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祈福医院骨科中心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与家人失联265天的朱阿姨终于与儿女们团圆了,一家人喜极而泣。
“我一直担心妈妈在外面吃苦受罪,怕她吃不饱,穿不暖,没想到你们把她照顾的这么好。真得非常感谢!”老人的儿子杨先生感激地对骨科中心的医护人员说,并献上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
重庆阿婆到广州第二天走失,一家人寻遍大街小巷
杨先生说,他们是重庆开县人,他在广州打工,老人平常在老家带着6岁的孙子生活。2018年6月27日,老人带着放暑假的孙子坐了2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广州与他团聚。
杨先生租住在番禺区旧水坑,平时在工地上打零工。6月28日下午5点左右,64岁的朱阿姨独自到距儿子租住地不远的森林公园去玩,没想到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天黑了仍不见老人回家,儿子急坏了,于是找来了一起打工的亲戚朋友一同寻找,但没有任何发现。24小时后,心急如焚的他们在旧水坑派出所报了案。
老人共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出事后,杨先生立即打电话告诉了姐妹们。“当时我们都在成都打工,听说妈妈不见了,马上都赶到广州来找人。”朱阿姨的女儿说。“我们在大街小巷贴寻人启事,一条街一条街的走,找老乡一起找,最多时二三十人一起找,房东也帮我们发微信朋友圈,发动本地人帮我们找。”
在派出所查监控时,他们发现老人曾出现在公交站附近,于是又扩大范围继续寻找,把附近方圆10公里的地方都找遍了。他们曾去过救助站,也去过番禺市桥的多家医院,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朱阿姨走失当天最后出现的监控画面
阿婆遭遇车祸骨折,祈福医院绿色通道救治
2018年6月30日,朱阿婆在番禺大石因车祸头部、右肘、右胸部等全身多处受伤送入附近的医院。检查显示,她的右臂肱骨下段骨折,余未见明显骨折及异常。为求进一步治疗,7月4日转入祈福医院急诊科。
原来,她越走越远,想乘公交车回去,没想到南辕北辙,下车时已是在17公里之外的大石了。由于她离家时,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且不识字,又听不懂普通话,讲话有浓重的四川口音,事故发生后入院,工作人员只能音译她的名字。
经过诊查,朱阿姨右臂肱骨下端近关节处粉碎性骨折。在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后,朱阿姨被转入骨科中心中西医结合病区。
骨科中心的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顺利进行了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术后,惠尔佳家政服务公司的护工主动照顾起她的饮食起居,帮她洗澡、穿衣、梳洗等。科室也找了与她口音相近的清洁工冯姐经常陪伴她,跟她聊天。
冯姐有空就会来陪伴照顾老人
9月27日,朱阿姨的病情恢复良好,已不需要住院治疗,只要定期门诊复查即可。而此时,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没有找到她的家人。
从夏天到冬天,历经暑寒,朱阿姨身上只有离家时单薄的夏装,主管医生余立为掏出200元,请护工帮她买了厚衣服和换洗衣物,知道情况的病人家属也不时送来衣物给她。朱阿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随后医院联系了番禺区救助站。
余立为医生检查完后细心为老人整理好衣服
12月12日,是约好去救助站的日子。然而,就在这前一天,朱阿姨却不慎摔倒,导致右臂肱骨中段骨折。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朱阿姨的病情逐渐好转。在万家团圆的除夕晚上,值班的医护人员陪婆婆一起过年,“有好吃的都和她分享。”
儿女不放弃寻找,按图索骥找到妈妈
2019年2月25日,经过复查,朱阿姨情况稳定,可安排出院。于是,医院再次联系了救助站。
3月20日,朱阿姨的儿子杨先生接到救助站的电话,看到了朱阿姨的照片。杨先生说,“妈妈走失后,一直没找到,我们就想妈妈是不是被人拐了,或者是遇难了,什么都想过。”也许是母子连心,儿子一直坚信妈妈还在世。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了,老人一直没有音讯,但杨先生和姐妹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看到朱阿姨生活并没有受苦,杨先生一家非常感激祈福医院,他们还特意订制了一面锦旗送给骨科中心的医护人员,感谢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得知儿女们一直在找她,朱阿姨非常欣慰。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