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三门峡市辖两市(灵宝市、义马市)、两县(卢氏县、渑池县)、四区(包括湖滨区、陕州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8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363个行政村,总人口230.8万人,常住人口227.29万人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地区芮城县、平陆县、夏县、垣曲县相望。1957年,国家在三门峡兴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同时成立三门峡市,一座新兴的城市崛起在黄河之滨,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三门峡市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豫西边陲,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山区面积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
777平方公里,川原面积969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4.8%、36%和9.2%。三门峡市地形多样,地形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海拔2413.8米的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是河南省最高峰,现在老鸦岔脑山区已经开辟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气象: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051.6小时。 截止2018年底,三门峡市土地总面积993573.89公顷,其中耕地175565.73公顷;园地51580.93公顷;林地536123.48公顷;草地109326.9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8668.5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178.3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508.65公顷;其它土地26621.26公顷。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413处,其中大型矿床27处,中型矿床56处,小型矿及以下矿床320处。发现矿产66种,提交资源储量的50种,主要有贵金属、黑色、有色、稀有(散)、放射性等金属矿产以及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黄(黄金)、白(铝土矿)、黑(煤炭)”是我市的三大优势矿产。截止2018年底,我市主要矿产资源累计查明和保有情况如下: 黄金:累计查明金保有资源储量为215.66吨,位居河南省第二位。
灵宝市小秦岭金矿田是三门峡市的金矿集中区,也是我国和河南省的重要黄金工业基地。 铝土矿:主要分布于渑池县、陕州区境内,发现矿产地44处,保有资源储量为4.93亿吨,居全省第一位,是我省及全国重要的铝土矿石供应基地之一。 煤炭:主要分布于义马市、陕州区境内,已查明陕渑、义马两大煤田,矿区28处。保有资源储量为10.31亿吨,居全省第十位。
铁矿:有矿产地54处。保有资源储量为12300.38万吨,主要分布在卢氏县八宝山、曲里一带,居全省第六位。 钼矿:有矿产地10处,主要分布于卢氏、灵宝市境内。保有资源储量为26.23万吨,居全省第三位。 银矿:分布在灵宝市小秦岭金矿区及卢氏县杜关锰矿区和陕州金矿区。发现银矿床15处,伴生矿48处,保有资源储量为1681.22吨,居全省第四位。 硫铁矿:保有资源储量为8591万吨,居全省第三位。 铅锌矿:多与金、银、铁、铜伴生。铅金属保有资源储量为56.35万吨,锌金属保有资源储量为81.21万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第二位。 锑矿:是河南省内发现的稀缺矿种,分布在卢氏县五里川、官坡乡、双槐树乡一带。保有资源储量为83978.13吨,居全省第一位。 除以上优势矿种外,锰、镓、镉、铌、钽、铍、锂、铷、铯、重晶石、铸型用石英砂岩是我市重要的特色矿产。
水利:三门峡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厚重,辖区内河流河溪较多,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9.3%,黄河干流陕西省潼关县东入灵宝市境,流经灵宝、陕州、湖滨、渑池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全长225公里,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1843年)。长江水系主要是卢氏县南部和东南部的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7%。除黄河外,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其中,灵宝市境内11条,陕州区境内5条,渑池县境内3条,卢氏县境内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