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志荣,女,中共党员,原任菏泽市郓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现任郓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脱贫攻坚期间,她踏实扎实、敢想敢干,创新建立了“落实领导责任、扩大政策投入、确保政策落实、增强‘造血’功能、广泛社会动员、强化作风建设、狠抓考核监督”七大工作体系,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等宣传报道,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全国“万企帮万村”扶贫车间现场会相继在郓城召开。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先进个人”,2020年被授予“山东省攻坚克难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成返乡为梦想,紧要关头敢担当
2002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时志荣毅然返回家乡,立志用知识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担任郓城县农业局副局长,主要分管农业扶贫工作。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郓城县是全省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之一,22个乡镇街道有16个是省扶贫工作重点乡镇,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09个,省贫困人口较多村57个,贫困群众16万多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她没有犹豫退缩、勇挑重担,成为全市唯一的女性扶贫办主任,更成为了全县扶贫战线的领路人。
上任伊始,为提升全县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增加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约谈排名后三位单位负责人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围绕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县委县政府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居)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扎实构建起“三级书记抓扶贫”,县直、乡镇街道扶贫干部、第一书记、行业部门、社会力量全员参与的多位一体扶贫大格局。
“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干扶贫是实打实的事”“一生无悔干扶贫”,这是时志荣多次提到的话。五年的岁月里,时志荣和她的团队几乎是零社交,加班超过800余天,相当于多干出两年半的工作量;用完的工作笔记本达到120余本,密密麻麻记下的是工作,是脱贫历程,更是责任与担当。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她无暇顾及家庭,没有时间辅导儿子的功课,甚至没有机会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母亲做手术住院治疗,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事务缠身无法照顾;她也为人母、为人女,也懂得陪伴和孝顺,但是为了数万贫困家庭的幸福,只能选择愧对家人。
绣花功夫夯基础,精准施策见实效
聚焦精准识别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助力脱贫,加强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全面掌握贫困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针对贫困群众没钱没地改造危房的难题,借鉴敬老院建设做法,与民政、住建等部门对接,积极筹措资金、整合宅基资源,一年内在全县11个重点乡镇街道建设安居周转房29处,帮助231户、321名贫困群众搬出了低矮破旧的危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针对贫困群众人口多、分布区域广、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创新研发了全国首个精准扶贫云(融)平台,将贫困户住址GPS定位信息、户基本信息、扶贫项目车间发展情况等数据在PC端与移动端实现共享,帮扶责任人一键导航直达贫困户家中,帮扶责任人走访帮扶视频、图片、文字等全记录,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扶贫工作“人在干、云在算”,真正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通了精准扶贫“脉络”。
针对贫困群众排查不到位、政策落实不精准的问题,每年至少举办两次政策培训会议,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开展排查整改活动。2020年,从县直单位抽调200余人组成4个排查整改工作组,对全县所有贫困群众、项目车间全方位走访排查8次,每次结束后由县委书记将发现的问题交办给被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并限期整改到位,全力全方位补齐了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短板,各项扶贫政策均落实到位。
历尽艰辛终无悔,恪守初心助脱贫
依托民营经济发展优势,规划建设545个扶贫车间,引导服装加工、玩具加工、酒类包装、藤编等11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探索出“返乡创业 扶贫车间”“电子商务 扶贫车间”等车间运营新模式,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1.9万余名贫困群众受益,创造年产值18亿元,村集体年均增收750余万元。同时,积极引导248个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扶贫车间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奏响了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的精彩“四重奏”。2017年,国家级扶贫车间现场会两次在郓城召开,扶贫车间成为郓城县扶贫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
注重变“输血”为“造血”,稳步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规划建设了5条扶贫产业带,积极培育发展服装加工、木制品家具等5大产业,累计利用各级产业扶贫资金4.52亿元,发展种养、光伏、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505个,累计收益3646万元,受益贫困群众34760人次。全面推行“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创业能人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发展新模式,累计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88家,全县69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基层党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能力明显增强。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乡村赋能电商平台和“优易团”等渠道,帮助农民销售面条、鸡蛋等农产品,日均发单量超过9000单,日销售额超过60万元,充分缓解了农副产品滞销情况;鼓励残疾贫困户李明圆通过直播销售多肉植物,多方联系山东电视台对李明圆身残志坚、致富脱贫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拓宽了产品销路。
急难险重处,征战尚赖战鼓催;决胜脱贫时,巾帼何须让须眉。五年扶贫路,责任是使命,工作是全部,高质量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终是为了无愧于心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