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多家酒店推出的“托娃套餐”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在众多“托娃套餐”中,南京一家酒店推出的“托教套餐”显得与众不同,除了“托管”服务,还提供“英文基础、日文基础、语数辅导”等学科类辅导业务,再次引发网友热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托教套餐”被叫停了
上周,南京河西一家酒店的“神兽托教套餐”海报在网上热传,酒店主打国际化体验,安心托管,防疫无忧。套餐分为单日和三天两种,高级房一天使用时间为9:00-17:00,亲子套餐一份(含一名成人和一名儿童用餐),最重要的是一对一科普课程任选其三(英文基础、日文基础、韩文基础、语数辅导、儿童基础舞蹈)。单日套餐价格为399元,三天的套餐价为999元。有网友调侃:“我心动了,可惜没有孩子!”
近日,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了南京朗昇希尔顿酒店。酒店销售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这一套餐已经取消。“托教”套餐推出后,因不符合国家“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立即停止。目前酒店只有纯粹的“托管套餐”,一种是599元/天,另一种是2699元/5天,套餐包含每天早、中、晚三餐,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
“托娃”服务一天300多个电话咨询
“托教套餐”被叫停,“托娃套餐”有人买单吗?“3月16日海报推出以后,酒店的咨询电话一直不断。从3月16日下午到3月17日早晨,酒店一共接到了300多个咨询电话。17日早上就有顾客入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位小朋友预定入住。”南京紫金山庄酒店常务副总经理鲍冠君告诉记者,酒店推出的“托娃套餐”有390元和650元两种,一种是白天房(早上8点到晚上6点),一种是过夜房(第一天上午到第二天中午12点),目前来看,选择白天的比较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选择来酒店托管的孩子一般都是十一二岁,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6岁。“疫情之下,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家里又没有老人帮忙,孩子一个人在家,生活无人照料,家长也担心孩子上网课无人监督,酒店的这项服务可以说解决了不少家庭的难题。” 鲍冠君表示,客人预定之后,酒店会有专属一对一服务管家添加家长的微信,把自己的健康码、行程码以及自己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发给客人,头天晚上会跟家长商量孩子第二天的日程安排,比如几点开始上网课(服务管家会监督孩子认真上完网课,网课结束后收走手机,ipad),几点开始做语数外作业(服务管家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并和家长视频连线监督),几点吃午饭,午餐有中西两款四种可供选择。服务管家会根据孩子午休习惯到了时间来叫醒,空闲的时间会安排水上高尔夫练习,如果下雨会安排其他项目。总之,一天的安排会保证孩子生活、学习、运动相结合,晚上家长再把他们接回家 。
江苏辰茂新世纪大酒店副总经理朱拥军告诉记者,自从3月17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之后,咨询的家长非常多,实地考察的人也多,而且有两位家长下了订单。“实在不巧的是,就在3月18日晚上我们酒店被征用做隔离酒店了,只能暂停,订单也退了。对于有意向的家长,我们也主动打电话告知了。”
网友质疑:博眼球赚噱头?
酒店回应:有事干就有盼头!
对于酒店“托娃套餐”新现象,网友有支持也有质疑,有人认为酒店不过是闹着玩罢了。对此,紫金山庄酒店常务副总经理鲍冠君表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同的声音。目前来看,南京酒店推出的套餐价都是“良心价”,酒店这次拿出来都是钟山楼的湖景房,平时的价格都是900多/晚。推出“托娃套餐”的初衷,一是解决这个城市部分有孩家庭无法照顾孩子的痛点,二是给酒店找条活路。“三年的疫情对酒店行业冲击非常大,企业有点接不上气了,总要想办法做点事情为企业拼条出路。”
如果说是为了赚钱,这点小生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人一天390元,十个人3900元,十天也就是39000元,而酒店一天的能耗就有1万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越要有一种精气神,企业也是,有事干大家就有盼头。让大家提振信心,光嘴上说说没有用。在抗疫的关键时候,每个人、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站出来为这个城市做一点事情,这也是我们城市抗疫的一种勇气和精神。” 鲍冠君真诚地表示,“企业可以选择等着过日子,但是企业的几百号员工他们等不起,所以我们选择带领大家拼着过。”
多说一句
“托管”变“托教”就变味了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南京酒店在行业艰难的情况下推出“托娃套餐”,既是自救,也是助人!酒店在符合当地防疫政策和规定的情况下,寻求市场新痛点,积极自救,是一种探索。因为疫情来了,城市不能停摆,企业不能在此时选择“躺平”,积极自救,也是一种抗疫!
当然,有些酒店在此时推出“托教套餐”,以托管之名,行培训之实,就有些“挂羊头卖狗肉”了,加重了教育的“内卷”,不符合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
还想说一句,酒店“托娃套餐”业务确实能解决一部分家长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期盼基层政府、社区组织能创新工作机制,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或者招募社区志愿者,支持帮助家里带娃有困难的家庭。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