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精致的舞美,昨天,情景党课《自有后来人》在福艺坊小剧场首演。满台演员都来自陆家嘴街道的居委书记和工作人员,台下的观众也都来自浦东新区各个街道,有坐着轮椅前来观看的第一代“小巷总理”,也有今年新上任的90后书记……
图说:情景党课《自有后来人》 主办方供图 下同
身边取材讲故事
每一位街道工作者好比是社区“小细胞”的运营者,一件件看似细微的小事,构成了社区这张联防联控的大网。这堂情景党课的灵感便来自居委书记们平时经历过的酸甜苦辣。45分钟的微剧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串联起三个时空——
上世纪80年代,烂泥渡路大雨滂沱,连居民的房子都岌岌可危,里弄的朱书记带领大家救险,孤老张老太家里已经被淹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烂泥渡路的“钉子户”不愿意搬迁,居委徐书记带领动迁组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一番交流后发现,“钉子户”也有难言之隐;2020年,疫情暴发,诸书记奋战多日回到家中,老公抱怨她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可是电话响起,诸书记来不及多解释又出门了……
灯光暗下,诸书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一番独白后她也怀疑这一切付出是否值得。但入行时候老书记的教诲言犹在耳,卜手上攥紧的那本民情记录册,是老书记传给她的社区工作者的传家宝,传承着奉献助人的社工精神。
图说:情景党课《自有后来人》
社区工作报答党
这些故事的每一幕,都让原福沈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秋兰很感同身受。今年82岁的她,上世纪60年代就加入到里弄干部的队伍,“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做这份工作,都是婆婆、妈妈在做,我是年纪最轻的。”很多人不解地问她,这么年轻为什么要来参加居委工作?李秋兰回答,为了一心一意报答党的恩情。
童年的李秋兰,曾被妈妈的小姐妹“借”去上海生活,再也没有还回去。和亲人从此失去了音信的李秋兰,在上海一天天长大,解放后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公安局的电话,姐夫来上海出差,去公安局寻人,联系上了她的上海妈妈。李秋兰当时激动得不得了:“自己想找不敢找,党和政府帮我找到了亲人,此后我就一头扎进里弄工作中去了。”
上世纪70年代,在梅三居委会工作的李秋兰带领着居民们填平了一条臭河浜。“那些新疆回来的小青年力气可大了,帮忙把河浜填掉了,我又去房管所要求排下水道,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大问题。”后来,李秋兰又去了文化站工作,没有经费,她就去拉了一台电视机的赞助,每天播放录像,每天都客满,用卖票收入再添置设备和器材,群文活动如火如荼。
图说:李秋兰(右)讲述
挑战自我获成就
同样参与到情景党课创作中的原“小巷总理”卜惠文也来到现场。上世纪90年代正逢国企下岗潮,已是中层干部的卜惠文也未能幸免。突然下岗的她没有去处,便参加了梅园街道的招聘考试,与她竞争的考生有200多个,大多都是下岗工人。1999年5月17日,这一天,她获得了这份工作。
同时入职的六人,三名书记,三名主任,三个月后,先走了一个人,等卜惠文到了退休年纪,只剩下另一名书记还在岗。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她经手了多个小区的动迁工作,直到2004年她被调去情况错综复杂的隧成居委会。“那时候我想不通,领导说一定要去个能力强的,2003年隧成居民区光入室盗窃案就高达23起”,卜惠文对领导说:“三个月给你回音,如果能做下去,我肯定让这个居民区焕然一新,但如果做不下去,我就打辞职报告。”结果自然是让卜惠文引以为豪的:“我想了很多办法,2013年从这里退休,离开的时候,居民区东南西北的商铺,没有一家无证经营。”
图说:卜惠文(前排右二)
这堂情景党课里,浓缩了三代陆家嘴人的故事,也有这群社区工作者的芳华。一位观众感慨:“虽说是在演,但其实是在展示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每一位书记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