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每年吃掉的猪能绕地球26圈(7亿头),世界第一,但只有2%是本土黑猪肉,怪不得现在吃的猪肉没有以前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属猪的土猪命最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属猪的土猪命最差
中国人每年吃掉的猪能绕地球26圈(7亿头),世界第一,但只有2%是本土黑猪肉,怪不得现在吃的猪肉没有以前香。
土猪曾经很辉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据考证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豕”字和阉猪的记录。
在汉字中,家的原意并非屋里有人,而是“屋下有猪”,只有养有猪的人户才称之为家。从《诗经》到《齐民要术》,从《庄子》到《王祯农书》,中国本土猪在我们的农耕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宀”宝盖读作mián,意思是指房屋,下面是“豕”读作shǐ,意思就是猪。
▲“豕”的意思就是:猪,中国土猪
9000年前河南人最先点亮养猪技能,从此人猪情未了,为了喂饱国人,土猪从倒三角身材进化成肥宅,更变身农家肥生产商,一年造粪2吨,养肥了长江黄河流域农田。
中国人有多爱吃猪肉呢?
巅峰期,祭祀C位是它,中原人90%肉食是它。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祭祀神明的时候,供桌正中一定要摆放一个大猪头,因为古人认为它能通神。你没看错,猪在上古时可是著名的神兽,猪特别喜欢玩水,超级爱活泥,一到快下雨的时候就无比兴奋,然后在雨里冲澡活泥洗刷刷。因此猪被认定能预知天气,是雨水之神的使者。既然猪能通雨神,那么猪头肯定也能。所以猪头就被拿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无数个猪头统领供桌。
此外,汉丞相还和它海边散步,苏东坡为它写诗,朱元璋叫它肥肥,屋里没猪就不是“家”,还走向世界开枝散叶,全球著名猪种都流着它的血(白菲尔德猪、英国本地猪、罗马本地猪、波中猪、巴克夏猪、拿破利坦猪)。
2018年,全球一共生产猪肉1.13亿吨,中国人吃掉了其中的5595万吨。换句话说,中国以不到1/5的人口,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猪肉。2014年,中国人曾创纪录地吃掉5719万吨猪肉。那之后,虽然小幅跌落,依旧是全球无敌。
如果从上世纪60年代算起,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猪肉消费量更是增长了15倍之多。这背后,是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从70年代人均不到10千克,仰视美国人,到90年代后期,首次赶上对方的步伐,并一骑绝尘而去。如今,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年吃掉40千克猪肉。
灭绝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
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548种的畜禽类物种濒临灭绝。牲畜家禽,属于人工养殖范畴,很多人认为,经过人为的干涉,家禽的灭绝率几乎为零,它们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因为地球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使它们丧失了栖息地从而灭绝。但其实它们也面临着一种叫“市场选择”的灭绝。
就拿我们中华土猪来说,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家爱上吃瘦肉,这些猪(美国杜洛克猪、英国约克夏猪、丹麦长白猪),吃的少,长的快、瘦肉多的混血洋猪身价3万,出国包机,快速占领了90%的中国猪圈。连二师兄形象都从黑皮变成了白皮(1960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要知道,本来它的原型是太湖黑猪。
可以说,199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进口猪的入侵与中国地方猪的消亡,几乎是同一个时间。1994年之前,中国土猪约占90%市场份额,而在此之后被大型商品猪挤压,2007年,中国土猪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2%。
除此之外,2010年一场疫病影响了这种平衡,导致生猪的存栏量急剧下降,2011年猪肉价格涨至高点,给低价的洋猪以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那一年,中国进口猪肉超过100万吨,是2010年的三倍多。洋猪嗅到了中国市场的缝隙,于是,美国、墨西哥、芬兰等国纷纷组团来华开展“猪肉贸易”, 甚至阿根廷、乌拉圭这样年猪出栏量还不及河南一个县的国家,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无论是育种、扩繁,还是饲养、屠杀,国内的技术水平都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庞大的中国市场。国内肉类及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很低,超过90%的商品猪由小作坊式的屠宰场屠杀。2010年,商务部要求五年内淘汰50%落后生猪屠宰产能,也就意味着,双汇、雨润、金锣等大型加工厂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双汇以小博大,收购了屠宰量是它两倍的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在工业标准化流程完备的美国,商品猪的成本价是每公斤9元,而这一数字在中国是14元。如果双汇能将史密斯菲尔德饲养和屠宰加工的技术引进,未来只需向中国出口更多低成本的猪肉就获益颇丰。
原本,世界上总共有300多种猪,中国现有猪种125种,而现存的地方猪种就有88种。
然而,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就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其中,有8个直接灭绝(虹桥猪、雅阳猪、平潭黑猪、福州黑猪、潘郎猪、北港猪、河西猪、横泾猪)。而正宗四川回锅肉(成华猪)、云南烤乳猪(滇南小耳猪)、金华火腿(金华猪),即将成为舌尖上的回忆,一不小心,这些往日的美味佳肴都成了珍稀动物。
而这一切,集中发生在短短30年不到的时间里。30年,我们人的一生,也才走了三分之一,一个物种却面临着灭绝。真心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要眼睁睁地看着多少物种的灭绝?
吃货拯救土猪
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餐桌上的猪肉食品超过95%都含有“洋”基因。想吃到纯正的中国猪肉,简直是一种奢望。
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猪肉绝大部分是种猪经过繁育后的洋三元杂交后代,还有少部分本土猪和外国猪杂交后的母猪,再和外国猪杂交后的内三元杂交后代。如果《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猪肉专题,想必要翻山越岭寻找中国最后的土猪,吃到纯正的土猪肉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过,好在近年来,随着农业专家的呼吁和官方的逐渐重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目前,靠79个保护区和37个基因库延续土猪香火,其中包括宁乡猪、荣昌猪和藏猪等3个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太湖猪、民猪、黄淮海黑猪等猪遗传资源保种场35个。我们坚信只有养出本土一流种猪,才不至于像隔壁韩国1斤猪肉75元。
而且与其他物种保护不一样,国家层面的物种保护,也并非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如何实现商品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才是保护地方猪种的关键。所以,保护地方猪种正需要的就是“吃”,我们永远要记住“吃货也可以拯救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