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路足利将军们把自己玩死后,日本便进入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武田信玄手下著名将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武田信玄手下著名将领
文/陈路
足利将军们把自己玩死后,日本便进入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代。
室町幕府的分裂导致全国性政治秩序的轰然崩塌。失去幕府约束的各地大名开启野蛮生长模式,彼此惨烈攻杀。
随着内战的不断升级,不少大名为了提升战斗力,开始尝试转化为战国大名。而其中最为成功者,莫过于织田信长与其后继者丰臣秀吉。
战国大名的代表织田信长
他们不仅葬送了中世日本,也拉开了近世日本的帷幕。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呢?为何他们在权势登峰造极之后,又纷纷迅速败亡了呢?
接下来就由在下,简单的胡扯一下,信不信在你。
一、何为战国大名化
要谈织丰集团的兴亡,一个绝对无法绕开的问题,便是战国大名化。
那么什么是战国大名化?
顾名思义自然就是转化为战国大名。
那么什么是战国大名?
关于战国大名的定义,别说日本,就是国内也有不少研究,甚至网上随便查一下都可以查出不少的说法。而且所有的说法都大同小异,无非是领地一元化呀,家臣集住化呀之类的玩意。一些专家学者还会扯扯分国法之类的高端玩意。
总而言之,要说清楚战国大名是个什么玩意,恐怕得出几本书才能搞定。
不过窝佬知道,看微信的人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没时间看什么长篇大论。更何况,费一大堆功夫把每一颗树都说清楚,也未必能描绘出树林全貌。
再加上窝佬也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专家学者,所以这里简单粗暴的先给个结论。
所谓战国大名,说白了就是集权大名,因此所谓的战国大名化,自然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集权化。
这里先简单的来谈一谈,战国大名之前的日本各地的统治机制。
在之前说过的因后醍醐的骚操作,导致朝廷和公卿集团出局之后,由幕府通过朝廷任命的守护大名,成为了地方上的最高统治者。
前面我们说过,相对于幕府而言,守护有着极其广泛的权限,可以说幕府除了守护的任命权之外,无法干涉守护在领国的任何行为。
而当时的守护,除了诸如菊池、大友、岛津、大内等地头蛇外。绝大部分的守护,都是通过幕府的任命而上任的外来户。特别是作为室町幕府核心的三职四管更是如此。
这样一些外来户,虽然理论上被幕府赋予了极其广泛的统治权限,但由于其自身在领国没有多少根基,在南北朝那种战乱不断的局面下,又不可能学某国酷吏通过血洗把地头蛇一扫而光。所以必然只能依赖各地地头蛇的合作来推行自己的统治。
再加上大部分的守护大名都同时兼领几个守护,像三职四管这样的重要守护更是大忙人,要在京里主持大局,怎么有时间去治理一个一个的领国涅?
于是乎,最为理想的统治模式便莫过于通过任命一个代理人来帮助守护老爷们治理邻国,这就是所谓的守护代。比较有名的有斯波在越前的守护代朝仓氏、尾张的守护代织田氏、京极在出云的守护代尼子氏,上杉在越后的守护代长尾氏、细川在阿波的守护代三好氏等等。
上杉谦信出自长尾家,一开始也只是守护代
这些守护代要么如朝仓氏,本身就是本地有名的地头蛇,要么如织田氏,虽然是外来户,但是经过世袭出任守护代,逐渐在地化成为当地有名的地头蛇。
简而言之,此时守护大名所统治的邻国,与其说是守护大名的领地,不如说是一个以守护大名为盟主,由在地武士集团加盟的武士团联合会。
守护大名的盟主地位通过室町将军的权威来保证,并常常会通过守护代这样的代理人来主持各项事务。而加盟的武士团,名义上是守护的家臣,但是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这样一个机制,在刚开始似乎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随着室町幕府的分裂,室町将军所赋予的权威,不再构成守护们统治合法性的根本来源。而随着武士集团之间相互攻伐的烈度的不断升级,这种主要依赖加盟合作来运作的组织机制,越来越难以提供高烈度、长时间战争所需求的人力物力资源。
既然由幕府所提供的合法性不再管用,那么确保自身的军事力量与当地武士集团的支持便成为了确保统治的根基。而长期持续的高烈度战争,又制造出一种紧急状态,逼迫有势力的大名优先强化自身的军事力量,并以此为基础来获取本地武士集团的忠诚。
这一切,都迫使各地大名不约而同的选择通过推行集权化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推行各种政策强化对领地的控制,大名作为立法者制定法律规定领地内的统治秩序、通过收编其他武士集团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夺取新的领地来扩大自己地盘,并且为被编为自己家臣的武士们提供分肥来提升忠诚度等等。
故而,所谓的战国大名化,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即以强化领地支配及家臣控制为手段,以战争为目的的中央集权化。而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之所以能够在诸多的战国大名中脱颖而出,成为天下人,除了尾浓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外,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他们是走上中央集权化这条道路的诸战国大名中走的最远的一个。
浓尾平原是日本三大精华区之一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