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衣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有用的东西能帮助我们谋生,而无用的东西能够使我们终生快乐。
人生不过三万天,年华易老,岁月易逝。
有的人活到了一定的年龄,停止成长,活成一株枯木,每天都是一天的重复,有的人二十八岁就死了,到了七十岁才埋。
只有那些忘记年龄,把握当下,不断成长的人,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人生路上哪怕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人,也不可能一生顺遂,更何况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面对人生的挫折,有的人含笑面对,逆流而上,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无比坚强。
无论人生的风雨多大,也要让自己有那么一个卸下铠甲,做一些滋养心灵的事,那样会让你调养生息,迎接明天更大的挑战。
一张一弛的人生,使生命更充满弹性。
读一读苏轼的词,接近一个最懂得人生的灵魂,从他豪放而阔大的词中,学习一种乐观而旷达的心境。
忘记年龄,珍惜当下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是一个春天的傍晚,苏轼漫步在清泉寺山下,行走在松间干净的小路上,细雨霏霏中子规声声啼鸣。
面对如此美景,苏轼突然升起一种感慨:谁道人生无再少?
“谁道”是对世俗的质问,自古就有“人生长恨水长东”,慨叹时光一去不返,感伤人生易老,青春易逝。
“白发”是人至年老的象征,“黄鸡”啼叫一次就是一天的开始,岁月不停催人老。
可是眼前的兰溪偏偏自东向西,逆流而去。
苏轼把眼前的兰溪,比作自己,他偏偏要像眼前的溪水一样逆流而上,不做随波逐流之人,不与那些世俗同流合污。
宦海浮沉多年,苏轼仍是那个“不合时宜”的人。虽郁郁不得志,却全然不能挫败他昂扬的斗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正如博尔赫斯说的那样: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眼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为什么人要受时间的限制?
年龄不代表什么,老当益壮照样可以有一番作为。
不要悲叹已经过去的青春,不要沉溺过去美好的回忆,不要让年龄限制了你。
珍惜每一个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生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直面困境,是最大的正能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一年三月七日,苏轼和一帮朋友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不巧偏又未带雨具。
被淋成落汤鸡,朋友们都觉得狼狈,苏轼反而诗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不要听骤雨打到树叶上的声音,那样会扰乱了人的心境。既然遇到了这意外状况,何不唱着歌,慢慢行走,学会接受现实呢?
拄着竹杖、穿着芒鞋的普通人,未必就比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活得差,只要我们心中能做到一马平川。
谁的人生里也不是一辈子都风调雨顺,该淋的雨来了,不要怕,迎头接住,雨晴后必定有绚烂的彩虹。
挫折,如同被春雨打湿后吹来的冷风,会让人更清醒,接下去更容易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的一切。
当磨难成为过去,回头再看,原来想象山一样的巨大压力,也不过一块垫脚的石头而已。
苏轼的“谁怕”两个字,是教人直面自己,直面人生。身处逆境,也要眼中有光,心中有希望。把一切看淡,坦然面对。
有时候,人应该直面自己,直面自己就是最大的正能量。
当我们能够直面自己,外界所有的困境在坚韧的内心面前,都会土崩瓦解。
忙里偷闲,滋养内心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是一个非常美的夜晚,苏轼月下独酌。他没有像李白那样放浪形骸,举杯邀明月,而是沉吟思索人生这个大课题。
人生是什么?
《庄子·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人的一生,好像太阳的光影移过墙壁的缝隙一样短暂。电光火石,黄粱一梦。
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了追逐虚名浮利,过着劳心伤身的日子呢?
或许生活里,有着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又怎样?不妨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且行且珍惜。
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闲人,过一种归隐山林的生活,哪怕只有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生活已经足够美好。
有人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时光的过客,百年之后谁也带不走一分财富,谁也拿不走一点功禄,谁也带不走一草一木。
不要为了追逐名利,伤害了身体。身体是万事的统领,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零。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还是学生的时候,在一堂古典文学课上,她的老师说了一段让她终生难忘的话:
“各位同学,我们来到大学里要学习什么呢?
我们要学习有用的东西,也要学些无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能帮助我们谋生,而无用的东西能够使我们终生快乐。”
偶尔读一读苏轼,总能让我们看清人生的真相,谋生之余多一点快乐。
经营好自己的内心,做自己人生的太阳,把生命前路照亮,做个豁达乐观而真实的人,过一种恬淡优雅而少欲望的人生。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