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5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老师。2017年的5月的时候,UC大数据出炉了一份国内首份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的报告。除了职场压力造成的焦虑之外,引发妈妈焦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儿童教育,当时看了,真是感同身受。
我想先从妈妈的角度,来聊聊我们都在焦虑什么?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今年暑假的时候,女儿摇号中了少年宫小歌手班(是的,现在上少年宫都得摇号),休息室里,家长们聚在一起。
有个妈妈一直是这群家长的中心,她这一天一进来就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开始准备民办小学的材料?我们的孩子都是差不多大小,中班即将升大班,我说:“上小学不是还有一年吗?”
这群妈妈像开外星人一样看着我:“明年准备就来不及了,这些都需要提前一年准备的。”
然后这位妈妈分享了,他为了让儿子顺利上民办,专门报了学而思幼小衔接的1年课程,花费几万块,然后她自己呢,周末就去听讲座,听专家分析,民办小学都考什么?比如某某民办,艺术特长的,你艺术方面没获得过什么奖就不要去了......
一、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本来,在我看来还有一年多才上小学,还有很多的时间,但我听了她们的分析之后,觉得好像时间真的来不及了,自己好像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没有为孩子打算那么远,是不是太不上心了?
我在那个场合下,好像真有触动,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很焦虑,那我到底在焦虑什么?
是我没有准备民办小学的材料?
是没有给孩子报对应的培训班?
好像不是。
我焦虑的是别人的父母在为自己的孩子竭尽所能,而我却毫无意识,
我焦虑的是,我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为了还在去做一些对他将来有利的事,
我焦虑的是,我没有能力做到,自己没有方法去改变,学而不得,又求而未得。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呢。
二、我想找找焦虑的原因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非常的清楚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都特别热衷于各种这种知识的学习,很多人是逢课必听,逢书必看,就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不被时代抛下。
我自己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还是会被带到焦虑的情绪状态里,我知道焦虑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状态,就跟快乐、忧伤等情绪一样,并不是什么很恐怖的事。
当我冷静下来,可以用理性的大脑思考的时候,我想去找找背后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两大原因。
总结起来,四个字:内忧外患
➤内忧的四大原因
第1点:好家长标准变化
以前经济发展不好,能解决孩子温饱的父母就是好父母(60、70后);
再之后能让孩子读书认字就算是有远见的父母(80后);
现在呢,什么才是优秀父母的标准?逼着孩子全面发展、适应社会残酷竞争,还是遵循孩子天性、拥有一个简单快乐的人生?
只是选择,无关对错,不管是何标准,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第2点:缺乏实战经验
都是第一次当爹妈,其实缺少做父母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又缺少了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
孩子其实都是有客观的成长规律的,不同年龄的孩子,他有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方面,3岁孩子的注意力时长就几分钟,你不能要求她像成人一样在座位上呆45分钟,所以有时候提出的要求和孩子能做到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第3点:只顾前行,不看方向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
孩子未来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样?
我们有好好去思考过吗?我们只看到眼前的路,走一步算一步,有时候,我们只能去追别人,走过的路。
所以我们才产生了焦虑,因为你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内心不会安稳。
第4点:家长缺失安全感
想为家长们说句话,每天都如履薄冰,现在的80后为什么都没有声音,忙着还房贷、养孩子,怕失业......
总说家长要给孩子足够安全感,但家长从哪里得到安全感呢?
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辛苦打拼半辈子,家属一场大病就可能回到解放前,我们安全感的缺失,就怕孩子因为学习不好,产生这样的后果,当然有时候纯属自己吓自己,不是还有一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么。
➤外患的四大原因
第1点:教育体系目标单一
现行教育体系只以人才筛选为目的,文化素质被分数量化,这就要求一般家庭的孩子必须考高分、上名校才能出人头地,而创造能力和选择空间都被限制。
评价体系也很单一,用分数来论英雄,用成绩来论高下,殊不知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心啊。
第2点:群体压力和攀比心理
就是我们周围的人都很着急都很焦虑,人又是环境的动物,一定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周围人对于教育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我们,只是程度或大或小。
焦虑家长的心理:倘若孩子同学都选择补课、报名才艺班,孩子不去学怎么行呢?他们报了8个,我们也不能少!
第3点: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不够系统,我们被淹没在了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样的一个信息的海洋当中,开始无所适从,到底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教育方法,不使用什么教育方法,谁能告诉我?
第4点:贴标签的习惯
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就是天使,都是宝贝,渐渐长大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不在完美,会用火眼金睛发现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孩子确实不听话,不爱学习拖拖拉拉,没事儿犯脾气,但这些所谓各种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我们只要有对的方向给到他只要有好的方法来教育他。
但习惯性的给孩子贴上标签以后,就很难撕下来,撕不下来就更焦虑。
三、我们可以怎么做
我们国家有一句老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大致意思是哪怕自己的孩子再大,做父母的也是爱他,为他担忧。父母从我们出生一直到父母死亡都一直在担心我们,为我们担忧,这个担忧其实也是一种焦虑。
1、和孩子彼此理解和尊重,我始终记得曾经听过的一堂课,老师说:“孩子因你而来,不是为你而来”,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私有物,互相理解尊重,我们不一定都是对的。
2、去悦纳孩子和自己的平凡,我们都是平凡世界的一个凡人,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为什么要强求孩子呢。
3、放眼未来的培养,孩子的成功绝对不是求学阶段的某次考试,最终目标应该是行为、情感、品行、学业的综合体,走向幸福的人生
4、做好我们自己,自己对自己投资,不要盯着孩子的一亩半分地,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把精力放在投资自己身上,毕竟自己是可控的。
我非常的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看待我们的焦虑,我们的焦虑很正常,而且这种焦虑可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只要我们作为家长,和孩子彼此理解和尊重,去悦纳孩子和自己的平凡,能够时刻的关注孩子发展过程当中的需要,做好自己,试着把那颗焦虑、急切之心慢慢放下,给自己和孩子留一扇门,一扇通往幸福的心门。