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
2024-06-22 01:16:51  作者:痴情泛滥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jsd301633.html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

郭瑞祥近照

由王凯、江疏影、任敏、杨玏等主演的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引发了许多话题。《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书的作者郭瑞祥先生也一直关注这部剧。本报记者与郭瑞祥先生多次电话、微信联络,谈得很投缘,有相识恨晚之感。家在河南温县的郭瑞祥先生的妙语,让记者如沐春风。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2)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郭瑞祥著,现代出版社

【小逄观星】

郭瑞祥: 宋仁宗更像一面阔大的背景墙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 逄春阶

“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电视剧《清平乐》改编自知名网络小说米兰lady的《孤城闭》,放弃了原著徽柔公主的爱情主线,主要讲述了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的一生。剧情主旨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演绎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宋仁宗。

逄春阶(以下简称逄):我从武汉采访回来,有两周情绪低落,走不出来,看电视剧《清平乐》,进入了宋朝,看着看着,就走出来了。

郭瑞祥(以下简称郭):宋朝比较“小资”,治愈系的。

逄:请总体评价一下这部剧?

郭:我觉得有几个好,一是服道化好,服装、道具、化妆好;二是王凯演得好。宋仁宗这个人物不好演,他这个皇帝很有意思,没有一言九鼎,有时还得求着大臣。王凯拿捏的也好。我过去一直把王凯归入小鲜肉行列,一点都不感冒他。这次让我彻底改观,是实力派演员,很见功力;三是主题比较正。表现的东西正,对宋朝的把握比较准确,是一部正剧。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3)

《清平乐》剧照

逄:我一边看一边搬出《论语》《周易》《四书集注》《古文观止》《宋诗选注》《全宋词》《曾巩文集》《苏东坡传》《我是宋朝人》,还有你的大著《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等。对照着看,觉得很有意思。我同事说我这是研究式观剧。

郭:你这是真投入了。

逄:创立“神韵说”的清初诗人王士祯是山东桓台人,他在著作《池北偶谈》里,评价宋仁宗和宋徽宗:“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郭:这段话经常被引用,大部分人从正确处理主业和副业的关系上去考虑。皇帝就应该做好皇帝分内的事。但这段话对于宋仁宗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宋仁宗这人不瞎折腾,不逾规矩。

逄:尽职尽责,做个好官家。

郭:宋仁宗也并不是百事不会。王士祯大约就是为了强调宋仁宗尽职尽责。他书法很好,尤其擅长飞白体。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逄:文人评价历史人物大多凭性情。往往不客观。

郭:对。宋仁宗是另类明主的典型,所以争议也比较多。当然宋朝最具争议的就是王安石变法了,更是争不出结论。

逄:王士祯又是清代神韵派的代表人物,可能他不喜欢仁宗的刻板和规矩。

郭:理学盛行的时候,反对刻板和规矩有积极意义。但宋朝建立在礼崩乐坏的基础上,宋朝的使命是重塑儒学。所以各有时代意义。五代十国是靠拳头说话,谁强谁说了算,没有规矩可言。宋朝重文轻武、重塑礼制,都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然文人政治是世界发展潮流,现在的主流政治应该也是文人政治

逄: 我老家安丘市景芝镇,这个名字还跟宋仁宗有关系呢,“景芝”其名最早见诸于《元史·顺帝本纪》,据载北宋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故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地名,北宋设镇。

郭:这个记载有意思。

刘太后在剧中比较接近历史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在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中,后被写进了《三侠五义》。根据故事改编的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都把力气花在包拯破案上。悬疑破案,倒也环环相扣,但显得过于离奇。《清平乐》则把刘太后和赵仁宗等当成凡人来塑造,不是简单的用善恶标准贴标签,不是类型化、概念化的呈现,而是聚焦人的复杂性、多面性、戏剧性,让这个故事长出了新芽。

逄:古装戏拍着拍着就流于俗套了。

郭:编剧能编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逄:请说说刘娥刘太后,我发现电视剧跟你书中的描述有出入。

郭:刘太后在电视剧中比较接近历史。一,她是有能力的女人,真宗活着的时候就帮助打理朝政,垂帘期间革除真宗朝弊端(主要是大兴土木、东封西祀),帝国呈现盛世气象。二,她是有野心的女人。穿衮服祭庙是个例子。还有她问过近臣关于武则天的事,表示有过这样的想法。三,她是理智的女人。她知道做皇帝不会成功,只会为自己、为刘家同时给社稷带来动乱,所以克制了这个念头。四、她呵护仁宗十余年。她曾问政治上的对手(反对她垂帘)李迪:“我对小皇帝不好吗?”(大意),连李迪都承认不错。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4)

《清平乐》剧照

逄:她节制欲望,避免了动乱。

郭:因为仁宗生母事件,和迟迟不还政,仁宗内心对她有一些看法,二人暗藏不睦。仁宗小时候,她对仁宗管教严格,另一个杨妃对仁宗比较仁慈。这可能与她性格有关。

逄:把刘皇后和赵仁宗等当成凡人来塑造,不是简单的用善恶标准贴标签,不是类型化、概念化的呈现,而是聚焦人的复杂性、多面性、戏剧性,故事就有味道了。

大家看到的是星星,也就把天空给忽略了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宋王朝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宋代,赞美仁宗的人有很多。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国、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后世对宋仁宗的评价也很高。

逄:电视剧中的宋仁宗感觉就是个常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有没有对仁宗有美化的成分?

郭:不能简单说美化。宋仁宗是真信儒家学说,他从小就得到大儒李迪的培养,他的老师、大臣们,是按照好皇帝的标准来塑造他的,手把手教,不让他胡来。儒家讲究仁,在一个太平盛世,扩张的欲望不多。开疆拓土,最终不也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嘛。再有,即便对西夏作战,并不全是败仗。

逄:有人评价宋仁宗也好色,荒淫无度。

郭:我也看到有类似的评论,不能简单说好色。他一直没有儿子,为了传宗接代,可能接触后妃多一点。史书记载,有个大臣送了两个美女给宋仁宗,有大臣就上劄子,说皇帝不能耽于美色。仁宗就把两个美女送出宫去。这说明他没有超越理智范围之内。

逄:宋朝的臣子胆子都不小,谏言毫不客气,也不给皇帝面子。

郭:宋朝大臣,言论比较自由,而大臣爱说过头话,爱渲染。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说皇帝你上朝无精打采,迷恋美色,不利于大宋江山。话说在当面。宋仁宗都能容忍。设身处地想一想,不容易。相比其他朝代,那个臣子敢这样对皇帝说话,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逄:文人都有个性。

郭:欧阳修更是信口开河怎么严重怎么说,怎么过分,怎么说。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5)

《清平乐》剧照

逄:宋仁宗一朝,文人又特别多。仅嘉祐二年三月十一,仁宗在集英殿亲自主持殿试,这一科及第的进士就有: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程颢、张载、吕惠卿、章惇、林希、王韶,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串故事,他们照亮了北宋的大半边苍穹。而晏殊、范仲淹、苏舜钦、欧阳修、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更是如雷贯耳,无论是功业,还是诗文,都彪炳史册。

郭:宋仁宗更像一面阔大的背景墙,一个舞台,或者干脆就是天空,让群星璀璨。大家看到的是星星,也就把天空给忽略了。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古装戏多是大而化之的粗线条勾勒,属于大写意,而《清平乐》则类似工笔。比如,精心设计的服装造型、头饰等,让剧中人行走榻卧之间散发出一种古韵美。有网友发现,曹丹姝(江疏影饰)在被册封为皇后时,“穿的翟鸟花纹深青色面料祎衣与华美的九龙四凤的后冠,几乎和宋代历史画卷中的人物如出一辙,这般神还原,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清平乐》这部剧对于服道化实在是太用心。”

逄:这部戏拍得很精致,主创人员下了一番绣花功夫。

郭:细节处理都很讲究。比如使用的瓷器,宋仁宗使用的大多是定窑瓷。比如文人的雅趣,插花、点茶。宋元人物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被称为“文人四雅”

郭:先来说瓷器。中国的瓷器到了宋代达到了举世公认的顶峰,从思想内核、工艺技术到艺术形式都臻于化境,可谓高山仰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宋代早期崇尚白瓷,因为白瓷素雅高洁,很合宋朝皇帝的口味,皇宫中的御用瓷器是定窑的白瓷。定窑就是定州的窑,它烧制出来的瓷器大多是白色,这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很薄而泛出光泽,釉色纯白滋润,上有点点滴滴的泪痕。现在出土的定窑白瓷,上面有“尚食局”字样,尚食局是供应皇家伙食的机构,可见当时是供应皇室的贡品。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虽有所恢复,但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现在北宋定窑的白瓷很受欢迎,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市场上,一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引起激烈竞逐,最终以1.16亿元成交。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6)

《清平乐》剧照

逄:电视剧中还有点茶的细节。

郭:宋朝水路发达,商业繁荣,南方的茶叶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汴京,再分散到全国各地。这种繁荣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饮茶风气大盛,茶走入寻常百姓的,更成为文人雅士的日常爱好。对于茶的研究、讲究也多了起来。茶业的发展带动了茶艺的发展,泡茶、饮茶越打上文化的标签,成为一门艺术,我们现在叫茶艺,宋代叫点茶。

宋代流行的茶不是茶叶,而是一种团饼茶。像福建产一种龙凤团饼茶,是专供朝廷的御茶。《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宋太宗的时候,专门制造一种模具,有龙凤图案,用于制造团饼茶,就是龙凤团饼茶。

当然宋代流行的点茶方法大致是,先将团茶饼在微火上稍作炙烤,去除水分,在木质茶臼里捣碎并碾成粉末状,再放到茶碗中。然后以沸水冲点,并用茶筅用力搅拌至出现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使茶叶与水充分交融成乳状。注水和击拂同时进行,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讲究技艺娴熟,恰到好处。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7)

《清平乐》剧照

逄:苏轼也点过茶。

郭:苏轼赴任杭州,一个寒冬之日走进西湖葛岭,在寿星寺与谦师禅师对坐点茶,写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这位谦师禅师早晨从南屏山来,来干什么呢?来试一试点茶功夫。忽惊午盏兔毛斑,就是兔毫茶盏,一种有名的建窑瓷器。打作春瓮鹅儿酒,鹅儿酒这里代指茶,鹅儿酒本是一种黄酒,因为颜色鹅黄,叫鹅儿酒。茶的颜色是鹅儿黄,小鹅的那种颜色,接近白,那是汤色极佳。天台乳花世不见,乳花就是茶面上飘的汤花。玉川凤液今安有,玉川凤液还是指茶。

逄:这么多讲究啊,活出了艺术。

郭:讲究多着呢,比如“插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也记载,在当时的西京洛阳,“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做苦力的也是这样。北宋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也有记载:“西京(今洛阳)牡丹闻名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花卉展览)。宴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南宋《梦粱录》中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宋人插花品种很多,有什么花插什么花,什么花应时插什么花。从家庭的陈列摆设,到商铺的环境布置,还有文人的雅聚场所,都离不开插花的点缀。

不过同样受理学影响,宋人插花的风格也力求简单清疏,不好繁杂。这样对牡丹这样雍容华贵的大色花朵热情减了不少,最喜欢的是梅兰竹菊这些。理学讲究气节,牡丹自然就俗气了,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一种精神,有意境,有寓意,受到文人追捧。

这个时候已经有专用的花瓶,他们认为在土里埋一段时间的古铜瓶最好,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提及,“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当然也有用瓷器插花,还有用笔筒插花,不一而足。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8)

《清平乐》剧照

逄:我看到报道说,电视剧中的服饰、布景、道具、生活场景等,都是严格按照宋朝的一些画册一比一还原,贴合宋人生活,呈现出北宋雅致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剧中街道上常常会出现一种旗子,十分普通。这个青白相间的旗子被叫做“酒招”或“市招”,这是开封城里贩卖酒类的统一使用的标志,在《清明上河图》也能看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才是真正做到尊重历史真实的细节考究,兼顾节奏和风格等众多方面于一身,是历史剧的恰当审美表达。

畸形恋过多,暗示太多,感觉不舒服

有网友评论,《清平乐》后宫戏过多前朝戏成陪衬,后宫戏和前朝戏不协调。

逄:电视剧有没有不足之处?

郭:有。比如晏殊,他是辅佐刘娥的,但是为了照顾名人,晏殊的戏份就多了。仁宗的老师是李迪,晏殊教的时间很短,电视剧中拉长了。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9)

《清平乐》剧照

逄:范仲淹演得太土了,像个农村老头。

郭:是,范仲淹的形象是随意了一点,刚性有了,但是文人气不足。欧阳修呢,有点猥琐,风流味不足。韩琦不能算文人,但演出了文人气,还算不错吧。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0)

《清平乐》剧照

逄:电视剧对曹皇后的处理,你怎么看?

郭:大致到位。这部剧既想忠于艺术,又想吻合历史,就有了难度。历史记载很粗,要丰富细节,还得逻辑上要成立。15年不跟仁宗皇帝同房,有点夸张,但历史上,宋仁宗跟她确实没有孩子。15年啊,不好演,外冷内热,情与理老不合拍。仁宗既爱又恨,编剧能编到这个程度不容易。但历史上,仁宗不喜欢曹皇后。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1)

《清平乐》剧照

逄:怎么看张妼晗张贵妃?

郭:我觉得这是个败笔,仁宗为什么对她好?不讲礼法,不可爱,太跋扈。这个形象塑造的不好,应该是在仁宗面前很可爱,但背着仁宗就心狠手毒。这样逻辑上就成立了。女人蛮横的一面表现多了,善良温柔的地方没有表现出来。历史上的张贵妃,是可爱的女人,善解人意。我倒是喜欢剧中的陈熙春,演员张天爱把女人的可爱演出来了。陈熙春在曹皇后之前得到了仁宗的垂爱,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场戏,却可以看出她心灵手巧,美而不俗的一面,仁宗喜欢陈熙春,这是人之常情。在深宫之中,皇帝每天都在处理朝政,面对的人和事几乎是重复乏味,甚至是枯燥的,而陈熙春的出现,改变了这些,她让皇帝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打破了原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2)

《清平乐》剧照

逄:对后宫的畸形恋,你怎么看?

郭:畸形恋过多,暗示太多,不舒服。一是曹皇后和宦官茂则,这个历史上有一点影子。二是宦官镣子和丫鬟嬛儿,三是徽柔公主和宦官怀吉,甚至还有许兰苕和宦官杨怀敏。其实只演徽柔公主和梁怀吉一对儿就够了。一个公主一个宦官,在当时无论怎么都不能被世人接受。一句“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徽柔心里”的台词,却让好多观众泪奔。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3)

《清平乐》剧照

逄:历史上的徽柔公主结局也这么惨吗?

郭: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仁宗和自己的老师晏殊商定了“徽柔”二字,作为爱女的名字。徽者善也,柔者仁也,意欲怀保小民,心存仁善,怀有苍生,这个名字寄予了仁宗对女儿的无限爱意。其实,“徽柔”这个名字只是原著小说《孤城闭》的作者杜撰出来的,史书并没有记载宋仁宗长女的闺名。甚至,就连福康公主这个称号,都是她众多封号中的一个。宋仁宗确实对自己的长女福康公主万般宠爱。

福康公主出嫁,仁宗更是逾越礼制,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持为爱女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典礼,将其晋封为兖国公主,使其成为北宋以来第一位有册封礼的公主。

这一款“墨曜酒”,史书上没查到

逄:我对酒文化比较留意,自然很关注电视剧中酒的情节,曹皇后酿一种酒叫墨曜,名字还挺怪。历史上有这种酒吗?墨曜,谐音“莫要”,感觉是隐喻仁宗和曹皇后的关系,曹皇后掌管后宫,时时提醒自己“莫要”乱了规矩,不越雷池。

郭:宋朝的极品美酒应该是果酒或者花酒,就是用果品或者鲜花酿造的酒。我查了一下,还真没有电视剧中提到的这一款“墨曜酒”,不过还是那句话,史籍浩如烟海,或许编剧另有出处,只能怪我读书少。

怎么说呢,从名字推断吧。南宋周密的私人笔记《武林旧事》中专门有一节《诸色酒名》,第一款“蔷薇露”,第二款“流香”,反正我听着像是花酒。周密还有个批注:御库。就是说只有皇家才能享用,不对外出售,有钱你买不到。这大概是酒中极品了吧。然后总共罗列了54种酒的名称。

“蔷薇露”和“流香”,虽是大内酿造,但只供皇室享用,太监也不准喝。《宋会要缉稿》有记载,如果小太监偷喝了,一经发现,刺配边远地区,打入大牢。

郭瑞祥谈宋仁宗(小逄观星郭瑞祥)(14)

《清平乐》剧照

逄:剧中还多次提到葡萄酒。

郭:宋朝人不会酿造葡萄酒,或者说不是技术原因,而是葡萄种植方面的原因,葡萄产量少,品质也不行,所以葡萄酒依赖进口,就是皇家所谓的“进贡”。从哪里进贡,从西域,其实就是现在的新疆。咱们都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又大又甜,酿出的葡萄美酒也好喝。

咱们都知道酒是粮食或者花草酿造的,高粱酒、糯米酒、梅子酒等等,但在宋朝流行一种动物酿造的酒,叫羊羔酒。宋朝有一部专门讲酒的书籍,叫《北山酒经》,讲酒的发展历史,讲怎样制酒曲,讲怎样造酒。我们说宋朝没有蒸馏酒,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出,它讲的酒就是黄酒。这本《北山酒经》中记述了羊羔酒的酿造方法:肥羊肉煮熟去骨剁碎,和米饭一起蒸,然后拌在一起发酵,经过过滤得到的是羊羔酒了。

羊羔酒在唐朝就开始兴盛了,是朝廷贡品,传说李隆基给杨贵妃过生日,专门挑选羊羔酒。贵妃醉后,翩翩起舞,玄宗皇帝击打奏乐,这就是著名的“贵妃醉酒”。

由于代价高,羊羔酒还十分珍贵稀少。宋初有位学士叫陶谷,买了个歌伎,曾经是党太尉(姓党的太尉)家的故伎,有一天下雪,陶谷取雪水烹茶,很得意地对歌伎说:党太尉家有这样风雅吗?歌伎回答说:“他是个粗人,哪里有您这么雅致,只是能在销金帐下(销金帐是镶有金线的帐)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陶谷很惭愧,因为学士虽然风雅,架不住人家有钱呢。

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郭:宋初经济发达,羊羔酒已经很普遍了,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买不起。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的高级酒楼,一斤羊羔酒卖到八十一文。而当时一般的酒也就是十文左右。所以羊羔酒就是文人官吏的专享了。苏东坡有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药玉船指的是酒杯,打开羊羔酒,忍不住一口就想把它喝完。

逄:我辈喜欢喝酒,但是跟古人比起来,就太粗野了。

郭:唐朝喝酒一个字:豪爽。宋朝人喝酒是什么风格呢?讲究一个“雅”字。喝着小酒,听着小曲,跟歌妓调笑着,或者回味着旧时光,感慨着生命无常,时光易逝,这是喝酒的标配。最具代表性的,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才是宋朝人饮酒的风格。

北宋时期还没有蒸馏酒,这时候酒的度数很低。《水浒传》里有一个情节,大家都知道,武松来到景阳冈下,在店家喝酒,店家招牌上写着“三碗不过岗”,听起来很唬人,其实想一想,假如是53度的高度白酒(这是飞天茅台的度数,咱们就不说老白干了),喝三碗不是过不过岗的问题,是附近哪里有医院。这个碗就算是现在精致的小碗吧,一碗三四两总是有的吧,三碗就是一斤多了。金庸的《天龙八部》写的也是北宋的事儿,里面乔峰、段誉斗酒,一碗一碗的喝,本身就夸张,如果是高度白酒,别说武林高手,神仙也架不住。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时酒的度数很低,其实就是黄酒和米酒。

逄:一说酒,三俩就兴奋。哈。酒是个好东西。我有个“名言”:一生独爱酒,就像鸟爱飞,人没有翅膀,酒就是翅膀,酒盅一端,翅膀就往外钻,想往那得就往哪飞!

郭:你这是真爱酒。以后我不敢说爱了。

逄:谢谢郭先生,我老家景芝镇出酒,您来山东,当浮一大白。

【“小逄观星”是中国作协会员、大众日报逄春阶老师的专栏,每周一期,关注热点文化现象,文章可读耐读,这一品牌栏目已经坚持了十六个年头,是山东省新闻名专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丽江迷笛风景欣赏(蓉欧经典之夜竹笛声声穿越古今)
  • 2024-06-22蓉欧经典之夜竹笛声声穿越古今让我们集结在一起的,是音乐7月19日晚上7时许成都市青白江区文体中心体育馆悠悠然传出笛韵声声2019蓉欧经典之夜“巴蜀音画”胡玉林竹笛交响音乐会正在此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屏声静气沉浸在优美的乐声里。
  • 祛背上痘去鸡皮沐浴露(胸背痘痘鸡皮肤难消除)
  • 2024-06-22胸背痘痘鸡皮肤难消除有些小姐姐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在捂得严实的大衣下,藏着如磨砂纸般又黑又粗糙的手肘,被高跟鞋磨得长了厚厚老茧的脚后跟,星星点点长满了痘痘、小红点的胸前和后背,脖子、手臂、腿上大片大片的鸡皮肤……夏天一。
  • 一白遮百丑是什么意思(一白遮百丑的意思介绍)
  • 2024-06-22一白遮百丑的意思介绍“一白遮百丑”的意思是:皮肤白,就可以把其它许多的脸部缺点都遮盖了原话为“一白遮三丑”“一白遮三丑”里的“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在中国古文里,在多数情况下“三”代表的是一个虚数,指数目很多,并不是。
  •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
  • 2024-06-22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哲学家王尔德曾说:“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喊着:“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很反感“看脸”这样的行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逐渐开始发现“看脸”似乎真的自有它的道。
  • 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需要什么证明(如何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 2024-06-22如何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是对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发放条件、发放程序以及与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衔接等问题予以明确国务院规定对食品经营者,必须坚持先证后照,未取得前置审批文件,不得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如何办理食品流通许。
  • 广州火车站在哪个区(广州火车站在越秀区)
  • 2024-06-22广州火车站在越秀区广州火车站在越秀区广州站(GuangzhouRailway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特等站,是广深铁路、京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及广州地铁。
  • 如何解决新手开车方向跑偏(新手开车总跑偏怎么办)
  • 2024-06-22新手开车总跑偏怎么办更多实用的汽车知识,请点【关注】谢谢!直线行驶看似没什么难度,但很多新手在开车时总会跑偏想要保持直线行驶,注意这3点,其实很简单一、方向盘扶稳扶正,切忌大打方向方向盘扶稳扶正方向盘不能握得太紧,不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