石流;水也不一定就奔流不息,大海就很厚重、包容还有宁静。
孔子不是地理学家,他在这一则中只是借山水的不同特点来比喻智者和仁者的特质,而不是全面研究山水本身,所以,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放在仁者和智者的特点上来。
但我还有一点疑问。智者之所以能够发挥才智,凭借的是他在之前像山一样扎实的积累与提升。仁者也是一样,孔老师肯定是仁者,不过他有时也会和学生开开玩笑、唠唠嗑,讲问题主张“权变”、与时俱进,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从实际出发:这不但不像沉稳的山,反而还有点欢快的川流的味道呢。
其实要回答你的问题,需要我们来分析“知者动,仁者静”这一句。
包咸批注说:“日进故动”。动指的是天天进步,智者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过失,又不断地改正自己的过失,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个“动”是提升。
“仁者静”,西汉的经学家孔安国说“无欲故静”。欲望会把一般的人束缚住,甚至为欲望所驱使,所以他静不下来。仁者超越了欲望,他就能够静。佛家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他放下了,他才静得下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他的心定了、静了,他才能做仁者。
不过,从你的提问中,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仁者和智者一定是不同的吗?而这一定是特点分明的两类人吗?
就像之前所说的,一个人是否称得上智者,取决于他能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并且积极改正。而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是仁者,则取决于他是否超脱了欲望的束缚和驱使。这两点本身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所以一个人当然可以既是智者,又是仁者。
《中庸》里讲,仁智勇三达德。一个真正的君子,一定是仁者、智者和勇者,是三合一的、三位一体的。三者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更高级,而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方面,所以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说法。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在《四书集注》里面,朱熹分析了宰我这个学生,说:“宰我信道不笃,而忧为仁之陷害。”他相信儒家的道义,但不够坚定也不足够深刻,唯恐自己信错了,所以总是充满担心和疑惑。宰我这个人擅言语,但是他的德不如颜回,对于道的那种追求就差得很远,所以总是爱抬杠、爱争辩。
宰我在《论语》前面出现过“宰我昼寝”,就是讲宰我上课睡觉,被孔子批评,说他朽木不可雕。《论语》中诸如此类的批评不下四处,看得出来宰我是一个搞怪、叛逆、不按套路出牌的学生。
这一则宰我问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他说:“老师,有人告诉仁者说,‘井里掉下去一个大好人’,他会跟着跳下去救吗?”井里掉人了,你是救还是不救呢?如果说不救,那就是没有仁义;如果救,也就跟着死了。
宰我的问题很尖锐啊,竟然做这种极端推理,他真是个坏学生,竟让老师难堪!
我也不认可宰我的问题,凡事做极端推理的话,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抬杠了,宰我很适合参加辩论赛什么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问题尖锐就是坏学生吗?我可不这么想。真理需要辩难,老师当然也需要辩难啊!去掉宰我问题中那些哗众取宠的部分,会发现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君子会受骗吗?
所以孔老师耐心地回应宰我说:为什么要跳井呢?“君子可逝也”,君子可能受骗到井边去救人,“不可陷也”,却不可以让自己也跟着跳进去;“可欺也”,君子可能一时受骗,“不可罔也”,但不可能被不合理的事所蒙蔽。
老师,君子会受骗吗?
当然会。君子为人正直,容易相信别人,这是“君子可欺之以方”的正常现象,没什么要大惊小怪的。但是君子明白事理,最终会觉悟会醒悟,不会被骗很久仍然执迷其中,否则那就不是君子,而是愚钝了。
终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作者:王来宁
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2013年始,面对高一高二学生教授《论语》《孟子》课程。
“《论语》青春版”系列文章,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论语和互联网时代洋溢的青春对接, 是具有“学生气质”的《论语》解读。
课程大纲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责编 廖玥
美编 薛宇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