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科里奥·兰纳斯》《人鼠之间》《女王召见》《深夜小狗离奇事件》……用电影的摄制手法拍摄舞台剧演出并进行播映悄然成风,摄影机的调度使观众可以用变化的视角观看以往单一视角的舞台表演,更大限度地放大了表演细节。上周末,两部高水平的歌剧电影——《埃莱克特拉》和《夜莺》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放映。
现代手法 古老命题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中,索福克勒斯及欧里庇得斯都以阿伽门农之女埃莱克特拉为主题创作过剧本;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亦将埃莱克特拉作为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文艺复兴之后,由埃莱克特拉衍生出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其中独幕歌剧《埃莱克特拉》首屈一指。此剧是由霍夫曼斯塔尔编剧,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
施特劳斯成功地吸收瓦格纳“集音乐、诗词和美术于一身的总体艺术概念”,通过讲述低郁阴暗的复仇故事,将和声运用到极致,由此也引发了许多负面的评论,认为其过于“喧闹、嘈杂”。
2013年,法国普罗旺斯的艾克斯音乐节上,导演帕特里斯·夏侯以现代的手法诠释了这一古典命题,成功地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
开放式的剧场对于舞台调度及灯光运用要求极高,导演用简单的道具营造出复仇阴冷残酷的氛围;简洁的追光勾勒出古希腊运动之美的身体线条及肢体动作;毫无时代感的服装将这久远的古老命题拉回到日常生活中,敦促观众思考“埃莱克特拉情结”的现实意义。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的作品就像“运动着的雕塑或油画”。他不需要冗杂的外部表现手段来刻画情节,古典作品的真意隐含在剧场交流系统的任何角落,追光下的埃莱克特拉公主被嫉妒与复仇折磨得发狂,追光之外的舞台囿于黑暗之中,正酝酿着另一曲复仇之后的挽歌。
极致视觉 东方童话
《夜莺》取材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同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中国皇宫里的离奇故事:夜莺用婉转美妙的歌声打动了死神,挽救了生命垂危的皇帝。
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这个优美而感人的童话创作了同名歌剧。歌剧《夜莺》虽然不是斯特拉文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作为其歌剧领域的处女作,其印象主义风格及世界艺术风格元素完美糅合,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一部打着深刻的斯氏烙印的力作。
近一个世纪后,加拿大著名导演罗伯特·勒帕吉执导的这部歌剧在法国埃克斯音乐节上演,引起轰动。勒帕吉大手笔地运用了很多高超的技术和特效:将乐池变成了一个发光的礁湖,乐队的四周,总计注入了20000加仑的水,歌手们一半淹没在水中,木偶船伴随着一只小小的夜莺,从四周一片嘈杂混乱中脱颖而出,亚洲的木偶、歌剧和杂技等元素在整个演出中融为一体。
以高清歌剧的形式放映,在多个镜头的切换和特写镜头的捕捉下,水池上的一举一动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这版制作就是为歌剧电影而生,观看展映才能完整体现这版制作的魅力。撰文 新报记者 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