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号,这个清明假期的第三天,有些不一样。
麦当劳的嗨翻星期一促销活动,让有些从来不吃麦当劳的也加入了其中,而麦当劳微信小程序崩了上了热搜、冒雨排的几十米长的队伍、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吐槽段子,也为麦当劳这个看似通的促销活动带来了不普通的热议和争论。
日记 4.6 雨今天下大雨,M记39元可以恰金桶套餐,我为了占点便宜打着伞去了,最后在路上摔倒了,汉堡和鸡腿都TM湿了,真的想哭,社会边缘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吗?
到底是什么让疫情之下的人们为之疯狂,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一场引发争议的营销活动?
麦当劳到底为何成为了麦当劳,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麦当劳。
01
一个39元的全家桶
4月6日,星期一,麦当劳会员日。
麦当劳放了个大招,通过其微信、支付宝和APP可以领取一张39元买金桶的优惠券,这一下,引发了疯狂的一幕一幕。
麦当劳小程序崩了,上了微博热搜。
现场排队人山人海,两个小时的苦苦等待,警察现场拉起警戒线乃至封店。
在这个疫情之下无比谨慎的人们,却在一个39元的全家桶面前,放下了所有的防备,开启疯抢模式。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场突如其来的报复性消费让麦当劳的员工猝不及防,也让一些人塞满后备箱大快朵颐,而另一些人则散落接头充满遗憾。
当然,最大赢家还是麦当劳,4月6日美股开盘,麦当劳股价达到7.65%的涨幅,引爆了人们狂热追捧的嗨翻星期一的营销活动功不可没。
02
我就喜欢的背后心理
即使疫情之下,嗨翻星期一的参与者们,也向我们呈现了一遍麦当劳的口号,
i'm lovin' it 我就喜欢。
这其中,有营销因素,有环境因素,也有人的心理因素,控制感、优越感、值得感、亲密感、仪式感是我们可以在企业文化活动中去借鉴和关注的。
控制感
这次的疫情从春节蔓延到现在,中间各种跌宕起伏的新闻资讯。从最初期待疫情快速结束,到恐惧害怕、担忧和紧张,甚至是一种在家无所事事,很多人陷入了控制感的失去危机。而社交媒体的对麦当劳事件的各种宣传,使得人们的控制感突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个行动,本质上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抢购欲就行了。
在危急时刻我们往往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好歹得做点什么,能缓解一下焦虑,获得一点控制感就行了。
优越感
消费主义裹挟下的消费社会,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抢购的。人们所追求的不是某种物品,而是“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
她们不能忍受当周围的人都拥有的时候,自己居然没有,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她们需要用拥有某种稀缺性的物品来构建自身的优越感。
值得感
大家在抢购全家桶套餐时,抢便宜不一定是非要低价,抢便宜的本质其实是觉得“值得”。
就好比一个人花大价钱买了一个别人觉得不划算的东西,这个人会讲一堆道理告诉你他买的是对的。他这个购买是“物超所值”的,这是人的本性。京东的凑单免运费、各种商家的各种套餐、增值服务都是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亲密追求
情感的满足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重点是交流的本身而不是交流的方式;打字、语音、视频、写信、见面、眼神和表情,这都是交流的方式而已。
一起吃全家桶,也让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感的交流的氛围,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是爱人一起感受美味,分享喜悦。
仪式感
在漫长的疫情时间里,难得有一次机会让我们打破枯燥。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我们也希望通过麦当劳全家桶,给家人、爱人和朋友,一起感受一个不一样的一天。
仪式感就是花心思把日常的事情变成不日常而产生的一种神圣感,也就是花心思让自己开心的一种感觉。
03
麦当劳的企业文化
麦当劳是一家现代、锐意进取的汉堡公司。
1955年,全球第一家麦当劳餐厅由创始人雷•克洛克(Ray Kroc)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Des Plaines创立。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超过37,000家麦当劳餐厅,每天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900万名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食品与服务。
麦当劳在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连续十一年排名前10名。2019年,麦当劳在该榜单排名第九位,是全球排名最前的餐饮服务企业,品牌价值超过1303亿美元。
这个似乎我们早就熟悉但是又似乎知之甚少的公司和品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
而其经营理念中的“物超所值”可能也正是嗨翻星期一营销活动的文化基因吧。
最后通过两张图,也许可以让我们更懂麦当劳,也更懂麦当劳文化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
行诺加®咨询(Sinogic)致力于研究企业文化(OC)与组织发展(OD)模型与方法的落地创新,为企业的文化转型、组织变革、团队协同和人才发展等方面提供具有专业指向性的支持和赋能。
公众号:一节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