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馆
昨天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教师朋友们肯定收到过很多条“桃李满天下”的祝福短信吧。这是已经过了节,所以咱们聊一聊,“桃李满天下”本来的境界并不很高,不是什么好词儿,为什么呢?
桃李的组合
“桃”和“李”都是我们本土的水果,花既美艳,果又好吃。“桃”和“李”很早就形成了一对“cp”。国文馆
《诗经·召南》有《何彼襛矣》一篇,说“华如桃李”,这是说“花”的;
传为西汉武帝君臣联句的《柏梁诗》,说“枇杷橘栗桃李梅”,则是明言其“果”了。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谚,这是说“果”而不是“花”。看花不必切近,也不必聚集。摘果子远了不行,得走至近前,所以才能在树下踩成了小路。所以曹植的《君子行》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桃李与人才
最早用种树“桃李”来比喻培养人才的,是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该书卷七记载: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为官)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
简主曰:“何以也?”
质曰:“吾所树堂(家中之厅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
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子质这个人喜欢举荐“人才”,家里、朝廷、边境上,有一半人才是他推荐的,可是这些被举荐的人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呢?国文馆
家里的“人才”向君主说自己的坏话,朝廷的“人才”用“法律”来恐吓自己,边境上的人才拿着武器要胁自己。怎么就没有人念着自己的恩惠呢?
简主说,春种桃李,夏荫秋实,回报丰厚。要是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无叶可采,秋天有刺能扎。这还是你自己对“人才”的鉴别力不够啊。
简主的话,在一定层面上成立,但是境界不够高级。举荐人才固然需要甄别,从人之常情来说,固然希望他们有感恩之心,适当地帮衬自己,而不是给自己挖坑。然而对自己感恩戴德、带来好处,能够做为标准吗?如果自己行为不正,被家人告发、被朝士法办、逃跑时被边将武力逮捕,不亦宜乎?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高育良与侯亮平一样。
狄仁杰拒绝“桃李”比喻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卷记载,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先后推荐了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有人借用《韩诗外传》的典故,说狄公推荐的人才,都是夏荫秋食的好“桃李”,断不会是将来要坑人的“蒺藜”。狄公的回答境界很高,他拒绝承认举荐人才如树桃李,因为他是为了国家公义,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桃李”与科举
隋唐以前,人才要靠察举、推荐,弊病很大,相对客观的科举制度由此诞生,“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在科举制度之下,考生的试卷入得考官法眼,才能高榜得中,才能成为国家的人才。所以,科举得中者,不就是考官推荐给国家的人才吗?中举者向主考官自称“门生”,还要拜见“座师”,则“学生”就成了“老师”所树之“桃李”。所以“桃李”的典故,就由“举荐人才”,蜕变为“师生关系”了。国文馆
唐代刘禹锡的《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诗说,“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考中之后,天下扬名。《周礼》之“春官”,相沿为后世之“礼部”。科举考试由礼部组织,可不就是“满城桃李属春官”吗?
科举废而学校兴,名校名师,一登龙门而身价十倍。在某学校、某专业领域、某行政系统,老师提携学生,学生帮衬老师,既为师生,又共为进退,则“桃李”虽蜕变为“师生”关系,亦不失夏荫秋实之古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