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适时的年龄不给老爸孩子带,往往会出大问题。
这种生育当事人和长辈旁观者的矛盾,其实不仅是现代人的问题,以平均年龄40岁为基准往上追溯25代,您的唐代曾×25祖父,也许正跟您有同样的困扰。
唐人林蛋大出生在文人世家,他从小饱读诗书,胸中抱负皆是辅佐明君,为大唐开疆拓土!但他文笔、策论未有过人之处,连续六次科考失利让他受尽了家人的白眼和指点,但读书人总是要点脸的,家人为照顾林蛋大的情绪,只好委派他年幼的外甥女代表全家提出意见,只见她那4岁的外甥女掷地有声地说道:
我年纪小难听的话我来说,大家觉得舅舅是个loser,希望你要不老老实实生个孩子吧。
林蛋大能受得了这气?他两眼一瞪,开始卷袖子了。见他将要出招,林家老父和爷爷对视一眼,立刻进入状态,作为三代穷书生的林氏家门,别得不行,讲起道理来他们就没怕过谁!
林蛋大率先发难,说道:
《周礼·地官·媒氏》中对于婚嫁的年龄早有规定,官方指导年龄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如今我距离三十岁还有几年,岂可为儿女私情柴米油盐分心,误我前程啊!
林家爷爷微微一笑,立刻接招曰:
《周礼》是个p。就为了《周礼》上这些话,鲁哀公专门和孔子探讨过,明明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化,却偏要三十而娶二十而嫁?
林爸爸顺势接住这句cypher:
孔子说“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可见男三十女二十是婚嫁年龄的终点线,不是起跑线啊蛋大!
爷爷顺势再补一刀:
《春秋外传》说,勾践为了复仇,乃令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七岁结婚,以增加人口的繁殖。你早已过二十,岂可不娶啊?
林蛋大本觉得落入了下风,但随着爷爷引用《春秋外传》,他又找到了反击的抓手:
您也说了勾践是为增加人口才令男女早婚,此情特殊啊!不仅勾践如此,汉朝初期为鼓励人口生育,要求男子十四即可娶、女子十三即可嫁;再看北周武帝,规定男年十五可娶,女年十三可嫁;但这都是为增加国力,将百姓沦为生育机器,没有梦想没有事业,可悲可叹啊!怎能和我们大唐相比?
眼看林蛋大据理力争,林家二老就快支撑不住时,门外传来了邻居的敲门声:
林老在不在啊!开门我送您家个鸡蛋啊,我家那口子生二胎了!
林家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中......
正如林家祖孙三代所说,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适婚年龄”是随着国情和统治者的需要在不断调整的,礼制上一般规定的结婚年龄为女十三男十五。但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仅拿唐代举例,法定的结婚年龄经历三次变化。
在贞观元年,经历了隋末动荡,天下初定需要休养生息,唐太宗为了扩大人口,颁发诏令:
百姓们啊!为了我大唐的繁荣,你们要努力地传宗接代!从今天开始,男二十女十五一律要积极地婚配,那些丧偶的佳人们也不要再守寡了,统统去登记申请再婚!对了,没钱娶媳妇的都去县衙领钱买聘礼,把孩子都生起来呀!
等到了唐玄宗时期,他想起来太宗爷当年这办法挺好使,于是照猫画虎把婚龄又提前了一大块,在开元二十二年宣布:
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听婚嫁。
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换了2任皇帝到唐代宗时代,因为国家经历了诸多变故,老百姓担心在乱世之中难以成家,所以结婚年龄又延后成了“男多三十,女多二十”。
唐代这三次婚龄的变化很直接的影响了人口:
唐太宗贞观年间全国有约 300 万户人,到唐玄宗的天宝十三年便增至 906.9 万户,而代宗时代由于人们的婚龄普遍推迟,大历年间又骤减至 130 万户。
可见降低适婚年龄对增长人口的影响何其之大。另外在唐代农民的生育观中,"重男轻女"的倾向还是相当突出的,并且成为他们生育观价值体系的核心,不过在唐朝中后期,这一观念出现松动,出现了“重男亦重女”的新观念。唐代农民“重男”的急切心理,在敦煌莫高窟内流传下来的文献中也有记载,比如写本《庐山远公话》中有这么一篇:
十月满足,生产欲临,百节骨开张,由(犹)如锯解。直得四肢体拆,五脏疼痛。不异刀伤,何殊剑切。千生万死,便即闷绝,莫知命若悬丝,不忘再活。须臾母子分解,血似屠羊,阿娘迷闷之间,乃问是男是女,若言是女,且得母子分解平善,若道是儿,总忘却百骨节疼痛。迷闷之中,便即含笑。
上文是唐代人对产妇分娩时的形象描述,画风十分清奇,但也清晰地阐述了唐代母亲喜得贵子时的幸福状态。
更好笑的是,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户籍残卷中,发现了极多特殊的人名,充分地表达了家长想要个儿子的急切心情,这些名字有:
程进子、程回子、程佛儿、董长儿、索昌子、姚丑儿等等。
这些名字都反映了唐代民众对生育男孩的渴求,“进子”是希望上天给他进送一个儿子之意;“昌子”便是希望儿子生活昌盛;而“回子”应该是个女孩,他爹可能是希望上天再让他生个男孩当回礼。
这就很像现在农村的女孩子起名为招弟、思弟、盼弟、来弟一样,都是当时父母求子的一种表示。唐代农民家庭对"生子"的看重,从这一时期妻子因"无子"而频频遭弃的现象中也可见一斑的。
"无子出妻"被唐律列为"七出"之首,但同时唐律又规定了"三不去"来对"七出"加以限制,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小鼬具体讲过,在此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请看前文:想离婚?先写诗吧
由于“重男轻女”,唐代民间产生了很多求子的方法,比较好笑的是让孕妇听笑话的“闻乐求子法”,也不知道唐代人是怎么总结出“听笑话生儿子”这个结论的,但是让孕妇心情好一点总不是坏事。针对于生儿子这件事,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中专门列过“求子”一目,对此进行讨论,他说:
能否生子,首先要看夫妻本命,如果五行相生,并本命不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如五行相克,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不可得。
嗯,总的来讲还是封建迷信,大家听一听得了。
虽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重男轻女”,但唐代人在后期也表现出了“重男亦重女”的迹象,在敦煌莫高窟四十五窟就有一幅求女图: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可,众人爱敬。
可见此时唐代老百姓在生男生女的认识上有了改观,白居易就是唐代著名的“女权”倡导者,他说过: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怀中有所抱,何必是男儿?
何必是男儿,这句犀利的反问,你敢说不是好诗?
唐代生育观念的转变还被大诗人杜甫用“羊羔体”做了另一番生动描述: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虽然这诗有深邃的反战思想内核,但也真切地阐述了在那个兵慌马乱时代,人们普遍意识到生女反比生男好这一事实。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固定的适婚年龄,这个道理即便放到地球另一端也是适用的,人口稀缺就鼓励生育,人口富足就计划生育,这才是对“适婚年龄”相对准确的定义。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吃穿不愁的和平年代,地球上大部分的人终于不用再经历战乱,而是可以潜心研究学问、追求梦想。那么又何必强迫年轻人早早结婚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