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野生动物(上海野生动物之王)
上海最大野生动物(上海野生动物之王)
2024-11-22 01:54:00  作者:邮寄念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iot147172.html


嵌入图片由王放摄

本文作者/韩小妮

云南亚洲象,一路逛吃逛;

北京黄鼠狼,吓得人喊娘;

南京和杭州,野猪到处闯……

在这份野生动物进城的list里,“住”进上海至少150个小区的貉用实力表示,必须拥有姓名。

01

上海“貉聚变”的新闻,各位上海市民应该多少都有所耳闻。近两年,野生貉在上海数量激增,甚至给一些小区造成了困扰。

不过,你真的认识貉吗?就说它的名字,有多少人能读对吧?

此刻在心里把“貉”默念成luò、gè、hè的朋友,根据我们的小范围调查,恭喜你并不孤单。

不过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hé。


那么,貉(hé)到底长什么样呢?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第一次看到貉时,脑子里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原来貉有点像卸了妆的浣熊;它的大黑鼻头是不是从狗獾那里偷的?


貉的长相,你品品。 /王放 摄

再仔细观察,他发现貉实在是个“四不像”。它的侧脸像狐狸,正脸像狗,在草丛之中钻来钻去的身影又仿佛是狗獾、豪猪和刺猬的组合。


貉的长相有些“四不像” /王放 摄

这个让他难忘的与貉的初次邂逅发生在201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当时即将来上海工作的他,在网上到处寻找有关野生貉在上海的情况,由此结识了位育中学快要退休的生物教师姜雅风。

姜老师家住闵行梅陇的华唐苑。小区楼房的底层被垫高,有个不到1米高的夹层,用来通风、防止积水。

有一天,他从自家3层楼的阳台往下看,偶然看到了一群奇怪的小动物在夹层的洞口进进出出。


在通风夹层观望的野生貉 /王放 摄

出于本职工作带来的好奇,姜老师拍摄了照片、查阅了资料,发现自己看到的是貉。

他也试着给别人讲貉的故事,但是感兴趣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正是在姜老师的帮助下,王放在华唐苑第一次看到了野生貉。

初次见面,短短十秒钟以后,他就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教科书上围绕貉写的东西是不准确的。

“以前查资料的时候,关于貉最常用的形容词是胆小和怯懦。”他说。


居民楼通风口的貉等待夜幕降临外出觅食 /王放 摄

然而他看到的是两只幼年的貉,大约一岁多的样子,它们从洞口把脑袋探出来看外面,没有表现出一点害怕和紧张,姿态非常放松和自然。

“如果貉有什么关键词的话,可能是谨慎。另外,它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王放说、

之后,他又接连去了几次华唐苑。在第三次去的时候,已经有小貉认识他了。

“有只小貉在前面觅食、找水喝、捉昆虫,我在后面跟着,保持一定距离。它有了一个判断:这个人是没有威胁的。”

半个多小时以后,小貉的举动让王放有些出乎意料。“它主动跑到我跟前来,研究我的鞋带,看我的头灯。”


夜色中的貉有些好奇地在打量 /王放 摄

此前,王放曾经先后工作过的物种包括川金丝猴,大熊猫,黑熊,羚牛等等。

“那些野生动物都是爬山爬几年,可能才有五秒十秒的时间匆匆忙忙看一眼。”

“没想到在我们国家研究野生动物,还可以在城市里面,在两三米的近距离范围内互看,甚至还有交流。”他说。

“我发现貉这个动物学习能力好强,适应速度比我想象的迅速得多。”

这让王放联想到了北美浣熊。

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后的时候,研究所的院子里随处可见这种野生动物。


偷猫粮的浣熊 /图片来自giphy.com

有趣的是,浣熊的英文名叫raccoon。而貉因为长相和浣熊略有相似,英文名叫raccoon dog,直译过来是“浣熊狗”。

不过,两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顾名思义,浣熊是浣熊科动物。而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犬科动物,也是犬科貉属现存的唯一物种。



浣熊(上)有双贼溜溜的小手,貉(下)的爪子跟狗爪差不多。 /下图为王放摄

在王放看来,这两种动物都带有让人一目了然的原产地特色。

“原产美洲的浣熊更像是一个可爱中透着无赖、真诚中透着猥琐的大毛绒玩具。”

“而在东亚土生土长的貉身上,则保留了更多的野兽模样,敏感、机警而又羞怯。”

02

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大师高畑勋创作过一部经典动画片《平成狸合战》(又称“百变狸猫”),主角就是貉。


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片《平成狸合战》主角就是貉

在日本文化中,貉被称作“狸”(有时被误译作“狸猫”),是传说中会变身的动物,在《阴阳师》、《动物之森》等游戏中也有出现。

《平成狸合战》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京郊外多摩地区的城市开发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快乐的貉因为人类不断兴建住宅区而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保卫家园,它们施展出了神奇的变身术来驱赶人类。


动画片《平成狸合战》中,貉拥有着神奇的变身术。

只不过貉有许多亚种。动画片中刻画的貉,是生活在日本的日本亚种。

而在上海的貉,根据上海动物园专家徐正强博士对40多个小区样本所做的DNA分析,均为土生土长的指名亚种。



日本亚种(上)VS指名亚种(下),动画片刻画得还是挺传神的。 /上图来自mnn.com;下图为王放摄

王放和他的团队在观察中发现,传说中的貉“变身”,真真切切发生在了上海:

在青浦的一个小区旁边有河,貉会变成游泳健将,钻到水里捞鱼摸虾,还吃掉了一些小区投放在池塘里的锦鲤;

金山的貉栖息地旁边有不少丘陵灌丛,貉在那里展示出了掘土、跳跃和捕捉青蛙的技巧;

在松江的一个别墅区,貉变得像陀螺一样,用嘴叼住草根,身体很努力地转圈,把草连根拔起

——因为这里的草根汁水丰富,含有糖分,营养含量比较高;

而到了浦东和闵行的城市环境,它们又迅速掌握了小区和公路的设计,吃垃圾、捡猫粮,在人类世界的夹缝之中繁衍生息。


在上海小区里觅食的貉 /王放 摄

不仅如此,貉还很“聪明”。

2019年10月,王放和团队曾经尝试过在夜间捕捉貉,给它们戴上GPS项圈。

用来捉貉的笼子里有个踏板,貉只要踩到它就会触发机关。

为了引貉出动,他们先后在笼子里放了小螃蟹、小龙虾、鱼、羊肉串、鸡翅、面包虫、猫粮、狗粮等诱饵。

从晚上9点到凌晨1点,通过监控,他们发现貉会先仔细观察笼子,然后身体尽可能往笼子里探,把所有能安全吃到的食物吃完,但就是不踩那个踏板。

团队前后去了四五次,持续接近两周的捕获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要知道,王放曾经在北美用同样的笼子先后捕捉过狐狸、水獭、浣熊,甚至不小心捉到过负鼠,“一个晚上能捉七八只”。


别看貉看起来呆萌,关键时刻可机智呢。 /王放 摄

“我发现我们中国的动物好聪明。”他说,“也许是因为华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很多的地方,它们已经习惯了跟人斗智斗勇。”

这两年,王放等人又发现,每个小区的貉“文化程度”似乎不大一样。

“最初我们捉不到貉的小区,现在用笼子还是捉不到,得用弹射网。但还有一些小区的貉就呆一点,会往笼子里闯。”王放说。

“它们好像有不同的传统、生存能力。”


给貉戴上GPS项圈,是为了掌握它的行踪。 /王放 提供

“每个区域的貉有特别大的不同,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摸清楚。但是整体来看,成年貉会更聪明也更‘见多识广’一些。”

03

动画片《平成狸合战》的结尾美丽而忧伤:貉们虽然奋力使出种种解数,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人类。貉失去了家园,数量日渐稀少。

高畑勋可能都想不到,在上海,人与貉的故事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续篇:

貉在城市环境中重新找到了栖息空间,近两年数量出现了迅速增长。

翻阅媒体关于貉的报道,会发现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上海经历了从郊县包围城市,从“罕见”到“局部泛滥”的过程。

1997-1999年,上海市农林局曾经开展过一次上海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仅在南汇、奉贤这些当时的郊县地区发现了貉的踪影。


1997年7月15日,《解放日报》上关于本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报道

2000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了一份《上海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报告。

记者报道时称,豹猫、猪獾、貉等中型动物“在本市已相当罕见”。

进入新世纪的前十年,偶有关于貉的新闻见诸于报端,大都是因为市民目击到“小怪物”不认识,向媒体和相关部门求助:

2001年,有志愿者在闵行吴泾镇的吴泾公园里,见到貉在黄浦江边划水;

2003年和2004年,先后有人在闵行安宁路“千岱名墅”二期工地、闵行颛桥丰顺路的一处工地发现貉;

2010年,闵行新梅莘苑的居民看到了一大两小的貉一家子。


2004年,有人在闵行颛桥一工地看到貉,称其为“小怪物”。

2012年,上海动物园内的一片荒地上一下子发现了13只貉。

两年以后,那里的野生貉数量翻番,达到了30只左右,是当时上海最大的貉种群。动物园和教育机构还专门组织了夜间观貉的亲子活动。

与此同时,貉进小区的新闻越来越多了。

2013年,青浦徐泾派出所民警发的微博被全网围观:“全中国警察接警接到熊的就我一个了吧!”

原来,银涛高尔夫别墅的一位业主在雨夜好心收留了一只小貉,仔细观察后,把它当成了小熊,赶紧报了警。


2013年,徐泾派出所民警以为接警接到熊,他的微博被广泛转发。

同一年,闵行罗秀路1980弄西班牙名园小区也发现了貉,引起居民围观。

2015年,闵行虹梅南路1111弄燕南园小区出现了二三十只貉,而且表现有点高调。

据物业员工称,前一年秋天,监控就曾拍到过每天上半夜,成群的貉排着队进入小区,游到河道里吃鱼,快天亮时又排队出小区。

这一年,貉群越来越庞大。每天晚上,小区里的貉会与外面的貉隔岸“聊天”。

“以前后半夜巡逻遛狗,今年变成遛貉了,它们就跟在人身后,人走一步,它走一步,人进一步,它退一步。”


2015年,闵行燕南园小区出现了貉排队进来觅食的奇幻画面。

2017年、2018年,闵行春申万科城小区和春申府邸先后有貉被目击。

一直到近两年,不仅貉的数量激增、栖息地扩散,松江米兰诺贵都、蔷薇九里小区还先后出现了貉与人之间的冲突事件。

04

为什么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会发生“貉聚变”?

一方面,这其实说明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在变好。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达40%,不仅有森林公园和湿地,还建起了绿带、街心花园、口袋公园等生态空间,让野生动物有了栖息之地。

而另一方面,貉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

在野外,貉生活在小山、丘陵上,所以才有了“一丘之貉”这个成语。

在自然界,它是一个“弱鸡”一般的存在

碰到豹猫、狐狸打不过,碰到狼赶紧跑,豺可以把它一窝整个吃掉。更不用提面对虎、豹之类的森林王者了。

而在城市里,貉突然没有了这些敌人。

它们通过取食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寻找到了更简便易得的食物来源。

藏身环境也从洞穴和树根,变成了居民别墅阳台下面的裂缝、墙体的空隙、储藏室、桥墩的裂缝、煤气管道、废弃的下水道等。


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成了貉的食物来源 /王放 摄

“貉是主动进城的。”王放说。

“为了适应城市环境,这一物种身上看到了很多生物学上的适应性变化,比如体型变小、攻击性降低、饮食习惯中加入了更多淀粉类食物等等。”

今年,王放和他的团队观察到了三只母貉轮流为一只小貉哺乳的情景。此前,他们还观察到了成年貉之间的合作行为。

被认为是独居动物的貉,很可能正在出现某些社会性动物的特质。


母貉与小貉 /王放 摄

在野生哺乳动物种类稀少的上海,貉能“脱颖而出”,出现如此爆发式的增长和扩散,是许多研究人员万万没想到的。

在此之前,另一个本土物种狗獾曾被寄予厚望。

然而上海目前野生狗獾的数量仅有约30只,最著名的是一窝“钉子户”

——2019年,奉贤世界外国语学校在建设时,意外发现工地上生活着一个“狗獾家族”,至少有12只野生狗獾。

为了它们,耗资5亿多的建设项目停工两年。


狗獾曾活动于奉贤、松江、金山、嘉定等郊区,然而近年来一度濒临绝迹。

今年年初刚刚传来消息,奉贤区将耗资1200万元,在原来狗獾生活的南面造一个新基地,启动狗獾种群自然引迁项目。

“在上海,狗獾的数量没有出现增长;小灵猫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行踪不定,今年我们团队才在江湾观测到两只;豹猫消失了……”

“这些动物对环境比较挑剔,城市不是它们最好的栖息环境。但貉实在是不挑。”王放说。

除此之外,这两年的疫情也为貉的繁衍和扩散创造了机会。

2月至4月是貉的求偶繁殖期。去年初春,上海的街道上突然没有了人和车,许多以前对貉来说不能通过的地方都可以通过了。


两只探头打量的小貉 /王放 摄

小貉在4月出生,也是城市比较安静、安全的一段时间。

所以,这一届小貉对于人的害怕程度、对于城市繁忙程度的判断,与它们的父辈不太一样。

05

正在上海发生的“貉扩散”,让王放等研究人员都感到吃惊。

“研究貉很辛苦。松江、闵行、青浦等貉出没的地方,我们从杨浦的复旦大学开车过去要1个半小时。我们开玩笑说,要是有一天能在复旦研究貉就好了。”他说。

今年6月,家住松江的市民在自家别墅拍到的貉一家子

然而就在去年12月,五角场有市民看到了貉。

“这个位点距离我们之前记录貉最近的位点有5公里以上。”王放说。

“而且去年夏天,我们在做其他调查时去过这个小区,当时反复访谈过,是没有貉的。”

“貉在进入冬天的蛰伏期之前,迅速扩散到了五角场。”

而它们还没有停下脚步。今年5月,又有市民在江湾目击到貉。

王放说:“从西南面的松江到北边的江湾,几乎横跨了上海。这个扩散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现在我相信,将来有一天真的可以在复旦大学校园里面看到貉。这件事情正在发生。”


王放和团队所记录的貉在上海出没的点位 /王放 提供

在上海,有超过300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野生动物的分布和变化。

加上GPS跟踪定位颈圈、红外热成像调查仪器等越来越多的设备和方法,林业部门、研究人员、环保机构和大量市民正在共同拼凑起貉在上海的生存状况。

短短几年间,貉从上海西南部地区一个较小的区域向四个方向扩散,尤其是向城市的东部、北部,在松江、闵行、浦东、杨浦、青浦、奉贤等各个区域快速增加。

目前至少有超过150个上海社区有貉的分布,而且潜在有貉的社区会超过这个数字。

粗略推算,在上海,貉的数量很可能在3000-5000只。

上海貉的分布图

/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上海貉的分布图 /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很多市民关心的是:貉有攻击性吗?

王放表示,以上海的经验判断,目前貉没有展示出对人任何主动攻击性。

但是当貉可以得到来自人类的主动投喂时,它们的数量会不可避免地激增。

而行为上也会出现主动靠近人、同类之间彼此撕咬、皮肤病、噪音污染等负面变化。


当有人类投喂时,貉会出现主动靠近人的行为。 /王放 摄

去年7月,王放在松江的米兰诺贵都小区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夜晚,数十只貉发出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相互撕咬,争抢猫粮,甚至与宠物狗、居民发生了冲突,仿佛发生了“貉变异”。

在现场观察后王放发现,小区里有居民投喂这些野生貉,大量的猫粮堆得像小山一样。

“这个小区就像一个黑洞,吸引了周边的貉往这里聚集,到了饭点就来吃饭。”


成群的貉争抢猫粮 /王放 摄

为此,上海市开出了第一张野生动物狩猎证,将小区内的貉捕捉后安全转移到了野外环境。

停止人为投喂后,王放数次回访过这个小区。

“到第七天,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小区里见不到貉主动接近人了。”

所以,不投喂野生动物,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法则。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作为野生动物,貉会携带病毒吗?

坏消息是,理论上说,作为犬科动物,貉是狂犬病的潜在宿主,还有可能携带疥螨、犬瘟热、细小病毒等。

好消息是,貉在这方面的风险不会比小区的流浪狗流浪猫更高。

06

那么,貉在上海的数量会无休止地增长吗?

今年,王放和团队在上海调查了200多个小区,其中129个小区是去年发现有貉的,100个小区是新增加的。

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些小区中,有150多个小区发现了貉;与去年相比,貉数量增加的有52个小区,而貉数量减少的小区也有52个,增减各半。

其中,貉出没的重点区域松江,有三分之二的小区貉在减少。反而是周边的青浦、闵行,貉在快速增加。

王放分析:“这与松江林业站从去年开始做了大量宣传有关,人为投喂被控制了,垃圾分类也做得更加到位了。”


当垃圾分类做到位,貉就没有了唾手可得的食物来源。 /王放 摄

这项调查带来的信息是,在上海,貉的数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会增加,但它是有上限的,也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相比貉在上海的整体数量,研究人员更关注的是貉的密度。

“因为上海太大了,适合貉生活的环境有很多。”王放说,“局部的密度才是真正影响市民的。”

去年在米兰诺贵都,8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的小区面积中,至少有50只貉,最高峰有60-80只,因此出现了抢夺空间的行为。


去年在米兰诺贵都,成群的貉在小区内游荡。 /王放 摄

王放认为,对于市民和貉来说,每公顷在1只以下,很可能是比较安全的数字;

每公顷超过2只,是一个值得预警的数字;

每公顷超过5只,很可能就需要紧急的处置。

“在我们发现貉的150多个小区里,其实有接近一半的小区,里面居住的大部分居民甚至不太清楚自己小区生活着貉,感受不到它们的影响,我觉得这种互不打扰的状态是最好的。”

而另一种人与貉和谐共处的状态出现在松江的御上海小区。

这个小区里有三个很大的假山,充满了缝隙,几个貉家庭就生活在这里。

假山周围环绕着灌丛和小树林,这使得人能够看到貉,却又被隔开。


生活在小区假山里的貉家庭 /王放 摄

小区里有几位居民是上海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其中还包括植物方面的科普大V。

他们在业主群里营造了正确对待野生动物的文化,比如不能投喂,不应该害怕,但也不能驱赶。

“我们去看貉的时候,经常有居民主动过来跟我们介绍貉,或者跑过来跟我们说,千万不要把它抓走。”王放说。

“这个小区是我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状态——在大尺度上允许野生动物跟我们共存,在小尺度上又给貉划出了合适的生活空间,维持自然的生活状态。”


冬天养得胖胖的野生貉 /王放 摄

如今不仅是上海,从苏州、无锡,到南京、杭州,整个长三角地区都能看到貉的身影。今年,它还出现在了遥远的武汉。

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修生武亦乾的话来说:

“在日本天皇的皇居、韩国首尔的宫殿、南京和上海的闹市,貉靠着自己什么都吃、哪都能睡、昼伏夜出、智商在线等特点,成功横扫东亚,留在了城市的夹缝中。”

放眼全球,德国柏林的野猪,英国伦敦和布里斯托的赤狐,美国的浣熊……当生态越来越好的时候,野生动物进城给各大城市带来了困扰。


柏林一只被人叫作Elsa的野猪趁男子在晒日光浴,叼走了他装有笔记本电脑的塑料袋。 /Adele Landauer 摄

王放认为,随着中国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必然有一天赤腹松鼠和金花鼠、貉和赤狐、刺猬和野猪也可能带来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

“过去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措施,都没办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只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他说。

“找到办法让野生动物与人类在城市环境中共存,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也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参考资料:

1. 胡克非,《5000只貉定居上海,不想离开》,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07月18日。

2. 杜晨薇,《上海140个小区出现貉?还有萤火虫狗獾刺猬…野生动物进城生活得好吗?》,微信公众号“伴公汀”,2020年10月04日

3. 王放,《疫情之下,我们在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微信公众号“自然测量员”,2020年2月5日。

4. 王放,《武汉小区惊现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微信公众号“自然测量员”,2021年07月04日。

5. 王放,《“和人类共存,变身这种超能力,已经过时啦。”》,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2019年09月15日。

6. 武亦乾,《在魔都寻找戴面罩的千面貉君吧!》,微信公众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20年06月24日。

7. 朱全弟,《沪上也有野生动物?一项调查表明:数量可观》,新民晚报,1997年06月11日。

8. 朱桂林,《本市全面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解放日报,1997年07月15日。

9. 张咏晴,《“动物公民”处境不妙》,文汇报,2000年03月10日。

10. 冯连清,《黄浦江出现一只貉》,解放日报,2001年08月30日。

11. 赵璐,《工地发现奇怪小动物》,东方早报,2003年09月08日。

12. 赵璐,《奇怪小动物是貉》,东方早报,2003年09月09日。

13. 李玮,《脸像狐狸身体像狗 “小怪物”原是貉》,新民晚报,2004年08月31日。

14. 顾佳、左妍,《一门三貉栖身居民区》,新民晚报,2010年07月09日。

15. 郁文艳,《上海动物园一夜发现13只野貉》,新闻晨报,2012年08月24日。

16. 史耀可,《小熊?狗獾?傻傻分不清楚 我叫貉!》,I时代报,2013年06月09日。

17. 陆常青、王勤俭,《外形似狐 温顺可爱 “狸猫”栖身小区绿化带》,新民晚报,2013年11月21日。

18. 王红梅,《上海动物园探貉数量两年翻番》,I时代报,2014年07月21日。

19. 金旻矣,《貉排队 獾乞食 黄鼠狼与人同进餐》,新民晚报,2015年06月30日。

20. 郁文艳,《闵行小区惊现“一丘之貉”》,新闻晨报,2018年06月25日。

21. 屠瑜,《奉贤狗獾家族要“动迁”了》,新民晚报,2021年03月01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刘 娴/

做图片:二 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 杏子怎样能储存到冬天(杏子如何能储存到冬天)
  • 2024-11-22杏子如何能储存到冬天摘取杏子:摘取杏子也有时间,最好是在早上的时候摘取,早上的时候天气不是很热,能够防止杏子出现烫伤的现象报纸:然后再把新鲜的杏子放在泡沫箱子内,泡沫箱子内要放一些报纸,这样能够防止杏子出现碰撞现象密封:。
  • 男生被逼穿公主裙上学(儿子被人掀裙子了)
  • 2024-11-22儿子被人掀裙子了在现代人的印象中,裙子是女性的专属服装,如果男孩穿着裙子外出的话,难免会引来一些非议,比如下面这位男孩,他就因为穿裙子上学一天的经历而增添了许多烦恼小男孩穿裙子去上学,遭受的打击实实在在前段时间有位名。
  • 女生说啧啧啧是什么意思
  • 2024-11-22女生说啧啧啧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一个女孩子说这这这说明这个女孩子并不赞同你的意见,而且她对你的所作所为特别反感,不想和你继续待在一个地方,这个时候她正在表达自己的不满,说明你此时的行为是真的惹恼到她了,不然她不会直接在这种场合。
  • 十大剪辑软件爱剪辑排行推荐(手机编辑软件之:爱剪辑)
  • 2024-11-22手机编辑软件之:爱剪辑爱剪辑手机版-视频剪辑视频视频美化专业工具,爱剪辑视频编辑器专注于短视频小影片的拍摄、编辑功能,动画贴纸、胶片滤镜、大片特效、视频美颜、炫酷音乐……支持高清视频导出,全球视频创作爱好者的共同选择,热爱。
  • 致敬牺牲烈士缅怀逝世同胞(祭奠逝去的卫国戍边英雄烈士)
  • 2024-11-22祭奠逝去的卫国戍边英雄烈士清明缅怀追思为国捐躯的英烈没有国,哪有家?没有英烈的牺牲奉献,哪有这繁华盛世今天,让我们再次缅怀卫国戍边英雄烈士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就是努力前进,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来源:解放军报,。
  • 减肥瘦身一周食谱(减肥瘦身一周怎么吃)
  • 2024-11-22减肥瘦身一周怎么吃星期一早餐:酸奶一杯,葡萄干10颗,全麦面包两片午餐:芹菜二米粥材料:芹菜100克、大米100克、小米100克做法:将芹菜洗净,切成小段;大米小米淘洗干净锅上火,加适量清水,放入大米、小米煮粥,先用旺。
  • 一清二白啥意思(有关一清二白的相关解释)
  • 2024-11-22有关一清二白的相关解释意思就是指自己或他人身份或者办事十分的清白,同时也可以比喻事情非常的清楚明白而这个词也是出自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劫后拾遗》中,原句子是:“你还不相信我吗?我在这里混了这半年,素来一清二白”同时,在我。
  • 小众又高级的文案短句不用念旧(句句无我句句有我)
  • 2024-11-22句句无我句句有我1.河南的一个十八线小县城,有蜜雪冰城没有万达没有星巴克没有沃尔玛说它大吧出门能遇见好几个熟人说它小逛了好久也没遇见她2.昨晚我爸来我房间看见我在看星星他站了一会儿说“生活很累吗”我敷衍了一句说“还行。
  • 华为ascend7百科(突发奇想说说华为)
  • 2024-11-22突发奇想说说华为今年,华为发布了P30和Mate30系列的机型,说实话,作为一个关注了这个品牌很久的人,他们无论是发布会上的行为还是后期的营销策略,感觉都不如曾经的Ascend时代,但是这个品牌现在已经归AI芯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