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二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在广州花都举行。本届大会以“迈向未来智能共享出行3.0时代”为主题,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高端智库等相关领域的800余名代表参与本次会议。
本届大会邀请了许多专家、企业及研究机构的代表针对支撑智能共享出行、面向未来出行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5G应用及智慧出行生态系统等发表精彩演讲,共同探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智能共享出行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发展智能共享出行对未来城市有什么帮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在会上作了解答。他指出,智能共享出行将会大大提升城市效能,“如果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有两辆及以上的L4智能驾驶共享汽车,城市可以减少30%的交通拥堵时间。”
每平方公里有两辆L4汽车可减少近三成交通拥堵时间
大城市普遍存在行车难、停车难、购车难的问题。当选2019年欧洲绿色首都的挪威奥斯陆,曾在城市中提出“比起禁止行车,不如禁止停车”,让出空间给城市市民。对此,李骏及其团队提出“与其禁止停车,还不如共享汽车”,通过共享方式来解决行车难、停车难和购车难的问题,这是城市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李骏表示,智能共享出行可以提升城市的出行效率,扩展城市空间,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如果每平方公里有两辆及以上的L4智能驾驶共享汽车,不仅能够减少近三成的交通拥堵时间,而且还将减少40%的城市停车空间,停车难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他进一步提到,研究显示,仅3000台L4汽车就可以替代1.3万台出租车,这无疑能大大改善交通拥堵情况。
李骏说,未来城区将会是“智能共享汽车 公共汽车”的出行模式。他以自己在北京做的调研为例,“9点半以后,大型的城市公共汽车空座率很高,但是依然占着公共汽车专用道,依然是预先设定的点对点。”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道路让给机动灵活的驾驶共享汽车,人多的时候可以变队,灵活设定出发点,就能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克服技术与法规等难题智能共享汽车如何“过路口”
“智能共享汽车需要克服城市内复杂的场景,其中最难的一个课题就是过路口。”李骏在会上指出,如果共享汽车不能过路口的话,这辆汽车就无法担负起城市共享出行的任务,所以过路口也是未来城市智能共享汽车最难的课题。
面对复杂的城市场景,安全也是智能共享出行中的重要一环。李骏指出,之所以城市智能共享汽车的发展比高速公路智能共享汽车更难,原因就在于城市内的汽车需克服预期性功能安全这一难题,“在城市里面遇到一个场景不能预先判断的话,就会产生安全问题,而且很多预先判断并不是预先就能知道的。”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李骏指出,与智能共享汽车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也十分重要。目前在新一代城市自动驾驶、智能共享汽车的研发与市场流通方面,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才能打造和谐的智能共享出行行业业态,很多社会难题才能顺利解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张晓宜、徐静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